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原北京证监局局长///张新文:创业板强制退市应改为暂停上市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7
在线时间: 12811(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5-07-0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2   

原北京证监局局长///张新文:创业板强制退市应改为暂停上市

管理提醒: 本帖被 三水股民 执行加亮操作(2011-12-02)
财经 > 聚焦创业板退市 > 正文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张新文:创业板强制退市应改为暂停上市
2011年12月02日11:05腾讯财经[微博]闫铮我要评论(8) [url=javascript:void(0)]
字号:T|T




腾讯财经讯 12月2日,原北京证监局局长张新文[/url]在腾讯微博上表示,创业板强制退市的方案尚待完善,其中强制退市的惩戒措施应改为暂停上市,否则市场风险加大,不利于投资者的保护和市场的成长。
11月28日,深交所出台《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下称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退市条件进行了细化。
张新文在腾讯微博中指出,退市最好设计为暂停上市,而不要强化终止上市。终止上市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加大市场投资风险,不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和市场的成长。国外市场只是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或转移上市场所时才实施终止上市,通常市场不强行要求终止上市,它的退市是可以恢复的暂停上市。
他认为,在很多股民买了公司的股票,控制人和经营者将公司搞垮的案例中,公司控制人的利益可能在公司IPO时,通过合法的、非法的渠道已经实现,强制终止上市惩罚不到公司经营者,法规鞭笞的对象出现偏差。
针对方案严格借壳上市的条款,他在腾讯微博上表示,借壳重组上市公司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有利于拯救濒危公司,促进公司做大做强。内幕交易是市场必须惩处而又无法灭失顽症,不能因噎废食。借壳换股成本高,还要分资产、利润给老股东,原本就不宜成功,如果再按接近首发条件要求借壳者,等于关闭闸门。如此被套之人和公司无路,市场无望。
他还在腾讯微博上指出,暂停上市的公司,有人重组借壳,可以恢复上市交易,中小投资人有解套的机会;终止上市的公司,必须脱离市场,不可恢复上市,如要上市要重新必须积累两至三年连续高额盈利。如此,没人愿意借壳,加上自我复活的机率极低,投资人,特别是中下投资人希望断绝。
最后,他表示,对于一个公开的市场,投机、操纵、诈骗时时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一样。谁的罪,谁担责,不能因噎废食。







[ 此帖被三水股民在2011-12-02 19:08重新编辑 ]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沙发  发表于: 2011-12-02   
唉,还是张文新是个明白人,可惜就是这样的明白人也退休了!
德创智信
zhaozuchun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0375
精华: 5
发帖: 9200
在线时间: 3002(时)
注册时间: 2007-10-18
最后登录: 2020-10-15
板凳  发表于: 2011-12-02   
强制终止上市惩罚不到公司经营者,法规鞭笞的对象出现偏差。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地板  发表于: 2011-12-02   
引用
引用第1楼霰瓣孤悯于2011-12-02 19:55发表的 :
唉,还是张文新是个明白人,可惜就是这样的明白人也退休了!




一定是个廉洁的好干部!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nba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94
精华: 1
发帖: 1867
在线时间: 2214(时)
注册时间: 2007-09-16
最后登录: 2014-09-18
4楼  发表于: 2011-12-03   
张新文说的很有道理。

我们可看看证监会为什么要制定退市制度:

