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密 码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找回密码
高级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下拉
注册
用户名
Email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green
■orange
■wind
■red
■purple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大菲 400046
花雕 400049
龙科 400048
隐藏
快速浏览
三板综合论坛
综合信息
维权信息
政策法规
学术研讨
老三板研究中心
第二板块
高手论市
荐股擂台
特区版块
挚友书斋
新三板/区域市场
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个股论坛
834019 大自然
400002长白
400005海国实
400006京中兴
400007华凯
400009广建
400010鹫峰
400013港岳
主板退市个股论坛
水仙A/水仙B 400008/420008
中浩A/中浩B 400011/420011
粤金曼 400012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国嘉 400017
银化 400018
九州 400019
五环 400020
华夏(鞍一工) 400021
海洋 400022
南洋 400023
宏业 400025
中侨 400026
生态 400027
金马(鑫光) 400028
汇集 400029
北科 400030
鞍合成 400031
石化A/石化B 400032/420032
斯达 400033
比特 400035
天创(环保) 400036
达尔曼 400037
汇绿 400038
华圣 400039
中川 400040
数码 400041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哈慈 400044
猴王 400045
大菲 400046
龙科 400048
花雕 400049
龙涤 400050
精密 400051
龙昌 400052
佳纸 400053
托普 400054
国瓷 400055
金荔 400056
联谊 400057
创智 400059
高能 400060
长油 400061
二重 400062
国恒 400064
大洋B/本实B/武锅B 420047/420058/420063
休闲论坛
休闲娱乐
你顶我顶大家顶!
证券软件
电脑软件
»
特区版块
»
荒唐:上海让94岁已故老人出具父母是否在世证明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荒唐:上海让94岁已故老人出具父母是否在世证明
使用道具┊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倒序阅读
┊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荒唐:上海让94岁已故老人出具父母是否在世证明
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热线报道:11月11日,上海顾先生反映,他的爷爷上月去世,享年94岁,因爷爷名下有许多遗产需要变更和公证,但在办理手续中,上海民政和公证部门非要让其出具其爷爷的父亲是否健在的法律证明书方可办理。顾先生十分困惑地说:我爷爷的父亲早在解放前就去世了,怎么办理?尽管记者也感到不符合逻辑,出面了解此事,结果公证部门弱弱的一句:这是规定,不好通融的呀。让所有在场的人从头冷到了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无奈地评论:这事也太不靠谱了,太啼笑皆非了吧。
然而,上海公证部门的办理人员很负责地给顾先生和记者指出了开具这一证明的路线图:1、太爷爷工作单位和户口所在地。2,爷爷的工作单位和户口所在地。3,上海市档案馆。顾先生说,前两条根本不靠谱,如果太爷爷活着也有130多岁了,属于世界级的百岁老人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但可惜太爷爷在解放前就死了,那个时候兵荒马乱的,到那里去找证明?爷爷生前所在的纺织企80年代就倒闭了,户口所在地因从来没有太爷爷的备案,也“按规定”拒绝出具证明。最后一条就是查历史档案,一名普通的上海人,在上海档案馆会有记录?简直是天方夜谭。
顾先生的事看似一件小事,但却折射出了上海这座现代化城市中所残留的殖民文化。毫无疑问,规范操作是上海的特色,正因如此,上海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来沪投资。但过度的墨守成规也是上海失去了许多竞争的机会,许多国内外的企业也因“受不了” 繁琐的办事程序而愤然离去。最典型的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落户杭州。“规范逼走马云”成为上海市领导的一大心病,市委主要领导曾多次声讨这种办事机制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损害了上海的声誉”“使上海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
规范本身没有错,但当规范成为死板,并制约整个城市的创新发展时,这个规范就要改一改了。对于上海人的规范行为,股神巴菲特有个最经典的评价:上海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打工者,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操盘手,因为规范禁锢了创新和思维。老巴的话不无道理,一件工作交给上海人,只要目标明确,图标清晰,上海人做的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但要其创新,真的是比登天还难。再要说服他们创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为他们有一套百年传承下来的殖民理论“绝不越雷尺一寸”,并会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不好改的呀。”这恐怕也是当年小平同志不把改革实验田选在上海的原因之一吧?为此上海的发展比沿海滞后了20年。
过度规范的操作不仅让上海人在经济上吃尽了苦头,也制约了其城市文化的发展。曾几何时,上海是中国新民主文化的先驱,而现在近30年甚至连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没有出过,为什么?据说,前两年有位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工作的新锐青年在《新民晚报》发了一篇《上海,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文章批评上海固步自封,自我陶醉、裹足不前,丢失了主流文化的阵地,才使诸如韩寒、周立波等非主流文化大行其道。此文在上海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甚至惊动了上层,最后以《新民晚报》的公开道歉而收场。
可以说“过度规范操作”渗透在上海文化的各个领域。让上海人自鸣得意的《妈妈咪哑》是美国殖民文化的翻版,很火很暴力的《中国达人秀》复制于英国达人秀等等。如今,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依然飘荡着《夜来香》《夜上海》《好一个茉莉花》的味道,让人感到仍然生活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化氛围中,有些窒息,也有些无奈。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wangabraham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6859
精华:
1
发帖:
230
在线时间: 2100(时)
注册时间:
2009-05-26
最后登录:
2014-09-16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3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我觉得这个规定无可厚非,因为要开始继承,首先必须要确定继承人的人数。
父母作为被继承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否生存是必须要弄清楚的。
再说94岁的老人就一定没有父母生存?
我估计杨振宁的子女要是活94岁挂掉,翁帆多半还活着呢。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3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中国特色,特色中国!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zqc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2504
精华:
0
发帖:
1569
在线时间: 1288(时)
注册时间:
2011-02-20
最后登录:
2018-11-19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3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他爷爷的父亲已经转世了,说不定是一个吃奶的婴儿。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wangabraham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6859
精华:
1
发帖:
230
在线时间: 2100(时)
注册时间:
2009-05-26
最后登录:
2014-09-16
4楼
发表于: 2011-11-13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在一个上位者经常践踏规则,不守规则的人经常占便宜,守规则的人经常吃亏的国度,讨论过度规范的问题,无异于一群太监在一起讨论过度性生活有害身体的问题。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特区版块
描述
快速回复
限 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进入高级模式
加粗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插入链接
图片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