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牛刀:李稻葵的15%房价下降是胡说八道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牛刀:李稻葵的15%房价下降是胡说八道

专家教授为谁说话?证券市场也一样!-------:

在上周友邦保险主办的高端财富论坛上,李稻葵针对目前市场上分歧较为严重的房价走势问题做出自己的预测,“房价上涨不可能,那样是政府扇自己耳光,但房价大跌也不可能,因为如果房价在北京、上海、广州出现10%下降的话,一定会带来比房价上涨30%还大的社会问题,刚买房的年轻人一定会抱怨。”

这种财富论坛我今年接到过7场,尽管演讲费很高,但是,我全部拒绝。其原因就是,在目前中国还处在两极分化正在加剧的时候,利益集团往往会请一些经济学家质疑目前的房价调控,并形成舆论干扰宏观调控。

中国的房价是全球一个最大的笑柄。我因为工作的缘故,常常奔波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夜晚开车,在北京五环兜一圈,周边的大量的楼盘亮灯率基本不到3成,上海比北京更甚。一边是资本家的牛奶,宁可倒掉,也不降价卖给需要喝奶的人。中国现在也一样,大量的住宅宁可空置,也绝不降价卖给需要房子的人。

这两年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疯涨,又有多少是普通居民需要住房的人购买?用李稻葵的话来说,“刚买房的年轻人”又有多少?有网友做过一个统计,而2009年至今的房子价值也才在银行资产占7%,房价下降与银行的资产风险影响不大。2008年深圳房价下降30%,在2990亿的房贷中,只有15.3亿的负资产,基本上是楼市炒家。真正的住家,有何在乎房价的涨跌的呢?照样供楼。

李教授所谓的“刚买房的年轻人”,恐怕只是一些楼市的投机分子。他们这些年赚的钱还少吗?为他们担忧的李教授应该好好想想,中国的80后90后是一种什么样的买房状态。他们,在高房价的状态下谈何创业?没有他们的积极创业,中国经济又有什么活力?

从趋势上看,这轮房价泡沫一定会破灭,捂着是没有用的。房价泡沫破灭后,中国经济将会回归常识,未来五至十年,中国将浩浩荡荡的启动一轮刺激内需的浪潮。启动内需,几乎是刚刚闭幕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所有新兴国家的共识,也是我的新书《穷人通胀富人通缩》分析的未来趋势之一。我们到了启动内需的初始阶段,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内需。

2007年是我们这十年内需的顶峰阶段,当时的内需在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内需稳占第一,占比高达43%;出口占22%,投资高达35%。就当时那种情况,我们都曾经批评政府投资过热,影响经济平稳发展。2007年,欧美国家内需占宏观经济比重都在70%以上。但是,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樊纲等人不和欧美比,而是把中国经济和印度、巴西、俄罗斯相比,我们的内需和这三个国家相似,所以,推论出作为同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我们的经济架构是合理。

5年过去,再回过头来看,印度内需占比迅速超越达到70%,巴西达到53%,俄罗斯也达到47%。我们呢?2010年,内需占比急剧下降到28%,而投资占比高达51%。这种经济架构不仅只是投资过热的问题,而是资产泡沫已经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我国内需占比较大的是政府消费,而不是城乡居民的消费。美国的政府消费是单列的,在整个消费中只占11%,中国的政府消费如果仅仅只算公务员,约占消费的30%,如果加上共和国的长子——央企和国营企业及上市公司员工的消费,这个比重可能超过40%。整个城乡居民约12亿人口的消费比重只占60%。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住宅计入在投资中,而将租金、物管费和水电燃气费用等计入消费中。普通城乡居民人口占92%,而消费比重只占60%。公务员加央企国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员工只有8%的人口,消费却占40%,这是多么大的差别。但是,差别既是潜力,就看如何激活了。(以上数据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总数据13.7亿人口初步评估。)

这样来看,我们还有什么内需?房价应该与城市居民收入状态相匹配,才有中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才有未来的内需。现在的房价至少超出城市居民实际购买力的50%以上,开发商和政府的暴利一起挤压居民的消费,还能持续吗?守着房价泡沫能当饭吃吗?不可能。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请李教授好好想想,下次出席这样的论坛,不要再胡说八道了。房价一定要下降,否则,中国经济无救。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7
在线时间: 12811(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5-07-03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6   
温家宝:本届政府能使房价在合理价位


来源:京华时报
2010年03月01日08:57 我来说两句(0)


  提要:【温家宝】医疗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它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但是我们迎难而上,毫不退缩。【温家宝】社会财富的这块“蛋糕”要做大,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温家宝总理第二次与网友在线交流
  “我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下午来到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谈到房价问题时,温家宝称,“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这是温家宝总理继去年2月28日后第二次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
  开场白
  已经8个春节没和家人过年
  网友们,很高兴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去年是2月28日,我本来也想还取在2月28日,但我考虑到明天(28日)是正月十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所以我就改到27日。在这里,我向大家拜年。
  这次在线访谈,我的心情确实不那么紧张,倒有一种十分珍惜的感情,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了。这些天来,我一直十分关注网上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
  我在中南海25年,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人。这几天我就更显得心情特别重。
  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我愿随意地同大家谈心。
  如果从2003年算起,我已经8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了。我觉得和群众在一起不仅高兴,而且心里感到踏实。
  关于房价
  有决心使房价保持合理价位
  “群众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
  【网友芝麻与西瓜】房价成了2009年最牵动人心的话题之一,尽管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措施,但房价仍然涨得有些离谱。您觉得2010年高房价的问题会缓解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应该怎么调控?
  【温家宝】群众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因为我从小学到离开家的时候,全家五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住房。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们应当按现在的条件来改善群众的住房。
  其实,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居民的住房都有相当的改善,大概是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了5倍,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我们国家人口多,土地面积又少,所以住房成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困难问题。
  应对金融危机以后,房地产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一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造成群众的不满。为此,中央曾两度采取了4条和11条措施。概括起来是四个方面:
  第一,增加保障性用房。我们原来制定了一个规划,2009年到2011年,用三年的时间把保障性用房建成750万套,现在看来,我们能够超额完成这个任务。2009年,我们已经完成了200万套。今年我们将完成300多万套。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建设廉租房和普通租赁房,因为大家知道,住有其居,并不一定都能做到住有其屋,我们这个屋是指自己的房屋。因此,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住公用的租赁房,还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者,包括农民工要租用廉租房。
  第二,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人们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用房。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由于我们的国情,我们把重点应该放在低价位和小套型。现在有些大城市已经成片地建设了这样的房子供给群众来选用,当然这主要靠市场,但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土地以及金融和财税上给予支持。
  第三,要抑制投机性和投资性的住房,主要是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
  第四,要管好市场。政府有责任管好房地产市场,就是依法对那些圈地不用、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大家也许问,这些措施管用吗?正像网友“凤海”所提到的,今年楼市频出重拳,但是还担心拉不住这匹脱缰的野马。
  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从市场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角度,从运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管理市场的角度,都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一定的时间。但是我有决心,本届政府任期内能把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