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密 码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找回密码
高级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下拉
注册
用户名
Email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green
■orange
■wind
■red
■purple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大菲 400046
花雕 400049
龙科 400048
隐藏
快速浏览
三板综合论坛
综合信息
维权信息
政策法规
学术研讨
老三板研究中心
第二板块
高手论市
荐股擂台
特区版块
挚友书斋
新三板/区域市场
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个股论坛
834019 大自然
400002长白
400005海国实
400006京中兴
400007华凯
400009广建
400010鹫峰
400013港岳
主板退市个股论坛
水仙A/水仙B 400008/420008
中浩A/中浩B 400011/420011
粤金曼 400012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国嘉 400017
银化 400018
九州 400019
五环 400020
华夏(鞍一工) 400021
海洋 400022
南洋 400023
宏业 400025
中侨 400026
生态 400027
金马(鑫光) 400028
汇集 400029
北科 400030
鞍合成 400031
石化A/石化B 400032/420032
斯达 400033
比特 400035
天创(环保) 400036
达尔曼 400037
汇绿 400038
华圣 400039
中川 400040
数码 400041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哈慈 400044
猴王 400045
大菲 400046
龙科 400048
花雕 400049
龙涤 400050
精密 400051
龙昌 400052
佳纸 400053
托普 400054
国瓷 400055
金荔 400056
联谊 400057
创智 400059
高能 400060
长油 400061
二重 400062
国恒 400064
大洋B/本实B/武锅B 420047/420058/420063
休闲论坛
休闲娱乐
你顶我顶大家顶!
证券软件
电脑软件
»
综合信息
»
新华网:是什么力量让已经“分田到户”多年的农民又重新“合”了起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新华网:是什么力量让已经“分田到户”多年的农民又重新“合”了起来?
使用道具┊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楼主
发表于: 2012-02-23
倒序阅读
┊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新华网:是什么力量让已经“分田到户”多年的农民又重新“合”了起来?
农民为什么离不开农村合作社
2012-02-22 16:40:55
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
[url=javascript:doPrint();]
打印
[/url]
】
【
[url=javascript:window.close();]
关闭
[/url]
】
新华网哈尔滨2月22日电题:农民为什么离不开农村合作社
新华网记者
李春雷
梁冬
黑龙江省讷河市是一个产粮大县,记者近日在这里采访发现,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和市场竞争的合力引导下,农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了农民种田离不开的“组织”了。
是什么力量让已经“分田到户”多年的农民又重新“合”了起来?
记者在讷河市高蛋白大豆联合社初步找到了答案。
讷河市地处一望无际的松嫩平原,自2008年开始,这个市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合作社,将分散的耕地自发集中起来,运用大型农业机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耕作,收获的粮食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目前,全市入社农民5.7万户,占当地常住农户的62%。
但在此之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形成的“花花田”,使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无法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困难,还限制了农业生产直接与市场对接,农民买肥卖粮难、增收乏力。
一位基层干部讲了这样一件事:“三年前到二克浅镇走访,看到每台6万多元的掣肘式水利喷灌设备、一共25台套都闲着没用,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设备喷灌方圆达20多米,农民土地分散,一喷就把别人家的田也浇了,所以设备就这样闲着。”
兴旺乡农民李辉国参加的高蛋白大豆联合社是这些合作社中最大的一个。春耕在即,他悠闲地与同村农民聚在一起盘算着今年的收成,全然看不出准备春耕的忙碌。“家中的土地已托付给联合社打理,种子、化肥也由合作社统一购买,我们只要规划好家里种植的粮食品种,不愁秋后没有好收成!”
说到合作社买化肥,李辉国很兴奋。去年初,联合社头一回公开招标采购化肥,就吸引了31家农资生产企业的老总。经过反复质价对比,联合社最终与两家知名农资企业签订集团采购协议,厂家提供联合社专用品牌、独有包装、统一发放。当时化肥的市场价格为每吨3350元,由于集中采购4000吨,没有中间环节,联合社最终以每吨2900元的价格成交,比市场价低450元,一项就为社员省了180多万元。
联合社理事长罗颖告诉记者,这个联合社是18家合作社自愿发起的,目前已经有24家大豆专业合作社加盟,入社农户5895户,覆盖9个乡镇,仅高蛋白大豆种植面积就达20万亩,加上水稻、玉米等作物控制面积已经达到56万亩。
“过去从种粮到销售都有中间商,农资经销商、物流、粮贩子都要分走农民的收益,联合社就是要组织农民从减少中间环节上做文章。”罗颖说,联合社还通过自己搭建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销售,节省了粮贩代理每吨约50元的收粮费,按联合社收粮20万吨计算,又省上千万元。
李辉国加入联合社已经两年多了,自称是“铁杆社员”。去年,他家种了30亩大豆,收入超过了3万元。他说,兴旺乡几乎每家都加入了联合社,少则十几亩,多则上百亩,大家离不开联合社,是因为自己的合作社真替农民着想。
罗颖说,联合社采用“三次分配”方式实现社员利益最大化,初次分配以每市斤高出市场价5分钱收购社员大豆,二次分配将合作社经营收益的60%返还社员,三次分配将合作社留用部分节余的50%作为股份向社员分红。2011年,联合社利用采购和销售优势,为社员种植大豆每亩成本降低168元,通过高价收购和二次返利,帮助农民每亩大豆增收45元,这还不算第三次分红。
“联合”就是生产力,联合社种植的20万亩高蛋白大豆受到渴望有稳定原料基地的豆制品生产企业的青睐。眼下,国内最大的豆干生产商重庆天润集团正在与联合社洽谈,要来讷河市建厂。“联合”也有了底气,由于火车皮紧张大豆运不出去,联合社还给省长写了报告,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完)(编辑:李清芬)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沙发
发表于: 2012-02-23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就怕怕种植转基因大豆灭ZU。
xiaocaobeihei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润物细无声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0134
精华:
1
发帖:
167
在线时间: 243(时)
注册时间:
2007-10-14
最后登录:
2018-01-30
板凳
发表于: 2012-02-23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分田到户是邓小平搞的,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地方是强迫的。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综合信息
描述
快速回复
限 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进入高级模式
加粗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插入链接
图片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