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受伤害的总是散户?解析创业板退市新规
深交所4月20日正式发布(创业板上市规则)(2012修订),并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酝酿多时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在千呼万唤的等待中终于正式出台了,这一消息公布当天,创业板指数爆跌5%,有40余家公司股票跌停。
(创业板上市规则)(2012修订)与去年11月28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相比,从技术角度来讲有很大进步,但笔者认为其核心依旧存在偏差。
平心而论,我们都支持建立公司退市制度,这也是国际惯例,但不能为了追求退市而退市,应该看到退市的关键核心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这次的规则中有一条美其名曰保护投资者利益,即明确了创业板公司退市后统一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俗称老三板转让。但我们真不明白,到了三板如何又能保护投资者权益?因为在上市规则中完善了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充分体现不支持通过“借壳”重组恢复上市。试问:那么退市后这些民企又如何凭自身力量去重返创业板呢?没有借壳重组这一成熟市场国际惯例的方式拿什么来扭转衰退的格局?难道是温水煮青蛙,任其继续衰退,转而去继续坑害三板市场的投资者吗?
股票研究人士李大霄分析道:上市公司的退市不仅涉及职工和债权人事项,也涉及地方政府和部门,更涉及成千上万无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所以说,真正实现让一家创业板公司退市,其实是“多输”局面,他强调“退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但是笔者认为,现行的股票发行制度,创业板的老板们可能通过IPO已经实现创业爆富的“理想”,这种简单处理的退市规则往往会使得那些创业板的暴发户们今后会走法人股逐步变现抛空的道路,而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惩处,若真是这样,决不是耸人听闻,其最终结果是广大投资者承担真正面临归零的风险。周俊生在4月23日《创业板退市须有配套惩处制度》一文中说道,按照目前的退市制度,没有配套的问责赔偿制度出台,退市的板子无疑打在广大中小投资者身上,而真正退市原凶却溜之大吉,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创业板必将成为万人坑,那些拼命挤过审核大门进入创业板市场的公司只有享受圈钱带来的快乐,不必担心退市后需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退市后他们拍拍屁股走人就可以了,而当广大投资者只能挥泪断臂的时候,他们唯一的选择只能远离这个市场,也许市场的末日也将来临,这恰恰证实了网上流行的远离毒品,远离股市这句话。
鉴于现行的温水煮青娃式退市制度已彻底埋葬了一批中小股民,笔者强烈建议在此次的规则中一定要健全上市公司的退市问责机制,对于掏空、转移资产而造成公司效益亏损的上市公司必须将其法人和相关管理者绳之以法,视情况国家有权没收其股权并重组。另外,创业板公司一旦退市,必须由国家级的审计部门对其招股说明书中承诺的投资项目逐项进行认真复查,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必须对退市公司的有关责任人和相关保荐人以司法介入进行严惩,罚没个人财产。对于在退市前二年存在抛售法人股的相关人员(他们可以预知退市),将罚没其所得赔偿投资者,并将其移送司法机关。退市到代表转让系统后法人股一律再重新锁定,不得再出让,若重返上市后方才可流通,这样才对相关老板们有一定鞭策作用和法律约束。我们实实在在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永远别让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成为合法投资者的坟墓。
主力近期会有惊人举动,赶紧下载《东方财富通》免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