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2日 09:15 金融投资报 ——专访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
“必要性”——
需要做市商,对挂牌、上市公司价值进行分析、判断,进行双向报价。
“不必要”——
无需设立 “转板”制度,创业板、中小板并没有在层次上高于新三板,二者的不同仅仅在于公司定位、交易模式的不同。 新三板是否需要做市商?是否具有融资功能?有无转板机制?挂牌企业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个人投资者能否参与交易?对于以上问题,长期从事场外市场研究和实践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博士,近日在成都接受了《金融投资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程晓明以各种贴切的比喻表述了他关于新三板制度设立的独到见解,也对新三板能更快更稳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必需建立“做市商”制度
“在今年券商创新工作座谈会上,我再次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资本市场’的观点。”程晓明说,和成熟的美国市场比较,我国的新三板对应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服务;券商柜台交易系统对应柜台交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地方性股权交易所对应粉单市场,三者组成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对应,“我把它们统称为‘全方位资本市场’,而非‘多层次资本市场’。”
对于做市商制度,程晓明认为,不管是新三板还是券商柜台交易系统,做市商制度都是需要的。在新三板挂牌的每家公司至少需要两家做市商,在券商柜台交易系统挂牌的每家公司至少需要一家做市商。
在谈到做市商存在的必要性时,程晓明说,在场内市场上市的公司,投资者根据其信息披露就比较容易判断其价值,而在场外市场,由于挂牌公司都是高科技、创新、中小型企业,即使有充分的信息披露,投资者也难以对其价值进行判断,作出投资决策,就需要做市商替他们对挂牌、上市公司价值进行分析、判断,进行双向报价。 程晓明比喻称:“在场内市场投资就是‘做回锅肉’,基本上每个家庭主妇都能做;而在新三板市场投资就像‘烹调鲍鱼’,只能由大厨、专家操刀,券商就是大厨;而在券商柜台交易系统投资则类似于‘烹调河豚’,这是罕见的菜肴,一般人不会做,就是专家会做的也不多,而且专家各自的做法也不同。因此,只能找一个专家来烹饪,两个专家一起做就会打架,而做鲍鱼不会。”做市商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对交易的股权进行估值定价,第二位的功能才是活跃交易。“程晓明说,有人担心做市商会操纵股价,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做市商不同于股票市场上的”庄家“,做市商虽然也在做差价,但它必须同时进行双向报价,即在报出”卖出价“时也必须报出”买入价“。”卖出价“与”买入价是同时提高或者同时降低的,做市商赚取的只是相对固定的价差。
无需设置“转板”机制
对于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条件,程晓明说,中小板和创业板每年允许的上市企业家数有限,许多已经够条件的企业无法上市,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弊端。场外市场则没有这种额度限制,它的容量比场内市场大得多,这就是它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说亏损企业都能挂牌,这就好比大学招生,你虽然上了提档线,但并不一定就能被录取,因为还有一个录取线。”程晓明说,在新三板市场上,虽然亏损企业也能挂牌,但如果投资者“用脚投票”,没有人买你的股票,自然就无法达到融资的目的,这与“退市”或者“摘牌”没什么两样。在新三板的公司,挂牌只是接受投资者考验的开始,真正的上市条件是不被“退市”或者“摘牌”。
据悉,不少希望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有着今后“转板”的预期。对此,程晓明不同意“转板”一说。他说,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创业板或者中小板的层次要高于新三板。如果按此逻辑理解,那不是“转板”,而是“升板”。“但我认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柜台交易和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等都是资本市场,不存在高低之分,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公司定位、交易模式的不同,场内市场没有做市商,而场外市场有做市商,投资者要通过做市商进行交易。” 要融资就必须有股权交易
“
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还是一般中小企业在券商交易系统挂牌,都是为了融资。”程晓明说,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好通过股权融资,引进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程晓明说,这样的融资渠道尽管不少,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如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产权交易所,但企业在那里挂牌后,成交却很困难,有的甚至以无法成交而告终。
在程晓明看来,即将推出的新三板市场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在这个市场上交易,不是抱着“我借钱给你,你到时还本付息”心态,融资方能大胆使用这笔资金,投资方不要求定期回报或者还本付息,只通过股权增值的方式来分享企业未来的成长。
要实现融资就必须有交易,交易是任何一家股权交易市场的最本质特征。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只能算是一个办理股权过户手续的机构,或者叫做“工商局股权登记科现场办公点”。
程晓明告诉记者,不能机械地认为,只有向不特定的中小投资者首发或增发股份才叫融资,事实上,在场外市场大多数时候是“定向融资”,即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份,这也叫融资。
要活跃交易就需个人投资者参与
“新三板目前对公司股东人数有上限200的设定,且限制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加上每一手的交易起点为3万股,门槛很高,最终只有机构参与其中,这个市场始终活跃不起来。”程晓明说,要活跃交易就需要个人投资者参与。
程晓明认为,活跃市场交易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应该以保持市场交易一定的活跃度来设置个人投资者进入新三板的资金门槛;二是取消股东人数“200人上限”的规定;三是将目前3万股的交易起点降低比如1000股。
本来低风险的场内市场更适合个人参与,但由于我国目前的中小投资者往往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很高,尽管场内市场风险低,但中小投资者将来对高风险、高收益的场外市场可能更感兴趣。(金融投资报)
[ 此帖被冤假错案在2012-06-02 20: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