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认为“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缺乏风险承受力”其实都在混淆视听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认为“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缺乏风险承受力”其实都在混淆视听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11214000060&p=0
时间:2011年12月14日 05:51:05 中财网
上证指数十年重回起点 A股十年一觉圈钱梦
  中国股市新世纪)的十年,上证指数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这一个大大的圆圈,不仅意味着绝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整体归零,而且,也给中国股市画上了一个最具表现力的圈钱标志。
  有关数据显示,1990年至今,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其中2001年至今的十年圈了多少?有人说约2万亿元,实际的情况可能只多不少。因为仅IPO重启以来的这三年,光是IPO圈的钱就有9354.39亿元之多,雄踞全球股市之首。其中,2009年的129起IPO圈了2189亿元,2010年的338起IPO圈了4830亿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247起IPO,圈的钱也达到2335亿元。再加上再融资和其他圈钱项目,其数目可想而知。
  为什么圈钱越多,股民亏得越多?以前的说法是由于股民赌性太盛使然,现在的一种说法则是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缺乏风险承受力的缘故。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在混淆视听,掩盖了中国股市只有圈钱功能而缺乏投资回报功能的体制性弊端。  
    事实上,在"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定位下,由于满足融资需求的市场扩容被当成资本市场压倒一切的发展目标,所谓"市场化发行"的要点,根本就不在于也不可能在于形成所谓的市场约束机制,使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达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目的,而只能是为发行人、保荐中介和机构投资者哄抬"三高"发行放肆地圈钱牟利提供方便之门。严重的超募和募非所用,极大地糟蹋和浪费了市场资源。而在权贵勾结的市场状况下,则不要说为了达到圈钱寻租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造假舞弊,不法内幕交易何尝不也是大行其道?不仅严重败坏了市场风气,而且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凭什么说提高发行市盈率和由此而造成的"破发",不仅有利于打破"新股不败神话",并且还有利于让习惯于追逐打新的投资者受到教育?
  又凭什么说投资者不仅要为"三高"发行埋单,并且还要代人受过,为"三高"圈钱和"破发"承担起全部的市场责任呢?
  中国股市的问题,大多是圈钱寻租体制的问题。因此不是小打小闹的改良和创新所能解决的。
  十年来,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期盼,在只改发行定价方式、不改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的市场条件下,无可奈何地成为可悲而可怜的"一枕黄粱梦"。这是中国股市的一大悲剧。在笔者看来,未来的股市革新,唯有从变革"重融资轻回报"的体制弊端入手。(.第.一.财.经.日.报 .黄.湘.源)

  中财网
xiaocaobeihei
股娃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7125
精华: 0
发帖: 28
在线时间: 2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5
最后登录: 2012-12-10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4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