为什么要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
    现行退市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初步形成优胜劣汰
的市场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化,现行退市制度
在实际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退市效率较低,退市难现象突出.目前
的退市程序比较复杂,退市周期较长,存在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调节利润以规避退
市的现象, 导致上市公司"停而不退",并由此引发了"壳资源"的炒作,以及相关的内
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理性投资理念.
    为配合资本市场的改革进程, 使市场保持有进有出,吐故纳新,动态平衡的合理
状态, 促进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推动市场规范,健康,稳定发展,改进和完善上市公
司退市制度势在必行.现行创业板退市制度与主板退市制度一脉相承,其框架和主要
内容基本一致,如果不加以改进和完善,在主板市场退市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完全有可能在创业板市场重现.
    退市制度作为创业板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自创业板启动以来一直广受关注,市
场对于创业板实施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寄予很高的期望. 创业板作为一个全新的市
场, 没有历史包袱,尽快在创业板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的退市
制度,将有利于创业板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对主板退市制度的改革完善发
挥探索及示范作用.此外, 也有利于培育投资者和整个市场的风险意识,遏制投机炒
作行为, 形成以业绩为基础的投资理念,促进理性投资文化的建立,维护市场正常秩
序,从根本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应证监会所说张新文说的非常合情合理。
梦驼铃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2212
精华: 0
发帖: 20
在线时间: 136(时)
注册时间: 2009-09-05
最后登录: 2014-05-09
5楼  发表于: 2011-12-03   
中介机构推销中国概念股退市转板方案
2011年12月03日 01:45  
  叶慧珏 上海报道

  中概股被勒令停牌或退市的风潮让中介机构嗅到了这一波资本市场契机。对于中介机构来说,中概股私有化、转板或者通过其他途径重新上市,都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今,41家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展开了合计12.76亿美元的回购行动。这意味着相当数量的中介市场规模。

  “还是回来吧。”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行并购负责人徐翌成的话道出了许多国内中介机构的心声。

  在日前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工会主办的中国概念股海外上市退市与投资并购策略研讨会上,与会者多数来自国内各类中介机构,包括证券交易所、财务咨询公司、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风险投资基金等。

  会上,全国工商联并购工会执行会长、上海并购俱乐部秘书长费国平手里拿着历经三个多月组织各方中介机构写就的《在美中概企业问题分析及退市转板策略报告》,不断向与会者传达这一庞大的市场信息。

  “我们希望以正视听,为中国概念股正名,同时帮助他们寻找新的出路。”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被妖魔化的中概股

  在中介机构看来,“中国概念股”群体正在被不断妖魔化。

  在42家被勒令停牌或退市的企业中,已经被证实存在财务问题的有10家,因为其他程序问题被迫退市的达到12家。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因为退市遭到集体诉讼的企业已经达到30家。

  中国概念股的“寒冬”并没有消退的迹象。目前,在美国市场上,股价低于2美元的中国公司有82家,其中处于1美元以下的公司有34家。后者中,已经有10家因为连续30天以上低于1美元,而收到来自交易所的退市警告。

  是继续留在美股战场等待出头之日,还是转移战略移步其他融资市场?中国概念股有没有在美股市场翻身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相比身陷漩涡中心的中国概念股企业来说,中介机构更有一些“旁观者清”的味道。

  费国平戏称自己是“阴谋论”者。他表示,尽管机构做空股票是正常的市场操作行为,但是30多家企业遭遇集体诉讼是“不正常的”。他认为,在这一场做空机构与上市公司的游戏中,美国政府机构一直在背后若隐若现。

  2009年3月到2010年1月,全球经济回暖,全球各大指数有一波反弹行情,其间中国概念股整体上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指数涨幅达到98.96%。

  更引人瞩目的是,彭博中国反向收购指数涨幅达到239.02%。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价格暴涨,占据涨幅200%以上的中国概念股票的六成。

  于是,反向收购逐渐成为做空机构的目标。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在这期间涨幅前40名的中国概念股票中,四分之三遭遇了市场做空机构的打压。

  与此同时,美国监管方严厉打击反向收购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警告市场,这些公司存在财务欺诈和严重治理缺陷,同时对财报递交时间表的要求更为严格,驳回不少公司要求继续交易的请求。

  “事实上,按照被停牌的原因分析,被质疑企业公开承认有问题的只是少数。”费国平说,“我们希望以正视听。”

  不过,也有中介机构人士认为,做空只是市场正常的操作手段,中国概念股的问题在于,缺乏对于美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了解。

  中介机构遭遇“株连”

  在如今这段观望期内,由于中国概念股问题而遭遇“株连”的中介机构不在少数。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在2010年7月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本土大约有40多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出具审计确认函,这些事务所的合伙人多数在五人以下,专业审计人员在十人以下,其资质受到质疑。

