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2日 08:25 上证博客 李允峰http://sbsc.stock.cnfol.com/
http://sbsc.stock.cnfol.com/120412/128,1345,12157886,00.shtml
4月5日,证监会在通气会上提出,今年将在总结中关村公司股份转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筹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扩容呼之欲出。4月将进入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验证期,其中核心之一就在于“新三板”。由于面临扩容的多数是中小公司,这可能加速稀释A股市场中小公司因为供给稀缺带来的估值溢价,而估值压力放大和业绩压力会挑战中小市值公司的投资机会。(4月9日《新京报》
尽管证监会负责人表示,“新三板”因为市场性质不同,其扩容不会对A股造成冲击,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新三板”扩容的步伐加大,其影响力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逐步增大,况且,随着“新三板”扩容加大和“新三板”与主板市场之间的转板渠道被打通,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来源将更为充沛,难免会为A股市场带来影响。那么,“新三板”会成为压垮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新三板”的市场规模。招商证券研报则认为,“新三板”市场潜在规模逼近7000亿元。研报显示,2010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1.59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七分之一,假设挂牌率提升至5%,预计全国的国家级科技园都纳入进来后,总市值可达7000亿元。从这一数字我们不难看出,“新三板”扩容导致的总市值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加上“新三板”将引入更为活跃交易的“做市商制”,可以肯定的是,“新三板”对A股市场的冲击将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况且,“新三板”企业与创业板企业类型有很大相似之处,随着板块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会分流证券市场资金,特别是偏好创业板投资的资金。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新三板”相对A股市场而言,其财富效应是不是更为明显。我们以从“新三板”挂牌之后再上市创业板的第一只股票“世纪瑞尔”为例,该公司在2009年“新三板”挂牌期间交易价格在7元左右,而登陆创业板时其发行价格达到了每股32.99元,上市首日收盘价格接近60元,其收益率达到接近10倍,投资时间不过2年左右。这种财富效应将会吸引大量机构投资者蜂拥而入,一旦管理层放开普通投资者进入“新三板”的通道,那么更具有财富效应的“新三板”对A股主板市场造成冲击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新三板”扩容为A股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上市公司,由此导致的A股扩容加速也会成为现实。如果说,扩容不是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毫无节制的扩容将扮演“最后一根稻草”,把国内股市压垮的可能性或许不小。更为让投资者担心的是,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之后业绩变脸的公司日益增多,其成长性相对“新三板”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新三板”的上市公司其交易价格与创业板和中小板挂牌交易的公司股价其差距却是天壤之别,一方面是成长性差异不大,一方面是股价差距巨大,“新三板”上市公司的交易价格必然拉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股价,这种风险对于还依然沉浸在喜欢“小盘”、“高市盈率”的投资者而言,无疑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冲击,这种风险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投资者都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新三板”的扩容正如火如荼,证监会该负责人表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中关村试点扩大到全国的高新园区企业,第二步是进一步扩大到全国所有股份公司。如果国内A股市场没有赶在“新三板”扩容之前,让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公司业绩尽快好起来,成长性突出出来,把高高在上的市盈率降低下来,那么,随着A股扩容的加速,以及新三板股价低廉、财富效应突出带来的冲击将不可避免,警惕“新三板”成为压垮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最后一根稻草”风险并不是一件杞人忧天的事,而是大有必要。
[ 此帖被比谁先知先觉在2012-04-12 10: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