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小股民,他们辛勤又努力,他们选股又割肉,他们不论何时上班下班都在看信息,他们偶尔还要拿跳水冠军。噢~苦B的小股民,噢~可怜的小股民,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躲过了一个庄,最终还是沦陷黑色星期一……”这首改编自蓝精灵的《小股民之歌》近日在各大股吧疯传。中国股市向来就是小散绞肉机,今年的股市更是一个万人坑,不幸的是,站在这个万人坑边缘的多数都是赌徒,自然更难躲避被埋葬的命运。盘点站在“股底”的股民百态——很苦也很茫然!
营业部大户室门可罗雀
在天河区一家证券公司上班的李经理的感受中,今年坐在大客户室炒股的人越来越少。而散户交易大厅的变化不太明显,因为很多人的目的已经不在炒股。“你要是上午来,还可以见到几位大爷在交易厅打扑克,零零散散的股民散布在各个角落,聊天、打扑克、翻报纸,虽然实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在随时跳动,但是真正关注的人已经很少。”
股市一蹶不振,股民炒股的劲头也提不上去。最近记者走访了各大证券营业部,发现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冷!一证券营业部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平常爱逗留在这里的股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客户,还有一类是一些老人家,从八月份以来,整个行情不好,这些以前常露脸的股民突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怎么来这里了。”
与此同时,开户的股民也急剧缩减,“这一个月以来,我们这里新开户的数量较往年差不多减了三四成,想要拉到一些大客户就更加困难了。”该证券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这样说道。
不去营业部了,网络成为伤心股民新的发泄地。记者通过网上与网下,采访了数位股民,他们的故事,或许可以代表如今中国股民的心声。
新股民感叹入错市
35岁的姜梁不喜欢别人说他在炒股,一旦问及“炒股”的情况,他就会不厌其烦地纠正,“我不炒股,只是在理财。”虽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姜梁并不是老股民,他还记得去年6月开户的时候,股市还在2300点左右,惹得身边一些被套的老股民纷纷羡慕不已,“你小子真是精明,我们割肉的时候你砸存钱,现在我们腰斩了你才入市,等着吧,就剩下数钱了。”
入市当初的经历也让姜梁有些小得意,两个月后就挣到了股市第一桶金,“飞亚达是我入手的第一只股票,当时不敢多买,想试试手气,14元买入的,8月份时14.9左右卖出,赚了6%”。虽然在去年那波行情中,这只股票的表现并不算太抢眼,但初战告捷也让姜梁兴奋不已。四个月后又赶上了去年10月8日的大行情,一下子就有了20%的收益,那个时候的姜梁逢人就说,“还没入市呢?看看我这个菜鸟都挣钱了,开练吧。”
但是今年的股市,显然让这只“菜鸟”很迷惘,“年初本来还有5%左右的收益,结果到了五一,反而亏损了10%,当时还不敢和家里‘领导’说。”最近入手的两只股票都让姜梁感受到了“地板价”下“地下室”的荒凉,“当太平洋5月份跌到10块时,我身边的朋友说,这只股票已经跌无可跌了,我跟着入手了300手,谁知道它现在已经跌到了8块钱”,而另一只股票则是中国南车,“8月份之后很多人说这只股已经跌够了,我想铁道部这么大的后盾总不至于再这么跌吧,谁知道它好像已经没底了”。姜梁很苦闷地表示,现在他账户里4只股票全部一片惨绿,“表现最好的跌了20%”。
“现在每天就怕老婆问我股价,实在不好意思说。”姜梁给记者讲起了现在流行的一个小段子:2007年的时候,媒婆介绍小伙子的优点,说某某会炒股,姑娘一听,特别喜欢,觉得小伙子有出息;现在变了,媒婆介绍小伙子,说某某人本分,不炒股,姑娘一听,乐了,多好的男孩儿。姜梁对此很有感叹,“没入市时,不论是朋友聚会、同事聊天甚至坐地铁听陌生人谈话,都离不开股票两个字。现在自己进去了,结果朋友同事吃饭聊天,也不怎么谈论股票,谁起这个话头,不仅自己没面子,也招别人心烦。”
职业炒家转行小贷公司
一个月前的某天中午,小韩将QQ个性签名改成“解脱”,并短信和QQ每个股友“我不玩了”。她终于把手里的股票全部清仓,上百万资金又重新安稳地躺回账户中,“当钱拿到手中时,心里才算是真正的平静下来”。
会计出身的小韩绝对是股市中的学术派,从最初级的入门教程《股票数据分析》,到《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各种投资书籍都逐一阅读。2005年,在基金上小有收获的她开始“基优则股”,潜心研究股市。在2006年下半年的一波大牛市中,小韩的自信心也随着大盘节节攀升而不断膨胀,“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学成了,于是也没什么心思上班了,大部分时间都挂在股市上”。
然而,8月9日,大盘在优雅地拉出一条阴线后轻描淡写地击穿了2450点,小韩坚守已久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击穿。作为海普瑞的被套者,小韩曾经以127元/股的价格买入3000股,等到她在不到72元(复权价)连滚带爬逃出海普瑞时,不仅利润全部倒出去还倒贴了16万多。同时,她还将手中的禾盛新材全部割肉甩卖。今年1月,小韩在该股下跌三成以后买入,本以为可以中长期持有,谁知短暂反弹之后,禾盛新材即步入了漫漫跌途,从2月反弹高点至最近的22元左右,股价又打了个6折。“本以为22元能撑住的,如果不割,谁知道还会跌到哪里去?这几个月割肉的损失,相当于把去年以来我在股市中的全部盈利都给抹平了”。
