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的基本要点是每一份劳务和产品,按契约规定产生并偿付一份货币,货币流通带动经济运转。
货币经济在贵金属货币时代受到贵金属产生的制约从而以银行货币补充。
当进入现代纸币制度后,银行货币与国家货币实现了统一,因此,产生和偿付货币已经没有障碍。因此经济运行得以顺畅从而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念和所谓的发展经济学。
因此,中国经济的改革方向就是完善货币经济制度——每一份劳务和产品必须产生和偿付一份货币。
3、货币经济的物价稳定
在货币经济理论中,稳定物价、稳定币值是一个动态的观念,而不是僵硬地把产品价格控制在某个数值上。
什么是动态物价稳定呢?
比如,国际某原料诸如石油价格上涨了,假设我们的石油来源全部需要进口,那么由于进口石油涨价,则同等消费量的条件下,支付货币就会上升。同时由于石油涨价,那么下游的系列产品也涨价。
这种局面下,为了维持经济增长不变和消费不变,央行首先要增发货币给石油进口企业满足进口的货币需求。
同时央行还要增发消费货币满足国内石油系列产品的消费需求。
当石油价格下跌时,央行必须减少对石油进口企业的货币增发,同时由于石油消费品价格相应回落,央行应回收原先增发的消费货币。
央行操作的原理就是维持经济均衡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根据一份劳务和产品必定产生一份货币的原理,社会总产出始终等于社会总需求。
这是经济均衡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价稳定和币值稳定的前提。
再比如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
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需要大量的货币和长时间的投入。此种经济现象会导致货币投入的增长。从而产生额外的货币投入需求。因此央行需要增发货币。
当这种产品成熟进入市场交换时,产品自身根据交换原理已经能够回笼自己的对等货币。此时,如果不回收原先投入的货币,则会造成一件产品和劳务产生两份货币的货币溢出和过剩,因此,央行需要回收货币。
假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不进行先期投入,而是用已有货币投入,则虽然不用在产品实现时回收货币,但却即时造成吸食现象而导致社会总供给增加而总需求减少,从而使其他经济环节受到破坏,反尔阻碍了正常经济运行。
这会产生两个现象:
一、为了维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在供给产品和劳务不变条件下,由于吸食现象的产生导致物价指数下跌,下降的价格会刺激供给减少,从而导致经济萎缩实现匮乏均衡。
二、为了维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由于吸食现象的产生,总需求不足,尽管价格指数不变,但产品和劳务会过剩,从尔也导致破产和失业。
解决上述问题才需要中央银行发挥调控作用:
1、新增产品和劳务,中央银行以货币最终产生人的方式产生货币。
2、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的创办,中央银行以最终投入者的方式提供先期货币以维持经济均衡。
3、资本产品和技术产品实现时,中央银行收回先期货币。
4、由于资本品和技术品进入市场,相当于经济均衡中新增了产品,此时中央银行以货币最终产生人的方式提供消费货币。
那么是不是一切产品价格上涨央行就跟风增发货币、产品价格下跌央行就跟风回收货币呢?
从央行的职能而言,央行作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维持人必须这么做。
那么一切价格上涨都是合理的么?
显然不是,产品定价过高属于商业欺诈,它的管理者属于价格管理部门,价格管理部门可以对任何一件产品的定价进行核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价格欺诈。在无欺诈条件下,一切产品价格都是合理的,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与央行职能没有关系。
十一、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诸问题
一、就学困境:
就学困境的根源在于就学者自己无力提供就学货币。
农民的粮食不能无限涨价,因此根本上排除了就学者家庭提供货币的可能,因此,只能由国家央行提供货币支持。
教育的发展和就学的扩大等于经济中的劳务增加,在经济均衡中等于新增了劳务,因此,央行责无旁贷地必须产生劳务货币。
通过就学者,货币传入教学机构产生学校和科研机构。从而使科学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和产业素质得到提升。
二、医疗困境:
医疗困境的根源在于就医者没有能力提供就医货币。
现代医疗属于复杂的科技医疗,科技医疗作为供给的产生属于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先期的供给无论以何种方式最终都属于央行的早期投入。
当供给产生后,央行的投入角色变成了消费货币的供给方。央行同样必须提供消费货币。
在总体经济均衡中,现代医疗既属于产品也属于劳务,央行必须为医疗产品和劳务提供货币,以实现人居健康。
三、养老困境:
从最终的结果而言,无论在具体现实中老人由谁出钱养活,老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住房、饮食、娱乐服务等。因此,养老一事既属于新增产品也属于新增劳务。
如此庞大的劳务和产品存在,央行提供货币以维持经济均衡是责无旁贷的。
改革二十年,中央银行进行了种种作为,但根本的维持经济均衡的责任没有完成。 对新增劳务和产品没有提供必要的货币措施以维持经济均衡。
调控物价、调控股市不是中央银行的责任。物价高低、股市高低中央银行只能从经济均衡的角度加以观察。
相比而言,美国因罗斯福新政的缘故产生了《1933银行法》确立了联邦银行最终责任人的角色。这个最终责任人的关键就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业和货币的发行、管理承担着维持总体经济均衡的责任。
从理论上这是凯恩斯革命的功劳,从实践上是罗斯福总统的功劳。没有罗斯福,凯恩斯的理论依然存在,但世人不会知道。
凯恩斯和罗斯福共同创造了现代中央银行总体经济均衡最终责任人的地位。
附录:
华尔街日报:中国遏制股市狂热措施力度会加大
http://news.cctv.com/financial/20070225/107184.shtml"历史上两次股市大崩盘"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2/18/content_5752177.htm左晓蕾:日本经历恍若重现 中国须防资产泡沫
http://news.cctv.com/financial/20070225/103337.shtml林毅夫:中国实现和谐发展的釜底抽薪之策
http://www.eastmoney.com/070226,56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