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的退市性质与老三板退市公司性质完全不一样,两者有本质区别,创业板退市,应该一步到位,彻底退出市场,绝对不能退到老三板。健康的资本市场需要退市机制。但是,我国三板市场的退市公司,是被大股东掏空而退市,是蒙冤退市,是空前的历史冤案!!
一、公司上市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历史转型时期,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主体的国有企业,正处于十分困难时期,大量国有企业频临倒闭。国家为了解救国企,开启了我国股票市场试点。为了救话国有企业,让国企通过股份制改造,政府给困难企业上市指标,包装上市、捆绑上市,帮助困难企业上市融资。作为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的主体,在2004年以前上市的1000多家沪深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股份制改造而成的。正是历史的原因,导致了我国早期大量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和品质良莠不齐,它为公司退市,埋下了致命祸根!
二、公司被掏空退市的主要原因
2006年国务院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大量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侵犯了上市公司法人财产的完整性。影响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和健康发展,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行为。”
证监会官员曾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大股东大量挪用公司资金,普遍非法侵占公司财产、违法强制为其担保,粗暴干涉公司经营,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1、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巨额占款,造成公司被掏空,2、违规巨额担保,3、违规非法经营,诉讼缠身,资产被查封、冻结,直至瘫痪。
可见,大股东及关联方巨额占款、掏空公司,这曾经是沪、深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历史事实,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理因严法峻治,全力解救被侵害公司,但有人居然助纣为虐,以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由,指令几十家被侵害的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导致了几百万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造成了巨额国有资产流失!悍然制造了一起我国资本市场空前的惊天冤案。
三、公司蒙冤被掏空退市,违背了立法原则,践踏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1、掏空退市无疑是给艰难挣扎的濒危者踩上了致命一脚,公司被蒙后悲壮地冤打入地狱。
2、掏空退市保护了非法侵害者,让他们的罪责得以逃脱追究,至今逍遥法外。他们有的卷款长期潜逃,有的卷款移居国外,享受着豪华奢侈的生活。而政府且坐视不管。
3、掏空退市,导致百万股民坠入悬崖。在主板以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买入的股票,到三板,只剩二角、三角钱,百万投资者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者不在少数。
4、公司被掏空退市,使巨额国有资产化为乌有。我国早期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而成,国有股份,包括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国有法人股份,在公司股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公司退市,玉石俱焚。退市,在伤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使巨额国有资产深受坑害。直至今天,国有资本还在流血!流血!!这于制定退市政策的初衷,岂不是亲痛仇快、事与愿违吗?!
四、五问青天
1、大股东大量挪用上市公司资金,非法侵占公司财产达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如果当时先搞清欠,追回巨额欠款,完全可以救活这批上市公司。请问,监管部门为什么见死不救?为什么不是先搞清欠,救活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放任违逆分子?为什么要置上市公司于死地?为什么要坑害广大投资者?这是为什么?!
2、掏空退市政策不但成了那些违逆者的保护伞。而且因为公司退市,让不法分子借以逃脱追究,而政府又至今坐视不管!受如此利益的诱导,显然,退市诱使不法大股东和非法违逆者恶意搞垮上市公司,逼迫公司退市而后快。这严重违背了胡 锦涛总书 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以及温 家宝总 理关于“要维护一个公平、健康、透明的市场秩序”的要求。请问,公平何在?正义何在?天理何在?!
3、在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健康发展的今天,您可曾记,股市初创监管缺失,这一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吗?您可曾记,公司造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不实、虚假信息披露、误导等等,都曾经是造成弱势群体受骗上当的重要原因吗?!
4、在国企扬眉吐气、意气风发的今天,您可记得,当年为国企三年解困,政府给困难企业以上市指标,包装上市、捆绑上市,帮助困难企业上市融资。导致了上市公司良莠不齐,为公司退市埋下了致命祸根这一历史事实吗?! 如果退市冤案不予纠正,那么这与某些利益集团,借助国家信用发行股票,把老百姓骗入股市。然后想方设法掏空上市公司,最后把流通股民的流通权力剥夺,从主板退到三板地狱,然后放弃不管的欺骗陷阱,有何不同?!这是对国家信誉的巨大损害,是对人民的犯罪!!
5、在我国资本市场空前繁荣今天,您是否还记得,中国资本市场的奉献者、支持者,为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倾其毕生积蓄、耗尽了几代人的养命钱,而现在依然被“退市”沉冤深套而苦苦挣扎的三板股民吗?退市不是股民的错!广大三板股民是无辜的受害者!!
我们要求政府一揽子 保底解决老三板的退市公司问题[ 此帖被患难与共在2011-12-02 13: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