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本人已经跟贴成功!
箭出鞘66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85735
精华: 0
发帖: 21
在线时间: 114(时)
注册时间: 2011-06-10
最后登录: 2012-06-0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本人已经跟贴成功!

网易网友 ip:unknown 2011-12-18 01:33:19 发表
1、停止市场化发行新股,股市的下跌都是市场化发行造成的,在市场化发行时本人就在股份转让交易系统论坛预言到这是祸根,如果能按不高于净资产的两倍发行股票,股市肯定持续上涨,也会消灭许多腐败和圈钱的权贵们。 2、主板都还没有搞好,不要又弄出那么多花哨的板块。 3、老三板即两网股才几家马上解决有那么难吗? 4、B股家数也没有多少家为什么就不能与A股合并?
·                                 跟贴已发布成功。
小石头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48909
精华: 12
发帖: 1003
在线时间: 1178(时)
注册时间: 2010-08-15
最后登录: 2016-08-15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8   
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

    近期股市跌跌不休,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极不相称。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局面?我认为老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老三板极低的价格绑架了中国股市。面对极具投资投机价值的老三板,所有的股票都相形见绌,失去了上涨的空间,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老三板害苦了第一代170万老股民!老三板遗留问题不解决,老股民信心荡然无存!保护投资者空话一句!
       但是因为交易制度的限制,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老三板显然也失去了活力,长期成为死水一潭,老三板存在的极低的股价制约了股市的上涨空间,老三板的投资投机价值颠覆了股市的价值理念。老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实在是应该解决了。这个问题已经拖了十年,人生会有几个十年?目前不少老股民都七旬了!
       老三板中大量的2元股甚至1元股都是还没有股改的退市股,而这些公司大都是货真价实的虚假包装上市公司,都是流通股东的血汗钱,想当初,当老三板的股票从主板退市时,当大量10元的股票一夜之间沦为1元股票的时候,有多少散户是欲哭无泪?毕竟不懂国情史美沦副主席在没有建立退市问责制度就一刀切害苦了第一代170万老股民!现在10年已经过去了,但是管理层还没有人有“义务”去考虑如何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而由此耽搁下来的退市政策就这样如泥石入海,杳无音讯。当创业板股票以90倍的市盈率,124元的高价发行的时候,当诸多利益集团从这些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过程中谋取暴利的同时,有多少人想到应该用这些不该超募的资金,用这些证券市场的宝贵资源来拯救老三板的投资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证券市场上发生了,尽管这是老三板散户的悲哀,但是谁又能说不是证券市场的悲哀呢?因为老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老三板本身就是退市公司,而且是没有股改的退市公司。那么创业板或者主板的股票如果退市就不能退到老三板。退市政策就无法推出,没有完善的退市制度,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就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无法健康发展。老三板极低的价格和潜在的极大的上涨空间绑架了新三板,大量的1元股还在等着股改,等着回到主板,凭什么新三板的股权性质的股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上市?而新三板如果没有健康发展,又影响了大量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步伐,所以是老三板绑架了新三板。老三板更是绑架了包括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股票。面对老三板极具投资投机价值的绝版股票,其他的股票上涨的动力何在?所以大盘屡屡暴涨暴跌,即使有上涨也是波段性的,很快又被拉回来,没有持续上涨的牛市。其实,从长期来看,合理解决老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将会理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关系,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我们的股市完全是可以做到长线投资,稳定增值。好的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长期走牛。证券市场绝对是一个防范通货膨胀的最好的蓄水池。
       我们的观点是:老三板公司的股改清欠必须尽快进行,还170万老股民一个公平公正的权利,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不排除可以全部停牌然后研究怎么解决股改历史遗留问题。这样就会杜绝部分投机资金对老三板的控制,保护老三板原有投资者的利益。接着就可以开始完善退市政策,参考国外退市与问责赔偿同行,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以后老三板的公司符合转板条件的可以转到主板,不符合转板条件的一样要退市。退市的其中一条措施可以考虑这样做:当股价低于2元或者1元的时候自动退市转为柜台交易。这样也许上市公司会自己去挽救濒临退市的公司,对投资者是有益的。
       当老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后,可以尽快发展新三板,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产权交易市场,这样就会杜绝类似河南的六天“中国纳斯达克”市场的闹剧。也会为长期无法解决的流动性泛滥问题提供一个真正的蓄水池。同样还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历史性的作用。新三板是属于股权的投资,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转板应该采取宽进严出的措施,达到某一个要求的时候才可以转板,但是必须经历类似于新股发行那样的严格程序。这样,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可以来新三板融资,但是想一夜暴富,从资本市场上捞取不义之财的情况将会减少。包装上市的假冒伪劣的企业也会在柜台交易的过程中原形毕露。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在大量的新三板公司中淘金,找到真正的创业板公司。那时,股市才会重树信心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好的投资渠道!
