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杨振宁:中国教育太偏重训导致学生不管闲事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杨振宁:中国教育太偏重训导致学生不管闲事


昨天,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与学子们对话。 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本报讯 (记者 周逸梅)昨天,4名耄耋之年的泰斗级大师——杨振宁、吴良镛、冯其庸、欧阳中石聚首于清华大礼堂,应邀参加由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清华大学时代论坛”。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著名诗人、文史学家冯其庸和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四位大师的年龄总和达到350多岁。科学、人文和艺术领域大师同台碰撞思想火花,并与学子对话。 
  杨振宁说,中国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大一时就较为成熟,而至少1/3的美国学生到大一时还没开窍。“但中国教育太偏重训导,这让中国学生有个很大的缺点:太专一,不管闲事”。 
  杨振宁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倾囊相授。一是“渗透式学习”,多听听外领域的讲座;二是多和同学讨论问题;三是广泛获取知识,多去图书馆;四是应该尽早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朝这个方向发展。
  >>大师语录
  杨振宁:选好发展方向
  学习什么学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走向正确的领域。我们应该选择大有发展的学习方向,而不能选择穷途末路的方向。
  欧阳中石:艺术是求美
  艺术是什么?现在看来,艺术就是求美。艺术是人生缺少不了的学科。科学要有艺术的灵感,艺术让科学更美,嫦娥奔月看似神话,科学让它实现。
  吴良镛:一切源于生活
  不论什么学科,最重要的生活,是社会生活,因为生活不断对你提出要求。如果从方法论上说,以问题为导向,看看社会有什么问题。
  冯其庸:做学问莫怕苦
  我十次去西域,最后一次上高原已经83岁,最终考证了玄奘归国路线。做学问很辛苦,需要毅力和决心。人文要求善求真,现在很多文章,看了让人实在不放心。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