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谁为投资者埋单?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楼主  发表于: 2012-07-06   

谁为投资者埋单?


                 谁为投资者埋单?

佛山照明连续3年年报造假 ,
证监局责令才公开,

在其前后股价连续阴跌,
也许证监会还在自诩。

 
可给我们投资者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股份下跌,
你要是能查出一千只股票有类似的问题大盘会跌到哪呢?
在没有投资者补偿机制的监管是对投资者实实在在的伤害,
 
我们投资者呼唤补偿机制建立,
也只有建立投资者补偿机制才能真正惩罚造假者。

 
管理层你们对责任者处罚了吗?

处罚的又上贡给谁了? 
处罚的那点够补偿投资者的损失吗?




[ 此帖被jlsylbs在2012-07-07 06:23重新编辑 ]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4楼  发表于: 2012-07-07   
          宝胜股份八高管相继辞职 谁为投资者损失埋单


专家表示,扬州市国资委过多干预上市公司,对公司发展不利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现象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宝胜股份高管集体辞职却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7月22日,宝胜股份再次发布高管辞职的公告,而这次辞职的高管数量多达六位。这也是既6月21日两位高管辞职一个月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高管辞职。

  对于这次高管辞职,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退休及当地政府另有任用不宜再担任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而据媒体报道,辞职的六位高管事先并未知情。

  一位宝胜股份不愿透露姓名的董秘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关于高管辞职一事“不适合说,也并不知情。”

  离职理由遭质疑

  据宝胜股份公告显示,近日,由于退休及当地政府另有任用不宜再担任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等原因,公司董事夏礼诚和吕家国;公司董事、总裁唐崇健;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翟立锋;公司副总裁江玲;公司监事、监事会主席尤嘉等六位高管提出书面辞职,其中,尤嘉的辞职申请自送达监事会之日起生效。而其他五位董事没有正式被批准,理由是,董事的辞职将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公司章程》规定人数的2/3,在补选出的新董事就任前,上述五位董事仍将履行董事职务。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理由很多,但多数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提出离职的,但是,宝恒股份高管离职的理由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单从公告中可以看出,公司董事会发布的公告中只提到了该上述人提出了离职,而并没有给出接替者详细的名单。更奇怪的是,上述提出辞职的董事在未正式离职之前已经有了一个稳定的职务,辞掉公司的“高管”职务去当地政府任职。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前就安排好了职务,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因为,宝胜股份有个好东家。据了解,宝胜股份的控股股东宝胜集体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由扬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100%控股(下称扬州市国资委)。

  “从宝胜股份公告来看,公司核心人员大部分辞职,表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想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一次大的“换血”调整。但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说,宝胜股份在收到公司高管离职后,并没有及时的公告候选人员给投资者一个交代,这是不符合公司流程的,另外,政府已经为其安排职务更不符合公司法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管理机制的。”誉华投资总经理李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媒体的报道和宝胜股份公告显示,提出离职的高管们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归宿”,离职后可以去当地财政局等政府部门任职。

  但是,根据相关规定,扬州市国资委作为上市公司的控制人,只有对上市公司书记有任免权,董事们的任免则是由董事会等程序来做出任免。而从公司公告看,辞职高管都由扬州市国资委安排职务。“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领导人过多的进行了行政干预,从公司治理结构看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徐洪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绩下滑 或是换血主因?

  据宝胜股份对公司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0万元。而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公司上市半年期间费用上升,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原因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公司新增加设备的折旧和购买宝胜集团的土地等都造成成本的摊销。

  其实,公司业绩下滑在去年已经显现,据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为9412万元,同比下滑10.48%。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开发、制造、销售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的宝胜股份,主要作品有鸟巢、水立方等。曾经辉煌的历史,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业绩大变脸呢?这次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核心高管的职位变换是否是出于战略的考虑,为公司注入新先血液呢?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国芳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由于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市值低迷,大股东问责上市公司管理层,这表明了大股东强烈的股东意识,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不容易的,是一大进步,因为国企领导通常是对当地党政一把手负责,而无需对股东负责。

  谁来为投资者损失埋单

  对于宝胜股份高管辞职是主动还是被动,当地扬州市国资委的做法是否妥当暂且不谈,但是,作为公司高管、核心人员的集体离职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震动,对投资者来说影响也不小。昨日,宝胜股份股票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一般,报收于15.53元/股,跌幅3.90%。

  誉华投资总经理李波表示,宝胜股份在高管提出辞呈的公告中没有及时的对公司候选人做出说明,也没有来自董事会、监事会的任何关于公司高管的接管信息,这是不符合上市公司运行准则的,在公司遭遇六位高管离职,会影响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判断,对中小投资者的损失由谁来承担?

