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08:16 国际商报 此前,诸多讯息显示上交所已经具备了推出国际板的基本条件,但作为监管部门的证监会,似乎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新三板扩容上。在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的年度八大工作重点中,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放在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
但近来,一度尘嚣甚上的有关新三板扩容与国际板推出的消息都有淡化的趋势,何时能落停仍是未知数。
随着“新三板”挂牌公司2011年半年报陆续披露完毕、以及政策支持和IPO预期,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蜂拥进入“新三板”市场。虽说国际板是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载体和能力体现,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还需要更多倚重新三板扩容。
科技部、证监会等有关部委最近再度召开部委协调会,对新三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制度框架作进一步的完善,总体政策指向是对企业上市标准设计得较低,但实行更严格的退市机制。在前一阶段调研的基础上,监管部门最近通过部际会议等方式,对新三板扩容方案的发展步骤、审核制度、上市标准、市商制度、转板机制、退市标准等六大政策进行协调和论证。
在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就新三板扩容试点范围的论证中,新三板扩容试点范围有望分批扩容,将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大连、深圳、广州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80余个高新技术园,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纳入其中。
有市场传闻称被打回六部委重审的“新三板”方案,在重新梳理与国内股权交易市场之间关系、细化与创业板、主板市场之间转板机制等问题后,已再度上报国务院。
作为2011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头号工程,扩容后的新三板能否成为新的掘金富矿?
新三板为何?
所谓的“新三板”市场是有别于老三板市场而言,老三板市场包括:原法人股交易系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和从主板退市的公司。“新三板”则指于2006年1月正式启动,专门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开设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
新三板扩容的方案和设想包括试点园区范围的扩大、后备企业资源的突破、主办券商数量的增加、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以及交易、监管、备案和转板机制的调整等。作为2011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工程”,作为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货币流动性过大的蓄水池,它肩负着建设全国性场外市场,改变“倒金字塔”型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合理结构的重任。
http://sbsc.stock.cnfol.com/111012/128,1345,10879445,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