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乃武汉科技大学的教授,整天打着价值投资旗号,狂嚷要大面积退市,并反对借壳重组!却避而不谈美国上市公司退市所连带的问责赔偿制度,险恶用心何在?作为学者他自己是否研究过我国上市公司为何退市的深层次原因吗!?
黄奇帆曾说:我国证券市场90年代起步时,上面给各个省分配上市指标,地方政府拿到上市指标后,谁企业困难了就把指标给谁去融资。面对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还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良心何在,既不现实也不公平,与锦涛提出创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对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尚主席其实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上任证监会主席7年,就没有出现一个退市的,去年人代会期间还提出要大力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是因为一个股票在市场上,拥有它的不仅是这个公司的控股股东,更有大量持股虽少却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退市一旦实施,他们手中的持股就是废纸一张。上市公司好比大海中一只船,股民就是乘客,大股东是船老板,如果让船沉了就会害死乘客。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说得透彻:搞这么多频繁退市的,在全球目前只有美国(赔偿问责法制健全),其他众多国家却很少。我个人认为目前大陆学不了,连香港都学不了。前两年,香港证监会也曾提议:那么多壳公司亏损企业要清理,提高门槛,让他们退市,结果遭到了市场各方的强烈反对,最后香港证监会也放弃了。A股市场首先可以向中国香港模式、欧洲模式靠,但千万不要先向美国靠,因为美国模式是另一个极端,实行它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在我国总有那么一小撮所谓经济学家,轻易发表的种种言论,很难说根本目的不是要在经济上搞垮我们自己的国家,在人心上搞乱我们的人民!想想真可怕!史美伦在任三年就有43个公司快速退市被人打入地狱,如果没有后任的尚主席上任后把处于困境的国资公司进行全面清欠、股改重组,哪有今天我们国有上市企业辉煌,国有股大幅增值?在国有股占主体的我们伟大社会主义国家,请问股改重组收益归属于谁?还不是我党、政府、股民多赢?如果那个姓史的不离任,很有可能我国的千万家上市公司已经退市,也许会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美帝国主义所期待的变故!大家冷静想想会明白:整天号称市场经济就要自生自灭的美国,为何在他们自己国家金融危机时,用纳税人钱去拯救私人企业?花旗、通用……美国所作所为是那些教条主义书呆子们永远都想不到的。周俊生说过: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绩差股股价大幅上升,甚至连拉数十个5%的涨停,马上舆论一片哗然,垃圾飞上天了?中国股市投机猖獗?这个看似简单的推断,完全是认识理念误区!由于重组整合会使那些ST公司的基本面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股价也相对应其内在价值,然而这种价值回归正常现象却被一些所谓的经济研究者指责为投机过度。事物有两面性,一方面:因为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自然会促使其股价出现上升,已不能将其与原来那个亏损企业同日而语。另一方面:在这种股价上涨过程中,确实有可能隐藏着各种利用内幕信息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是需要严厉打击,但这是市场监管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种监管上的缺失、有难度而把板子打到重组整合这种有益的市场行为上。
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股市活力和永恒题材。这不仅需要监管部门提供各种配套政策,还需要监管部门乃至整个市场转变思路,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允许资本市场存在垃圾公司。我们的主流舆论一直强调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求上市公司都能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但这种理想主义的想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也是不切实际的,请问蓝筹股是圈钱多还是分红多?一个市场的上市公司应该是多层次的,有绩优公司,也应该有垃圾公司,现在蓝筹将来未必是蓝筹,现在垃圾股今后可能就是蓝筹。垃圾公司的存在并不可怕,如果重组整合等各种市场化手段得到充分运用,它们提供给投资者的盈利机会并不会比绩优公司少,中外资本市场已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实例,亚马逊亏八年仍受股民拥戴:敢与苹果比创新!像美国苹果公司前几年业绩极差,但看他这几年呢?去年的业绩比美国微软公司都好,像巴菲特类似投资案例也很多。目前绩优大盘蓝筹股价不能上涨,最大原因是国际上大盘蓝筹市盈率也就10不到,而我们普遍大盘蓝筹市盈率也在15上下,同时香港H股也制约股价。大部分A+H同股同权同酬还打折。我们保守投资者趋于买蓝筹安全性相当更高,激进投资者想多赢利也正常,就应更全面考虑目前低价业绩差股票的是否存在未来成长和重组预期!董登新整天呼吁股民远离ST垃圾股,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老是在只强调退市?