联谊5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50667
精华: 9
发帖: 357
在线时间: 255(时)
注册时间: 2010-09-01
最后登录: 2013-05-13
板凳  发表于: 2011-12-18   
经济导报记者2日独家获悉,中国证监会*****办主任曾彤、上海证监局处长钱衡等6人近日约见了两位“老三板”资深投资者,一位是张资源(本报2月28日在B1版、3月30日在A1版曾予报道),另一位是来自上海的顾女士。
  据张资源透露,证监会、证券业协会、上海证监局曾于去年2月27日约见了包括他在内的10位“老三板”投资者代表,一年之后的这次约谈,主要围绕“老三板”问题的解决程度展开。
 “现在‘老三板’问题有两条出路,要么等,要么找条活路,就是重组或再上市。”曾彤对“老三板”投资者表示,但这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单靠个人和个别公司的力量很难完成。前几年“壳”还行,现在到处是“壳”,已不再值钱。
  3次上市均告吹
  重组或再上市对“老三板”公司来说难度很大,7年多来也仅有粤传媒一家实现上市。
  “有些‘老三板’公司想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再上市,但是目前政策尚不明朗,他们担心花大力气重组后却转板失败。”张资源表示,如今的“老三板”公司,自从被打入“冷宫”后,除了情况特殊的粤传媒,都已与上市“绝缘”。
  在51家“老三板”公司中,杭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自然”)是惟一能持续7年盈利的公司。其最近6年的年报显示,公司每年盈利几百万元,最近3年均在500万元左右,营业收入逾3亿元,业绩甚至好于一些创业板、中小板公司。
  早在2007年年报中,大自然就透露出要转板上市的意愿。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截至目前,3次尝试上市的计划均“胎死腹中”。
  “证监会没有说明否决原因,我们认为是公司效益不够好。”大自然上市办主任徐建华对导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董事会也没有讨论有关上市事宜。
  导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大自然近几年的主营业务一直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可能也是其冲刺上市屡屡“折戟”的原因之一。
  政策7年成摆设
  目前,“老三板”市场有43家退市公司、8家原两网公司(即STAQ和NET系统)。据导报记者了解,退市公司如何再上市,是否一定要达到《证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
  证监会2004年2月5日发布的《关于做好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后续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规定,“退市后重新符合上市条件并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提出其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再次上市交易的申请。证券交易所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授权,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审核公司的再次上市申请。”
  但是拟转板公司到底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比如总资产、持续盈利状况、财务报告等细节,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尚无一家“老三板”公司通过此指导意见实现再上市,上文提到的粤传媒是通过IPO上市,而非转板。
  “老三板”公司不仅转板难,就连重组也是困难重重。指导意见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后,可以采取购买、出售资产、剥离债务或股份置换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但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指导、监督下依法进行。”
  “这一规定无疑是给‘老三板’公司上了镣铐。”张资源说,已经7年了,“老三板”公司重组和再上市的相关配套细则还没有出台,想发展的“老三板”公司也一直缩手缩脚。
  系统性问题
  如今的“老三板”市场,一片“惨绿”。
  截至4月29日,仅有22家公司披露2010年年报,不到总数的一半。其中,19家公司去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17家公司最近3年均出现巨亏,有9家公司最近3年已无主营业务,靠自身力量难以为继。仅有南洋3在没有主业的情况下,净利润蹊跷地从2009年的43.81万元暴增至2010年的737.95万元。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已不能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甚至与主办券商也失去了联系。
  相比之下,大自然真可谓是“老三板”市场中的“鸡头”。但其不算出彩的再上市经历,令其它条件不济的“老三板”公司望而却步。“南洋3的董事长比较年轻,也很有冲劲。”张资源透露,近几年一直在寻找公司出路,但苦于政策不明,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制度问题,有些历史遗留问题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曾彤表示,目前,解决个别“老三板”公司也是不行的,这是系统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证监会正在制定场外市场的监管制度、转板制度和退市制度,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都将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完善中得到解决。
  政策期待
  备受市场冷落的“老三板”公司,并没有因为遭遇冷眼而自暴自弃。张资源透露,一些“老三板”公司正在积极研讨国家未来政策的可能走向,以期未雨绸缪,重振旗鼓,如海国实、华凯、南洋3等。
  “未来,8家原两网公司有可能纳入‘新三板’的范畴。”张资源表示,几个“老三板”公司的老总也认同这一看法。但对于原两网公司是否属于上市公司,目前证监会内部还没有统一意见。另一方面,原两网公司是公众公司,而“新三板”公司是定向募集的非公众公司,从这一点上讲,二者还无法兼容。
  目前,很多“老三板”公司因不受关注、缺少政策支持,整体陷入停摆状态。经过对14家“老三板”公司进行调研,张资源认为,只要证监会出政策,“老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就可以解决,“老三板”公司也会通过资产重组或再上市获得重生。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