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义乌小商品城演绎离奇故事
atmgz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169
精华: 7
发帖: 646
在线时间: 1763(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18-01-16
楼主  发表于: 2012-03-21   

义乌小商品城演绎离奇故事

      主板上市颗粒无收A股上市才半年的小商品城(600415)要增发:计划于2003年募集3亿元左右的资金,全部用于建设义乌小商品国际商贸城。20日公告甫出,这个流通盘只有2915.21万的袖珍小盘股的股价就急挫9.98%。


  公司为何上市不久又要增发?又为何在目前股市积弱、投资者闻增色变的大势下逆水行舟?记者为此实地走访了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板未得一分 增发如箭在弦


  在公司宽大的会议室里,公司董事局秘书、证券部经理陈荣根平静地说:“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网点经营,建设中的国际商贸城对于义乌实现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这个目标来说是个重大项目。不搞,对于义乌的地位、公司的经营将产生威胁;搞,就需要资金。可是,公司5月9日上市时没有拿到一分钱。”


  小商品城在主板IPO没拿到一分钱,似乎令人称奇。


  据了解,1993年小商品城由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恒大开发总公司、中信贸易、浙江国际信托、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义乌财务开发公司和上海申银证券六家单位发起成立。除恒大公司以评估后5700多万资产净额认购3928.3万股,其余五家以每股1.4663元现金认购2000万股,社会法人和公司内部职工按每股1.60元价格,分别认购4309.2万股和262.5万股。陈荣根向记者说明,所谓社会法人就是当时那些在市场里摆摊经营的业主,每户限购1000股。


  从1998年开始,全国开始大规模清理场外股票市场以整顿金融秩序,小商品城自然难以幸免。陈荣根说,“为了贯彻相关文件,浙江省清理整顿办公室决定统一摘牌,我们提出要给投资者一个出路,所以提出了转移上市的方案。在做这个工作时,我们没有提出上主板增发融资的方案,当时我们想这样的话,转移上市的过程会快一点,能尽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然而记者注意到,和小商品城同属历史遗留问题浙江广厦、海南航空在1997年、1999年在主板上市时却拿到了钱。提及此事,陈荣根不无遗憾地说,公司当时没有提出增发,证监会发审委为此还查询再三,现在看来,是个失策。


  在上交所上市,毕竟打开了直接融资的宽广途径。公司距离上次募集资金已经有八年时间,那次募集的1.02亿投资建设福田、宾王两个批发市场工程项目,但投资后公司负债6800多万。公司经营规模急剧扩张,而股本规模一直没有扩张,两者形成了尖锐矛盾,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第三季度报表披露,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8%。陈荣根说,这种情况下,公司向银行借贷、发行可转债等债务融资方式已经此路不通。在增发和配股两种直接融资方式中,公司选择增发。因为小商品城2900万的流通盘非常小,如果按以十配三的比例配股,连1000万股都配不到,成本又很高,所以董事会反复讨论比较后决定增发,尽管增发难一点,尽管一般的投资者对增发不认可。


  “公司增发3个亿的依据是,最近证监会对募集资金的限制是参照净资产值,我们今年的净资产在3个亿左右,因此最大限度也就募集3个亿。”陈说。


  据悉,俗称福田市场的小商品国际商贸城一期总投资6亿元,目前已经投入了4.1亿元,而公司计划通过增发所募集的3亿元资金全部投入这一工程的二期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为4亿元左右。但记者在现场发现,小商品城的一期工程并没有完工,而且还存在着近2亿元的资金缺口。


  由此看来,小商品城的增发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新老股东天上地下


  兼顾利益化为泡影


  记者采访时,陈荣根反复强调公司增发时将兼顾主板上市前后的股东的利益,然而两者相去甚远的持股成本,却把这句说辞化成美丽的泡影。


  小商品城设立时,有租赁市场摊位的经营户27000户、公司内部员工以及义乌政府工作人员以1.6元限额购买1000股,几家合在一起,戴上“社会法人股”的帽子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从94年底到98年8月期间股价最高达到4元多,最终摘牌的收盘价为2.61元,大大高于最初的1.6元。除了股价上涨的盈利之外,小商品城最初的这部分投资者还从公司的分红中享受了不小的收益。陈荣根说,到2000年,1.6元募股价格分红分了1.7元。这也是小商品城的绝大部分股东在股票摘牌后不愿将股票再回卖给公司的原因,公司在整顿时只回购注销了330万股。


