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腐败赛跑
(2011-12-23)
联合早报● 伟 达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如今似乎愈发令人体会深刻。一般理解,这只是试图警示人们注意危机的切入角,里里外外都不能松懈。但却忽视了其更重要的一层涵义:即内部的危机往往反倒更容易积重难返,恶性爆发。
确实如此。外部危机譬如日本当年侵略中国,经过长期抗战,中国最后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自己的“老大难”问题,如封建文化和腐败酱缸等等,几千年了却依旧是剪不断,理还乱,至今仍是乱邦亡国的最大威胁。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资中筠尖锐地指出:中国“当前的腐败一个是弥漫性的、几乎覆盖所有的领域。特别是本该是净土的文化教育和其他精神领域都腐败了。现存的法律和政治机制不足以有效地遏制它的蔓延。此外,基于等级制的特权完全是合法的,也是一种很严重的腐败。不但没有随着全社会经济增长而减少,反而更加加剧。”
笔者以为更加严重的是,腐败的危机其实不少人(包括党和政府的高层)都看到了,却眼睁睁地对之束手无策,而且还经常有人提出令人目瞪口呆的“歪策”,为腐败辩护或正名。
第一种抢白是世界上到处都有腐败,不应动辄把中国拎出来曝光。然而腐败的程度有轻重之分,一如发烧感冒与病入膏肓是两回事。譬如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前来上任,及好莱坞大牌影星来中国拍片,却都是令中国社会与舆论大为不解地“轻车简从”,很少特权、排场及挥霍那一套做派。这说明中国对自身内部的腐败已经习以为常,反倒开始把别人的正常行为当成咄咄怪事了。
另一种说法是中国目前的腐败堕落都是因为实行了改革开放,引进资本主义所致,只有回到“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极左运动中去才能解决问题。如此低下平庸的认识能力,着实令当代中国人蒙羞。因为“文革”本身就是一场特大腐败,即其发动和执行者可以滥用权力,指鹿为马,草菅尊严和生命。目前在个别国家如朝鲜,这样的顶层腐败还在继续着。
还有一种辩解是中国文化从古到今就是这样运作的,特权、行贿、奢华都是常见现象,不必过于大惊小怪。既然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否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治乱循环的“硬着陆”也是正常现象?这样下去,只会消磨瓦解普通中国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希望。过去有大陆民众冒死偷渡到香港,是因为贫困;如今大陆的产妇还是蜂拥至香港,则是因为对自身社会前途缺乏信心。常言道:人民尽管不能用手投票,但还是可以用脚投票的!
难道中国社会对腐败盛行就无以应对,束手待毙了吗?其实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东亚文化圈里,日本与韩国很少弥漫式腐败;在大中华文化圈内的新加坡、台湾和香港,也很少如此明目张胆的腐败。
道理也很简单,即充分减少了特权与“潜规则”,而注重树立法律、规则及公开监督的绝对权威。归根结底,还是个体制问题:缺乏法制和社会舆论监管的特权,将腐败完全合法化了。尽管一说到体制问题,有人就神经过敏,甚至恼羞成怒,但客观实践证明,体制变革是绕不过去的严峻课题,最终解决的途径手段可能有许多种,但这是一定要解决的。
当代中国的主政者,因为面临体制改革空前难度、阻力和风险,于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发展来与腐败赛跑。这个赛跑目前包括了两个轨道:经济轨道上,希望能不断做大蛋糕,这样老百姓就能不断分点好处,减少闹事;政治轨道上,同时控制腐败和闹事,至少应防止闹事失控。
但明眼人不难看出,以上两股轨道尚属权宜之计。一旦蛋糕增长放缓而腐败蔓延加速怎么办?只有开拓全新的正确轨道,中国列车才可能转危为安,浩荡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