谈及近几年的历程,小韩感慨良多。“现在我也想开了,股市就是个万人坑,赚钱的人始终是极少数,在这儿套着还不如割出去做点其它的,有个朋友的小贷公司经营得不错,我觉得有钱赚,起码比股市好。前几天他还跟我说,年尾分红应该少不了10%,我也知足了。”
老股民冲动抄底中石油
尽管市场跌跌不休,但并非所有股民都一起陷入悲观之中。记者采访时就碰到了“抄底”中石油的股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如若当初没割肉,而今想来愁更愁。在A股艰难寻底的过程中,中国石油重新成为股民心中的一大纠结。从8月中旬开始,中国石油股价在部分交易日开始告别10元;进入9月份,中石油更终日徘徊在10元以下。9月5日,大盘指数暴跌50点,中石油也无力回天,盘中该股创出上市新低9.55元之后,大批散户受到了刺激,那些具有蓝筹情结的、曾经受伤惨痛割肉迄今仍被中石油套牢的散户,开始忍不住手痒抄底。而一则“9.7买到中石油,一生不卖,当传家宝用”的悲情网帖,也被市场广泛关注。
有着8年“股龄”的老股民老蔡认为,只要中石油没有见底,A股的下一轮牛市就无从谈起,“现在中石油再创历史新低,且分析现在种种迹象,我认为可以少量抄底”。老蔡对这笔交易显然很得意,不过他表示,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心情”。“我有个老同学在股价最高点站了三四年岗,自称就是给他吃云南白药,也弥补不了他心灵的创伤。我叫他一起抄底,他不愿意,说是一辈子都不碰这只股票了,我也没买多,主要就是刺激刺激他,以后每次见面都可以好好聊聊。”
愿意炒股的小股民不到一成 专家称"别再喊跌"
央行问卷调查:居民炒股意愿降至两年来新低
央行昨日发布的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选择"股票投资"者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对于下半年房价,41.1%居民预期不会下跌。
央行调查
还想炒股的居民不到一成 八成多仍愿把钱存银行 七成居民认为当前物价过高
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仍不理想,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依然强烈。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54.3%,较上季回落1个百分点,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不乐观。
居民当期就业感受指数39.1%,比上季下降1.6个百分点,处于2009年以来较高水平。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50.2%,较上季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预期下季就业形势"好"或"基本不变"的居民占69.2%,预期"就业差"的占11.9%。
八成多居民倾向于"储蓄"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17.2%倾向于"更多消费",投资意愿回落。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3.6%,比上季提高1.4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1.3%,"债券投资"14.2%,"股票投资"9.2%,"股票投资"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在各类消费中,居民购车意愿高位趋缓,旅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其中,购车意愿为12.9%,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成购车主力;旅游意愿为24.2%,较上季回落5.4个百分点。
四成居民预期下半年房价持平
对当前房价水平,75.6%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9年有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对下半年房价走势,41.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较上季微降0.3个百分点;37.9%的居民预期"上升",较上季提高1.7个百分点;8%的居民预期"下降",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另有13%的居民认为"看不准",较上季回落1.2个百分点。未来一季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2%,比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
盘面反应
救市利好刺激外围股市大涨 A股高开低走再次翻绿