  由此可见,在短短五六年中,小商品城的最初投资者差不多可以获得200%的收益。然而,对于一直坚决持有小商品城股权的投资者来说,还有更大的好运在等着他们。


  今年5月9日,小商品城主板上市。0.32元的每股收益,3000万不到的流通盘使其在二级市场定价窜上了20元以上。首日16倍的开盘涨幅,使得不少原始投资者一夜暴富。陈荣根说,百万富翁是有这么回事,因为有一些人手上有五万、六万或十万股的。而小商品城上主板股价一步登天的事例无形之中刺激了5月三板行情的热炒。


  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小商品城上市后的表现,使其二级市场投资者几乎无一能够逃脱被套的噩运。小商品城的股价在上市首日冲高27元后,便一路走熊。从26.01元首日开盘价截至28日15.18元收盘价,股价已折损41.64%。


  事实上,市场闻增发应声而落自有它的道理。根据公司公告,假设小商品城新发行3000万股,募集3亿元,每股增发价是10元,但此时其流通盘由2915万股变成5915万股,由此便失去了小盘股的魅力;假设在目前的市况下,一只总股本1.34亿股、流通股本5915万股,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22元的新股要上市,其二级市场定价难以支撑在15元以上。陈荣根也承认,小商品城在A股上市的价格的确太高了。而公司业务的单一也难以支撑如此高的股价。


2002年12月3日09:51


[ 此帖被atmgzy在2012-03-21 10:50重新编辑 ]
百年魔怪舞翩跹!
atmgz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169
精华: 7
发帖: 646
在线时间: 1763(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18-01-16
沙发  发表于: 2012-03-21   
“商业第一牛股”小商品城停牌80日调查



   2008年02月29日07:40   


南方报业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从2007年12月11日至今,小商品城(SH.600415)足足停牌了约80天。




这一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政策资金护盘和更加复杂的因素……

在这次异乎寻常的超长停牌中,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的资产是否注入小商品城,以及最终的注入方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正在人们等待谜底揭晓之时,又传来一个被刻意低调处理的消息。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在停牌期间,包括三期在内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指挥部原总指挥杨延虎因"涉嫌重大经济犯罪",已经辞去义乌市人大常委一职。该案由金华市纪委移送金华市检察院,并内定为2008年金华纪检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一。


权威信息显示,杨延虎案主要与国际商贸城建设中涉及的"权钱交易"有关。这个颇有想象空间的消息又为股价已近百元的"商业第一牛股"的注资增添了变数。


杨案始末


2008年2月2日,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一则简短公告。


公告称,1月15日,义乌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同意杨延虎辞去义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杨延虎的辞职并非"正常辞职"。此前由金华市纪委提交义乌市人大常委会的书面意见中,简要提及杨延虎涉嫌"重大经济犯罪",建议人大常委会同意其辞职的要求。


杨延虎的落马,距其卸任国际商贸城建设总指挥一职仅有数月。1997年,杨延虎从义乌市人武部政委的位置上转业到地方,担任义乌市委常委。2000年7月,义乌市决定建设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杨延虎于2000年下半年带领一班人进场,一直干到2007年10月。


"他们指挥部权力大得很,谁拆迁能拿到多大的房子都是由指挥部说了算。"家住工人北路共和村安置房的老王说。提及分配不公,征地拆迁所及的西力村、殿山村、畈田村和共和村等村庄都发生过纷争。


老王是国际商贸城二期的拆迁户,从其目前所住的安置房可以直接看到国际商贸城,地价已经涨到3万元/平米,安置面积相差几十平米就相差几十万元。惊人的价格为权钱交易留下了空间,不少村民都怀疑这其中有一些"猫腻"的存在,"到现在还有十户居民没有得到安置,名单被那些不该有的人占了!"


