登录注册
主题 : 问题的背后 ST达尔曼潜伏10亿债务之危
y1y3y2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99
精华: 18
发帖: 3493
在线时间: 1637(时)
注册时间: 2006-12-12
最后登录: 2022-04-07
楼主  发表于: 2007-05-11   

问题的背后 ST达尔曼潜伏10亿债务之危

问题的背后 ST达尔曼潜伏10亿债务之危
2004年07月05日09:54:02  证券市场周刊/欧国锋




  董事长拒绝回国、巨额资金去向不明、大量违规担保露头……问题的背后,是该公司被疑财务报表造假、乃至面临资不抵债的巨大危机
  
  ST达尔曼潜伏10亿债务之危
 
  重大违规担保4.2亿元,质押存单5.28亿元,抵押金额9800万元,近10亿元资金进入ST达尔曼(600788)后,真实去向还有待监管部门查清。

  尽管ST达尔曼正面临严重的财务、诚信危机,但6月25日召开的该公司2003年度股东大会上,处于风暴中心的公司董事长许宗林依然没有现身。

  “许宗林因身体、工作原因未出席会议。”当日主持股东会的ST达尔曼副董事长杨西安如是表示。在会上及会后的场合,这种解释被不断重述。董事长长期留居国外不回,只是ST达尔曼“怪现象”的一个局部,此外业已暴露的巨额募集资金去向不明、大量违规担保露头等更加触目惊心——该公司已因此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

  违规担保疑踪

  达尔曼2004年4月30日公告,2003年度公司存在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涉及金额人民币3.45亿元、美元133.5万元;此外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27亿元、共计存单5.28亿元,抵押事项涉及人民币9800万元。6月12日,该公司又公告称:自查发现新的违规担保事项、涉及人民币7500万元。这些违规担保事项是如何产生的?是否还有更多隐藏的“地雷”?

  在6月25日的股东大会上,该公司与会董事均表示:多数人是在2004年4月28日深夜至29日凌晨召开的第4届董事会第14次会议上审议2003年年度报告时,才第一次获悉公司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杨西安在回答股东的相关质疑时,称其对这些违规行为的具体过程、细节均不清楚——只有公司最高层最清楚。

  6月26日,ST达尔曼某高层人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了更多细节。该人士表示,这些违规担保事项均未上董事会讨论,所以多数董事不知情;但另一方面,这也不是许宗林一个人能够做到的,还有“少数人”协助。至于“少数人”何指,该人士不肯明言。该人士介绍说,6月12日新披露的违规担保事项,事实上是发贷方昆明市商业银行主动找上门来才为公司全体高管所知;此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新的违规担保事项。在2003年以前,是否也有违规担保且未披露的事项?该人士表示仅2002年有过两起。但记者随后查阅ST达尔曼2002年年报,并未发现相关事项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ST达尔曼公告的担保、质押和抵押事项中,除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西安达尔曼专卖店、西安达尔曼化工公司等与ST达尔曼存在明显的关联关系外,不少公司与其关系并不明朗,如西安伟力投资有限公司。ST达尔曼为何愿为没有关联关系的公司作保,有的甚至是风险巨大的连带责任担保,对此,有当地人士猜测:除了正常的商业互保行为,有的公司可能受许宗林实际控制、或与其有私下交易。

  巨资做股票?

  ST达尔曼1996年12月上市,当年发行了2100万股A股,募集资金1.53亿元;2001年2月,又以每股10元的价格配股2786.5万股,募集资金2.7亿元。自上市以来,ST达尔曼共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4.23亿元。

  在该公司2003年年报中,负责审计的西安西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一些在建工程的真实性、完整性表示“无法确认”。由此其巨额资金的实际流向备受关注。

  据了解,目前ST达尔曼的在建工程主要包括珠宝一条街项目、都江堰钻石加工中心、蓝田苗木种苗项目及轻型基制项目等,至2003年年底投入资金共计3.66亿元。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实地走访了地处西安的珠宝一条街、蓝田苗木种苗及轻型基制项目。结果发现,前者未有任何工程形象进度,后者有12栋温室大棚竣工。但是,针对未动工的珠宝一条街项目,ST达尔曼称已向建筑单位支付8227万元的工程预付款;而蓝田项目温 室大棚的实际数量亦与工程款金额、购销合同不符。

