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东墙补西墙只有靠国家队的资金上下折腾,股市黄了,民间资本怎么收刮?我国拥有近4000万的事业单位人员,巨额的“视同缴费”账户均属于空白账户,这必然造成养老金严重不足。
“视同缴费这部分是个很大的数字,很难估算,”崔鹏解释道,这个数字涉及很多变量的指标在里面,比如视同缴费年限不同,有的人刚到事业单位一年,视同缴费年限只有一年时间,有的员工已经有几十年的期限;每人每年的工资情况也不同,缴费基数也就不一样。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总收入是23979元人民币,相当于每月2000元左右,而事业单位改革将涉及4000万从业者。
记者粗略统计,如果4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样按月收入2000元工资计算:2000×0.08(个人支付养老金比例)×12个月(一年)×4000万人=768亿元,这4000万人一年“视同缴费”造成的养老金缺口约为768亿元。
同时,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2010年中国基本养老金总支出均远远高于往年。而那一年,正是出版类事业单位集中转企的一年,改革涉及到的人员同样采取了“视同缴费”的方式。
“事业单位改革后,如果把这部分缺口放入社会整个养老系统进行统筹,对已缴纳保险的人员的确有些不公平,”崔鹏补充说,如果弥补了这部分缺口,事业单位改革对整个养老金系统造成的缺口将是暂时的。
不确定的“财政补贴”
面对事业单位改革或会增加养老金缺口的担忧,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告诉记者,事业单位的改革一旦出现问题政府应该会出面负担,也就是用财政拨款和央企利润进行兜底。
记者从91个已公布预算数据的部门报表中看到,91个部门2012年离退休支出总预算达到了17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超过了137亿,占比约80%。中央部门离退休费用开支严重依赖财政拨款,而这91个部门及其下属机构中不乏存在着涉及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被改革者。
“我以前做过一个课题,我国养老金的前几十年均是投入期,大约在2049年将是一个拐点,变成收益期,可持续性会越来越好。”郑秉文表示,2049年之前,国家财政需要有一定的投入,事业单位有相当一部分是全额拨款。
事业单位改革造成的养老金缺口就在那里,财政补上或是“拆东墙补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