其实我们不反对退市,保护中小股民必须放在首位!大股东上市圈钱,把股票做出亏损,然后退市,大股东有损失吗?真正亏损的是那些股民,而且现在是全流通,退市之前,大股东再卖掉大部分股票得到大笔现金。要退市可以啊,罚大股东拿一笔钱,补偿股民。有些ST虽然净资产是负的,但说不定他们的厂房土地值钱啊,会大幅增值啊,退市了,那些土地是不是又被大股东暗地里拿去卖?还有,你说ST差,但人家愿意来重组啊,你就眼红病?ST怎么了,难道因为股民买了ST就要搞死人家,你这是什么逻辑!一些ST质地很差吗?那些业绩只有一两分钱的股票跟ST股票有何区别?这些业绩差的股票可以重组,ST股票重组你就说不行?有些ST股票的大股东有实力或者大股东是国有股东,有优质资产可以注入,难道就是因为有国资就不能按照国际惯例去注入重组?存在就是合理,一只ST股票8元,有公司愿意去借壳重组,难道不行?难道不允许并购重组?做人要正直善良!真正要为股民着想的,应该是规定借壳重组注入资产的盈利要达到什么规模,例如规定重组后连续三年的利润必须达到多少,这样才是好规定,而不是只在说退市威吓广大老百姓!只在说退市。每年发那么多新股,让那些造假股票上市,这就可以?说到ST股票重组后大涨,套牢的是高位买入的股民,我就纳闷了?那些不是ST股票的股票重组,也是同样大涨,也有同样在高位买入被套的股民啊。中石油48元开盘,现在多少钱?当初48元买入的股民被套了就可以?股市都有风险!董登新你自己有空去看看新浪股吧,就知道老百姓是如何评价你!
推进重组,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持国资保值、增值,是国家长期政策,是保证上市公司总体质量的必要途径,最近就有个别学者对中航对ST北亚借壳重组颇有言辞,说退市制度吃了一记闷棍,只能说对北亚孤陋寡闻,2009年4月1日,北亚股份原董事长刘贵亭(系刘志军同党)因挪用资金构成贪污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公司一度是铁路第一股,有辉煌过去但却沦为贪腐温床,也是原有铁路混乱体制的缩影,从拥有优质资产到掏空贱卖资产逾40亿,丧失主营业务到了亏损退市边缘,股价也从20多元跌到只剩个零头,6万多名股民亏损累累,*****上访不断!借壳方中航投资副总经理郭柏春、王晓峰副部长指出,为了贯彻中央三个代表和创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来重组北亚并阐述了中航的重组北亚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以及美好的前景展望。中航投资立足于中航工业集团,投资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助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与腾飞,中航投资的未来前景广阔,对于实力很强的中航投资来讲,是很多ST股票梦寐以求寻求重组的最佳选择对象,只从中航投资自身利益考虑的话,中航投资应该去重组盘子相对更小的其他ST,但是中航投资是一个顾大局、负责任、讲诚信的央企,全力推进对北亚的重组和股改工作。此次重组充分体现了我党讲政治、重大局、讲诚信、谋福祉,建设和谐社会,重组共赢发展,这样借壳重组是无可非议的!符合锦涛书记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 国有公司连年亏损必然会产生矛盾,我们有义务去正确引导解决矛盾,尽量不轻易提退市再制造一个新的矛盾出来,试问当年许多股票不分青红皂白三年亏损就退市,难道就真能一退了之吗?石宪亮、古振军在《创业板退市制度与赔偿制度同行》一文中说道 :现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老三板”)的主板退市公司有40余家,这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假包装上市、大股东疯狂套现和违规担保等情况,已成为证券市场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成为建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明镜”。为了不重蹈主板退市制度覆辙,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建立应该重视有关惩治法规的建立,切实保护好中小股东利益,尽力避免出现公司管理层违规、股民挨板子的情况。
张捷在《股市退市制度不能拔苗助长》一文中写道:我们不妨看一下外国的市场,与之相比较才能够让大家更好的认识问题的本质。首先外国市场是以机构为主的市场我们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退市对于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是完全不同的。再进一步的就是海外的退市不是直接退出交易变成暗箱,而是退到柜台市场,海外是有完善的柜台证券交易市场的,但是中国这样的市场建设目前还很不完善,没有柜台市场小股东的股票难以交易,也没有了柜台市场经营着的监督代理,中外的退市本身就是不同的。还有就是海外的责任承担机制是完善的,对于上市公司的中介服务机构的责任非常明确,大股东弄虚作假导致退市等情况发生,这个公司的保荐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都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当年安然公司的丑闻是直接造成世界级会计巨头安达信的垮台,但是中国处理了那么多的上市公司看到有哪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有所赔偿?因此我国建立退市制度是需要系统的和全面的借鉴海外的先进经验的,退市制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能不顾配套的拔苗助长,中国要完善退市制度,首先就是要建设好柜台交易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补充,让退市的公司有去处,然后就是对于上市公司退市以后责任的承担要明确,保荐人、律师、会计师和大股东如何承担责任保护公司的小股东和散户,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美国银行破产时候的清偿办法一样,在退市的时候优先保护企业的中小投资人,以一定的手数完全补偿不同的股票账户,比方说让每个股东可以套现100手,这套现的钱需要上市公司退市的时候回购或者保荐人回购等等,或者给一个保底的价格让退市公司或保荐人回购等等,总之退市制度开始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配套制度,尤其是保障小股东的配套制度才可以。