  对于ST达尔曼的在建工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中共列举了6处质疑,共涉及预付工程款2.75亿元。6月28日,负责审计的两位注册会计师之一范敏华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解释说,质疑原因是“在审计过程中未发现这些在建工程的实物形态和形象进度,该公司也未能提供充足有效的证据”。

  既然被注册会计师看出了毛病,并直言不讳地指出,显然资金并没有真的用在那些在建工程上。而对于ST达尔曼资金的真正流向,当地主要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被许宗林卷逃国外、二是被许宗林等人拿去炒股赔了。

  在本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许宗林将钱拿去做股票的说法被多位人士所提示。有人士援引权威来源的消息称:经部分查实,许宗林拿了大量资金去做股票,涉及金额6至9亿元,如今“炒股票赔了,人肯定不回来了”。该人士称,许宗林拿到海外的钱不多,只有数千万元,且是通过“公对公”的渠道出去的。

  “达尔曼巨资的流向正是我们的重点核查对象之一。”6月24日,中国证监会陕西证监局的一位官员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他同时否定了某报关于“许宗林将数亿资金卷逃海外”的说法。

  高管离职隐情

  许宗林长期滞留国外,尽管在董事会成员的一再催促下,他答应2004年7月15日前回公司,但他能真正履约吗?公司管理层没有人能做出肯定回答。

  在许宗林迟迟不归的情况下,公司运作问题环生,维系公司日常运营的数位高管纷纷离职,ST达尔曼生存前景雪上加霜。对于ST达尔曼陷入的空前危机,范敏华认为,只有许宗林本人才能真正说清楚。

  6月25日的股东会上,ST达尔曼原董事、总经理高芳被免去董事职务,此前其总经理职务亦被免去。免去高芳董事职务的公开说法是:高芳因连续两次未能出席董事会、也不委托其他董事出席,但事实上另有隐情。该次会议后,本刊记者就高芳的离职真相询问ST达尔曼某董事,他的回答却是:“我都想不通高芳为什么要走。”据介绍,高芳去年底就流露出要离职的愿望,还推荐了单巨仁出任总经理。且高芳离职后就再无法联系到。

  6月中旬,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单巨仁也辞去了总经理职务、随同辞职的还有副总经理张平安。对于单的离职,ST达尔曼该董事解释说,主要是因为报酬问题。许宗林曾许诺单年薪50万元,但董事会认为,公司在此困境下根本无力兑现;根据前任总经理年薪约21万元、公司最近又做出对高管人员收入下浮10%的决定,这样总经理年薪降为约18万元。这个薪酬水平与单巨仁的要求差距太远。该董事同时表示理解:“作为职业经理人,(单巨仁)要维持自己的身价。”不过,这种说法可能流于表象。有接近单巨仁的知情人士告诉《证券市场周刊》,单在了解ST达尔曼的真实财务状况之后,发现多个已无法弥补的“窟窿”,而这些都是违规操作造成的。

  目前,ST达尔曼由副总经理贾如意代行总经理职权行使日常经营管理。公司董事会的要求是: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短期脱困方案和中长期发展方案。

  ST达尔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司高管介绍,目前管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处理与银行间总额为3至4亿元的到期债务、担保问题。6月2日,ST达尔曼与各债权银行召开了银企座谈会。ST达尔曼内部人士透露,与会者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与会银行同意给ST达尔曼一两个月时间来偿付逾期和到期利息,之后考虑对这些逾期贷款予以展期。

  这位高管说,公司将通过加大应收账款的收取力度、变卖无效益资产和员工队伍调整等内部整合手段来筹集资金;此外,“更高层次的资本运作手段”也在考虑范围中,如引入新股东对公司做重组等。但对于最终能否扭转公司的颓势,ST达尔曼董事会并没有十足把握,但每一个董事都会尽职尽责去挽救公司。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