2008年1月27日,义乌市检察院向市人大提交的2007年工作报告中称,义乌市检察院查办了国际商贸城建设指挥部原副总指挥张红峰以及三名中层干部受贿案等,并纠正了国际商贸城周边近1000亩土地的违法确权。


该报告表述称,"针对我市土地资源紧缺,群众反映强烈的现象,查办了在农村拆迁、确权安置、工业用地安排过程中,国家工作人员收受巨额贿赂的案件10件。"


从义乌市检察长的表述来看,巨大的土地商机与"官商合一"的制度造就了腐败的温床。而这条土地通路的顶端就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杨延虎。


最新进展显示,杨案已经由金华市纪委移送金华市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该案被内定为今年金华纪委的主要工作之一。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2002年10月,<金华日报>曾在头版连续三天以整版篇幅介绍杨延虎,盛赞其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以诚待人"的领导干部。


低成本拿地


小商品城所拿土地的巨大价值不仅使得杨延虎落马,其背后还纠缠着小商品城增发的曲折故事。


2007年12月11日,小商品城在发布的停牌公告中称,停牌与筹划定向增发事宜有关,且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和义乌市的主管部门都在不同场合默认了增发的项目主体是国际商贸城三期。


在海通证券2008年1月出具的对小商品城的调研报告中,将国际商贸城三期作了更为细化的定义。其预计对于大股东定向增发对应的项目就是国际商贸城"三期土地的注入","以及对可能搬迁到三期的针织市场的作价转让"。


仅国际商贸城三期中一阶段的体量就颇为可观。其占地500亩左右,建筑面积约115万平米,预计今年10月就可以投入经营。根据基金公司的测算,预计有效出租率35%,规划了15000个铺位,预计招租均价为1800元/平米。


根据基金公司测算,这些租金收入和配套服务收入将在2010年贡献10亿元的巨额收入。


在杨延虎主管国际商贸城建设工作的7年时间中,在义乌市政府的经营之下,国际商贸城迅速成长为继篁园市场和宾王市场之后义乌市最具竞争力的商铺。在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目前一个普通的工艺饰品店面租赁价格已经被"炒"到了400万元左右。很多义乌商人已经放弃了小商品产品的生产销售,而是以转租摊位为生。


2002年10月、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国际商贸城一期和二期分三次注入了小商品城(600415),其租金收入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带动股价扶摇直上。


从国际商贸城一二三期的运作经验来看,义乌市政府都采取了成立建设指挥部负责拆迁、安置、建设等前期工作。待到建设完成,指挥部即结束使命,商贸城就采取某种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和运作下,国际商贸城取得土地成本一直十分低廉,一期二期的土地转让价分别为30万/亩和90万/亩。


这个价格显然远低于市场价。就在国际商贸城二期的北面,一栋名为财富大厦的写字楼在2003年拍出了22万/平米的天价,创下全国县级市的地价之最。


海通证券的调研报告判断,国际商贸城三期一阶段的500亩土地和二阶段的300亩土地估计转让评估价格在300万/亩左右,将比一期二期略高,但仍大大低于周边2000万/亩的市场价格。


"其实大部分与土地相关的安置拆迁成本都是政府在负担,所以才能保证小商品城以低价拿地。"一位义乌当地关注投资的企业主说,"就凭这些土地,这个股票即使200块也值。"


"巴菲特"来了


从小商品城集团所在地海洋大厦的观光电梯中向东望去,国际商贸城三期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


但就三期资产是否注入上市公司,小商品城在过去一年间表现出了反复无常的态度。2006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盛传,国际商贸城三期资产将注入上市公司,给公司带来利好,消息传出后,小商品城股价节节攀升;2006年8月23日,小商品城突发公告,宣布无缘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一时惊愕,股价从最高的100元滑落至86元。


从股权结构来看,小商品城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分别是义乌恒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义乌财务开发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义乌市政府下属义乌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义乌国投)的实际出资人,政府通过两家共同持有小商品城39.86%的股份,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


"我们都听说巴菲特买了很多小商品城的股票,政府害怕被巴菲特控股,所以态度发生了变化,不愿意把三期市场放到上市公司。"在义乌民间,一直有此说法来解释公告的"翻云覆雨"。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则对记者表达另一个观点,这种信息的莫名变化不排除上市公司有刻意做低股价之嫌,因为在即将进行的定向增发中,低股价对大股东获得更多控股权有利。


其间,股价跌宕起伏的小商品城又推出了一个几乎"零对价"的股改方案,并奇迹般获得了高票通过,全体股东投票赞成率高达95.57%。


一位接近义乌国投的知情人士称,早在2006年小商品城股改期间,当地政府就曾派出三支队伍,与各大基金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接触,希望机构们可以投出赞成票,支持一个几乎零对价的股改方案。当时政府人士曾表示,作为股改通过的回报,政府将尽快把建设的三期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而本次的资产注入似乎不会继续重演"狼来了"的戏剧。