金水在《保护投资者看上去很美 第三只眼看退市制度》一文中写道:退市制度带来的负面效果远远大于它的收获。主板退市制度产生了170万的股市“难民”,他们原本是资本市场的受害者,不仅没有得到赔偿,反而要为退市买单;对于那些像掏空猴王股份和蓝田股份造假退市的大股东来说,退市制度成为帮助他们洗清罪证的最好出口。政策出台的初衷是要保护投资者利益,结果却损害了一大批投资者的利益。主板退市制度让一大批亏损的国有企业圈完钱退市,如今,创业板退市制度又将让一大批民营企业圈钱再退市,还冠以保护投资者的名义,实际上,投资者会被制度性“剪羊毛”。重要的不是退市制度,而在于建立保护投资者的索赔制度。笔者建议,创业板退市制度必须附带一整套投资者索赔制度,所有达到创业板强制退市条件的企业必须接受一项专门的调查,调查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欺骗和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一旦发现,监管层就可以启动帮助投资者索赔的法律援助制度,相关责任人必须履行赔偿责任,上市过程存在造假行为的,中介机构必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退市制度,不可以把退市后的一切损失由社会流通股东承担。公司造假上市,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等违法行为导致退市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虽然西方有很多股市上的好经验已经过近百年的检验,可以参考但还必须考虑我们国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大程度上要考虑中国特色,安定团结放在第一位,更好维护国家和股民利益!我们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道路,是英明的小平同志倡导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才迎来伟大祖国的春天!当年为了让国企三年解困,给困难企业以上市指标,让困难企业上市融资,有关部门是存在责任的;企业上市后,疏于监管,令大股东频频掏空上市公司的资产导致亏损和退市,有关部门是有监管责任的;大股东挪用、贪污上市公司资产后,没有制定严厉的赔偿制度、没有追究挪用者的刑事和法律责任,有关部门还是有责任的;为了粉饰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强行让“问题亏损企业”退市,让其逃脱监管、逍遥法外,有关部门还是有责任的;在没有完善的赔偿追究制度下强行推行退市制度,让流通股东进一步受到伤害,使流通股东的财产灰飞烟灭,有关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其实在中国证券市场这一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初级阶段,有这样那样的失误都是正常的,正如温家宝总理说: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日趋活跃,公民基本权利得到较好的维护,但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我们股市也要根据国情.更多考虑中庸之道,千万不要在和谐的社会中人为去树立仇视社会的群体!我们党也走过弯路,但是一向讲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对退市股再重组,股改和清欠也充分体现人民政府对广大饱尝身重灾难的股民关怀!明确对历史遗留问题应有的负责态度,与我们伟大的锦涛同志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目前维稳相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股市的退市制度的建立,仅仅如果从退市(减法)角度考虑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只是自欺欺人!对于绩差股资产重组行业整合是必备的!退市制度必须建立但是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考虑到民生,也就是小股东和散户的利益在退市的环节得到充分的保障,否则这样的退市建立成为了再一次掠夺小股东和散户的制度,一定是要造成比股市当中经济问题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的执政者必须要全面考虑的大局观问题,但是过程必须是缓慢推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退市制度推出是必要的,新任证监会郭主席不是说过要建成一个比较顺畅的专版机制,退下来可以,有公司搞好了你也可以再上来!但是决不是让被某些人捧为座上宾的董登新之类的伪经济学家用“一棒子打死法”去抹杀和玷污了祖国这些年改革开放的大好成果,如果像美国那样每年有几百家上市公司退市,在中国这个散户为主的市场上,意味着每年都有上千万的投资者血本无归,大股东犯错误或没本事或因历史遗留问题,难道要先拿散户投资者垫背,我们的投资者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了没有?答案是没有,所以董登新你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