昨日因法国和德国表示欧元区不会放弃希腊刺激,14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连续第三天上涨,道琼斯和标普指数收盘涨幅约1.3%,纳斯达克指数涨1.6%。香港股市15日跟随外围高开141点后走势反复,最终收报19181.5点,升136.06点,升幅为0.71%。恒指全日高见19269.41点,低探18935.08点,成交额为678.98亿港元。受欧元区利好提振,15日韩国股市也大幅攀升。另外昨天中国台北股市大涨,上涨157点,涨幅2.17%。
上攻受阻尾盘放量小跳水
隔夜欧美股市继续上涨,A股市场也随之呈现弱反弹态势,但因资金跟风不积极,股指上攻乏力受阻回落。市场微量资金离场,流出金额较前几日继续缩减,市场观望情绪浓重。
昨日两市走出高位震荡走势,成交量较前日略微放大。截至收盘,沪指报2479.05点,下跌5.78点,跌幅0.23%,成交558.6亿元;深成指报10848.0点,上涨 25.62点,涨幅0.24%,成交491.7亿元。
从昨日盘面的行业跟踪情况来看,3G、塑料、电子、开发区、汽车、化纤、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银行、农药化肥、物联网、保险等板块跌幅居前。银行股表现不给力,板块由红翻绿拖累股指,中信银行跌1.91%领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跌幅居前。
房地产昨资金净流入居首
监测数据显示,昨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1.7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入10.6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2.34亿元。按照新财富行业分类,27个行业中共有15个录得资金净流入,12个被净卖出。房地产板块净流入1.75亿元居首。
专家建议
A股已贱过菜价别再喊跌 彼得林奇三建议或可参考
目前A股动态市盈率不到13倍,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不到10倍,而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在7倍以内,显然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低于上证综指998点和1664点时的水准,如果认为市场仍有泡沫,那么仅仅存在于中小市值股票。
A股贱过菜价已不是戏言,回顾之前A股历次底部时刻的估值也不难发现,现在股价已经相当便宜。
1992年11月9日,上证综指386点,平均市盈率15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5倍左右,之后一路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第一次历史高点1558点;
1994年7月18日,上证综指325点,平均市盈率12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2倍左右,之后鹞子翻身涨到1994年9月13日的1053点;
1996年1月18日,上证综指512点,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之后蜿蜒涨至2001年6月14日的第二次历史高点2245点;
2005年5月24日,上证综指998点,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之后直上云霄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第三次历史最高点6124点;
2008年10月27日,沪综指1664点,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之后小步涨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
不过就算如此,目前市场中有关上证指数将再次刷新2437点新低的言论仍不绝于耳,这到底是投资者的理性判断,还是过度恐惧的心声?再看看1987年美股大崩盘时,当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彼得林奇曾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不要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第二,对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持有的勇气。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的股票。彼得林奇认为,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的。"
现在到底是不是A股最便宜的时候?哪些公司又是彼得林奇所说的好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在大盘暴跌过程中,不少主营业绩暴增股一度被严重错杀,其中不乏一些今年净利润将大增20倍而且市盈率还不到10倍的超优质白马,它们都将成为彼得林奇口中的巨大财富机会。不管现在是不是最佳买入时机,但业内人士提醒,这些个股需要紧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