"向大股东定向增发肯定是个方向。"小商品城管理层人士向本报记者确认说,关键的问题是增发的数量和价格,即通过增发义乌市政府究竟能获得多少控股权才是核心问题,"51%和60%都是控股,里面有很多东西要协调"。


上述人士说,对于三期资产是否注入上市公司的问题,义乌市政府其实一直态度明确,即在保证控股地位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交由上市公司经营。如果不交由小商品城集团经营,义乌市政府需要另外成立一家公司对国际商贸城三期进行独立运营,然而这样一来便产生了同业竞争,并不利于义乌以市场为导向的小商品经济的整体发展与运营。


而有关部门的顾虑则导致了在谋求控股权的方式方法上犹豫不决,并最终表现为关于三期资产是否注入信息的翻云覆雨。"这也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上述小商品城内部人士说。


控制权隐忧


"他们觉得股权不到51%就控制不住小商品城,一直希望加大对公司的控制力。"一位义乌国投内部的知情人士称。


政府始终存在未能绝对控股小商品城的隐忧,这也不无道理。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一开始是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但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引导、调控和规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国际商贸城为例,这里先后经过8次搬迁、11次扩建,在由马路市场、集贸市场逐步升级到展示、洽谈、贸易为主的展贸市场过程中,每一次变化都是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完成。因此,作为义乌市唯一的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囊括了大部分市场主体资产的小商品城也带有鲜明的政府烙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机构和公司对小商品城觊觎已久,很多人甚至通过"上层关系",多次表达出收购意愿。这方面,义乌市政府早已达成共识,必须顶住压力维持义乌市政府控股主体不变。


正是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通过注入国际商贸城三期增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从而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规划,实现对义乌市经济未来走向的整体规划,成为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


海富通基金经理蒋征认为,小商品城具有很高的并购价值,尽管目前价位已经较高,但相对其真实价值而言,仍然被严重低估。而在操作层面,由于小商品城总股本不大,因此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收购从而实现控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核心问题在于收购价格。因此义乌市政府的警惕也非常正常。


而从外部环境上看,毗邻义乌8公里的东阳世贸商城的出现,也使得义乌市政府加紧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以保证义乌市场在未来若干年内保持"第一"的竞争优势。


而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次只给予商户3-5年经营权的做法不同,东阳世界贸易城采取的是对商户一次性卖断50年经营权的模式,租金均价在400元/平方米·年上下,价格非常低廉。


"这是典型的同质化竞争。"上述小商品城内部人士说,东阳世贸商城在义乌市政府及小商品城集团内部引起了震动。三期项目正是在这一外力的刺激下加速建设。


然而就目前情况看来,东阳世贸商城尚未对义乌市场造成有力的冲击。相比之下,小商品城面临的挑战来自自身。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等因素影响,目前义乌小商品的利润空间已经被严重挤压。在此情况下新兴出现的"炒摊"现象,更加剧了义乌市场商户的营运负担。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鸿轲认为,现阶段上市公司将商位租股价走势予一级承租户后,租户往往将商位进行转租,转租的价格则远高于上市公司的租金。如果上市公司能够打破租金"双轨并行"机制,上市公司将分享原来由一级承租户享受的超额利润。


小商品城内部人士透露,目前集团正在酝酿相关的措施,对摊位管理实行"双轨制",对摊位的正常流动采取开放态度,对恶意炒作行为则严厉管制。"尽管这家公司的信息披露很不透明,但是我们还是长期看好,因为三期的租金收入确实相当可观,价值也是被低估的。"上述基金经理说。


值得义乌市政府思考的不仅是摊位的管理,还有曾颇为推崇的由政府官员担任国际商贸城总指挥的"用人模式"。


在2003年3月的义乌政协第九届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曾提及,义乌政协有4位政协副主席分别担任旧城改造暨市民广场建设、民航义乌机场扩建等5项重点工程的总指挥或常务副总指挥,直接参与义乌市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


这样的人事任命一度大大降低了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创造了义乌速度。


但更深层次的体制反思正在悄悄酝酿。"以后不能再由政府官员担任国际商贸城总指挥这样的职务了。"主抓杨延虎案的官员强调说,"这样肯定失去监督!"



百年魔怪舞翩跹!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