  在被勒令停牌退市的中概企业中,聘请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独立审计师的有14家,Frazer Frost(飞腾)和Malone Bailey(龙昌)的客户各有4家,DBO(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3家。

  同时,PCAOB更是将矛头指向了为以上这些事务所承接外包业务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称他们存在问题。

  PCAOB主席James R. Doty试图打压所有的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他在今年10月4日表示:“如果境外的审计师从事工作的环境,他的商业文化是不鼓励挑战权威的话,那么我们怎么能够保证境外的审计师保持了适度的怀疑态度呢?”

  会计师事务所的遭遇仅仅是冰山一角。

  由于监管日益严格,受到重点指责的反向收购操作上市的方法,目前在美国资本市场几乎不可能实现。而原先帮助中国概念股进行多次反向收购操作的法律和财务顾问,如今这方面的业务量陡然萎缩。

  中介机构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在公开市场的业务流年不利的情况下,帮助企业通过其他渠道再融资和并购业务成为中介机构新的业务方向。

  根据汤森路透基点今年第三季度的亚太地区银团贷款回顾报告,再融资活动占2011年前三季度贷款活动的45%,达到1090亿美元,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强劲势头。去年前三季这一数额为900亿美元。

  而并购活动紧随其后,今年至今贷款额已达2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7.8亿美元增长67%。巨大的市场潜力引得中介机构趋之若鹜。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财务咨询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显然比企业更有兴趣和意愿。我们帮助他们找到出路,同时也为自己打开市场大门。”

  另据媒体报道,有部分风投也希望募集一只“摘牌”基金,专注于在国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私有化退市。

  “上市-私有化-再上市”良方?

  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李淳手里拿着一份详细的名单在会场上走动,试图和企业、投行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交流。

  在这份名单里,开列着他们认为具备私有化后回本土上市的公司名录。

  他兴奋地告诉本报记者,这些都是他们觉得特别适合回归本土重新上市的公司。李淳强调,转板上市,尤其是从美国资本市场撤退,是需要承担很大的退市风险的。一旦企业的基本面强劲,符合国内的上市要求,那么转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国内的证券交易所表现出谨慎积极的态度。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勤业表示:“我个人认为,这对于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都是个机会。”

  他透露,尽管众所周知国内证券交易所的运作体系和国外差别很大,上市实质审核仍然把控在证监会手里,但是据他所知,证监会正在重视那些以前达不到A股上市要求的轻型资产--这些正是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考虑转板上市之前,更多的企业首先要完成私有化。春华资本集团不久前帮助康鹏化学完成私有化退市。

  其创始合伙人廉洁表示,主营精细化学品的康鹏化学基本面很好,但由于该行业不属于主流中概股,因此在美国的估值仅6到7倍,企业的价值被极大低估。对于这样的企业,私有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主动退市,或私有化或随后转板。这成为如今还在美国资本市场摸爬滚打的中国公司的一种选择。

  今年11月3日,哈尔滨泰富电气在纳斯达克市场停止交易,成功从美国资本市场通过私有化退市。

  自年初至今,累计从美国主板市场退市的中国概念股达到28家,同时近10家企业也宣布了私有化退市计划。

  但是,中介机构们同时也承认,退市需要相当的成本。“美国资本市场有严格的退市制度,企业想要退出,需要做好诉讼应对。”周勤业表示。

  道衡财务咨询有限公司香港与上海办事处资深顾问李德泰说:“上市-私有化-再上市”(PPP)的道路听起来是针对中国概念股的绿色通道,但这条路不一定走得通。

  “退市时,公司必须谨慎注意其特别委员会的独立性,有经验的财务和法律顾问特别重要。”
xczfy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62
精华: 64
发帖: 1575
在线时间: 3177(时)
注册时间: 2007-01-11
最后登录: 2016-10-29
6楼  发表于: 2011-12-03   
尽管张说的有道理,但目前看来不可能成为主流观点.现在退市制度大的方向不会变,要变的也只是某些环节的完善.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