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国大学教材被指滞后 德企最头疼培训中国学生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1-09-22   

中国大学教材被指滞后 德企最头疼培训中国学生

 

 每天都在技术更新的IT行业,大学里的教材却还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德国大型企业落户中国后,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对员工的培训,因为这些新员工从大学出来,无法立刻上手。”……昨天,第三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德论坛在南京开幕,论坛上中外多名专家炮轰高校应用型学科的教材太滞后,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上进行革新。
  应用型教材跟不上潮流
  第三届中德教育论坛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和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工程学院承办。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伯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质疑国内大学教材的滞后。
  王伯庆告诉记者,麦可思调查发现,许多应用型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与他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并不吻合,分析其中的原因,王伯庆认为,关键就是大学里教授的一些知识完全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拿IT行业来说,这个行业的技术是每天都在更新的,但大学里的许多教材内容,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可外面世界瞬息万变。拿手机行业来说,苹果崛起,你没有与时俱进的技术,却要设计iPhone,毕业后该如何去竞争?
  德国企业最头疼培训中国学生
  来自德国的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Joachim Litz教授也对中国应用型专业大学生的“脱节”问题表示头疼。
  “我们德国的企业很愿意到中国来投资,但就有一个头疼的问题,必须要从头开始培训新员工。所以,我们德国企业,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建立一个很大的培训基地。”Joachim Litz告诉记者,在德国的大学里,教师一般不拘泥于教材,有什么前沿的技术和科研项目,教师就会第一时间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不会照本宣科。这得益于德国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大学的教师必须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一些企业或者研究所去,以掌握最前沿的知识。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我们对学生有一个硬性规定,必须在企业有四五个月左右的实习经历,才能报考大学。”Joachim Litz说,而且这种实习经历,必须跟他报考的专业有关。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德国的学生还要多次到企业去实习,这样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型人才。
  中国高校专业课时太少
  长春工程学院韩立强老师专门就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他发现,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中国英语、社科及其它课程远多于德国,而专业技术课程(如钢筋混凝土、桥梁等实用课程)在德国占了总课时的43%,在中国只占15%。这表明中国专业教育明显少于德国。
  南京工程学院院长孙玉坤就已经在尝试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工程学院的教师,五年内必须要有一年在企业或者研究所工作的经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朱方来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有低中高三个层次,不应只局限于三年制这一层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增设四年制、五年制高职,构建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比如说,可以在天津、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试行四年制、五年制高职,构建中等、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齐全的应用型人才。 

 张文莉 蔡蕴琦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沙发  发表于: 2011-09-22   
“潜规则”世界第一。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板凳  发表于: 2011-09-22   
 
“女研究生遭教授潜规则”当事人:我只是炒作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烨池报道:9月16日下午,网友“巴黎的诱惑花园”在微博上报料称,自己是北京×××大学地质系的2009届硕士研究生韩冰,曾遭到导师“叶教授”潜规则。该微博引起网友关注。9月18日下午,当事人承认此事系炒作。
  网友报料称遭潜规则
  9月16日,网友“巴黎的诱惑花园”爆料,在一次实地地质考察活动后,她的导师“叶教授”以毕业论文不通过要挟,欲与她发生不正当关系。她设计让“叶教授”开设微博“地质勘探者”,谎称只有两人能看见而留下证据。随后,韩冰又用另一个微博“寻梦者的牵挂”曝光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叶教授”用同样的手段潜规则另一个女生“刘雪梅”。
  地质大学称查无此人
  微博在转发的过程中,有网友称“北京×××大学”就是中国地质大学。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官网上找到了全体老师的名单,从事地质研究的老师中只有一位姓叶的女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都对此事进行了核查。17日,两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核实,微博中所说的导师以及学生不是中国地质大学的。
  网友发现报料破绽重重
  韩冰的微博发出后不久,就有网友提出质疑:“研究生一般不称导师为‘教授’,叫‘老板’倒有可能。”而参与本次考察的“童助教”,在一篇介绍考察地月亮小镇的帖子中自称“助理教授”,混淆了国内最低级大学教师职称“助教”和国外“助理教授”的概念,被网友讽刺为“没文化,根本没上过大学”。
  翻看“寻梦者的牵挂”的微博,其中有一条称“正在去考察的路上”的微博下面显示“发自新浪微博”。网友指出,如果是在路上,应该显示“来自iPad客户端”或“来自Android客户端”等移动设备。
  “寻梦者的牵挂”微博中还频频出现考察地月亮小镇的风景照,网友认为,这是一场极其低劣的网络营销炒作,目的是为了宣传内蒙古柴河风景区月亮小镇。
  当事人承认为钱炒作
  17日,负责月亮小镇招商项目的内蒙古扎兰屯市招商局局长石磊否认月亮小镇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宣传。
  18日上午,“地质勘探者”、“寻梦者的牵挂”的微博全部删除,“巴黎的诱惑花园”改名为“天下羽毛黑乌鸦”。
  18日下午,“寻梦者的牵挂”更名“贪婪毒害了人类的灵魂”,承认“此次的视频和内容都是我们几个人策划出来的”,并向网友道歉。这位网友表示,她在网络公司上班时,看到一些拥有几十万粉丝的人,“每转一条微博就能收入好几百”,所以她策划这次炒作的目的,就是“想粉丝多了能够增加我的收入”,“这样我的生活就会好一些”。
  “贪婪毒害了人类的灵魂”澄清此事与中国地质大学无关,称原本没有涉及任何学校,但是“被一些人进行了恶意的转载”。同样,与月亮小镇也无关,“只因我们中的一个人家在那里,他想反正是炒,就把他们那儿炒热算了”。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