  对此,徐洪才也对宝胜股份的做法表示出担忧,对公司治理结果和运营机制提出来质疑。并表示,公司董事长应该在上市公司没有给出明确的候补名单的前提下,应该站出来解释一下,包括上市公司在经营上如何应对多位高管同一时间离职给公司投资者带来的疑虑,消除他们对公司的担心。

  另外,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国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扬州市国资委在对上市公司管理方面可以在程序啥时给你完善一下,一要明确高管辞职的原因,把辞职的原因说的更直接一些,二要应及时公布候选名单,以免投资者担心。

  对于宝胜股份来讲,高管集体辞职原因让人觉得雾里看花,虽然董办人员对《证券日报》提出的公司经营情况表示,“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其他的不清楚。”但是,在没有新的高管上任之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疑虑是很难消除的。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地板  发表于: 2012-07-07   
            谁为投资者的损失埋单? 


                                                               当代生活报   2012-01-06         


  藏品市场
  自去年11月底国务院出台《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下称《决定》)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的大幕徐徐拉开。位于北京的汉唐艺术品交易所(下称“汉唐文交所”),在《决定》公布之后,率先宣布了停牌。停牌之后,那些已经损失的投资者开始向汉唐文交所索赔,但双方一直僵持。那么谁可以为投资者的损失买单?
  这些投资者涉及投资金额从1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他们向汉唐文交所的最主要的诉求是马上按照发行价退钱。
  汉唐文交所给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将艺术品拍卖,所得款项用于按照发行价退还投资者,如果拍卖所得款项不足以按发行价退还,采取扣下保荐商的份额继续补偿,如果款项仍然不足,只能到此为止,各自承担损失。
  不过该方案遭到现场投资者的强烈反对,投资者表示,最大的受益者是艺术品原持有人,“原持有人拿走了大部分的钱,却没有责任,为什么不把他们拉回来,把钱退还给投资者?
  目前,投资者与汉唐文交所共同起草了一份材料,并交由北京市金融局相关人员,核心内容是,要求政府方面进行协调,将艺术品原持有人拉进来谈判,共同商讨投资者损失赔付问题。而按照《决定》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尽快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于2011年12月底前报国务院备案。另有知情人士透露,该方案不会针对具体某个交易所出台细则,方案内容包括参与人数、交易规则、资金托管等方面,交易所是否做到了合规。
  因此,对于赔偿方面,投资者也希望国家方面能加强监管。在各地纷纷按照《决定》要求进行交易所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由于暂时缺乏明确的赔付处理细则,以及国务院最终的解决方案尚未出台,上述汉唐文交所与投资者出现的纠纷仅仅是一个缩影,其他地区的投资者类似的呼声不在少数,各地文交所所采取的措施也没有统一标准。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各地文交所的情况比较复杂,相关监管部门应对各地文交所投资者的*****行为、方式等进行统一的规范。一位投资者也坦陈:“我们一方面进行协商,另一方面也只能等待和观望。” 
  (据《第一财经日报》)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板凳  发表于: 2012-07-07   
                      原始股诈骗数亿 谁为投资者埋单?

来源:法治在线 
原始股诈骗事件中各方的利益分配是:原始股的面值一般是1元钱,推销时的价格通常是四五元钱,就这三四元钱的价差,中介公司可以吃一两元、推销员分5角、原始股转让者也有相应收益,大家都赚钱了,只有投资者赔个精光。

在原始股诈骗案件中,每只原始股的投资者都在千人以上,投资额大多在3万至10万元之间,其中有一名投资者为购买原始股已先后投入了70多万元。初步估算,全国有关原始股非法买卖的涉案金额将达数亿元之多。目前,原始股投资者*****律师团已经接到求助案件600余起,涉案股份公司增至96家。
■个案
朋友介绍受骗买原始股,结果是公司无法上市,不回购原始股,中介也不见了……
2004年,朋友向北京的王女士推荐了一家公司,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公司明年肯定上市,即使不上市两年以后会回购原始股,那时的价格会比现在的5元高出两倍以上”。抱着想赚钱的心理,王女士背着老公拿出了所有积蓄。当她在朋友的带领下,从中介公司办完购买手续,将“川大三康”的股权转让卡摆在老公面前时,对法律略有研究的老公告诉她“中了圈套”。
第二天,夫妻俩赶到中介公司要求退股,但中介公司的人说,钱已转到发行原始股的公司,尽量帮他们争取,并让他们回去等消息。最终,王女士等来的是:公司无法上市,不回购原始股,中介也不见了……
王女士在3年多的讨要损失过程中发现,陷入骗局的人很多很多。经过思考,8月14日,王女士终于决定打一场官司,她要让骗她的公司为她的损失埋单。
随着原始股事件逐渐被公众关注,以及原始股*****案件于7月24日在北京、8月15日在哈尔滨正式立案,王女士和其他许多原始股的股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骗人的公司将得到法律的惩罚;忧的是,在原始股*****诉讼中所涉及的4个被告――股份公司、中介公司、原始股东、股权托管中心,到底谁能真正为他们的损失埋单?
■骗局
原始股诈骗不仅有公司和股东直接参与转让的现象、股东想转让经过公司同意转让的,还有专门以销售原始股诈骗为盈利模式的。
在这3种模式中,都存在夸大宣传、违法销售的嫌疑。
据北京华堂律师事务所“原始股”*****律师团首席律师杨兆全介绍,原始股诈骗不仅有公司和股东直接参与转让的现象、股东想转让经过公司同意转让的,还有专门以销售原始股诈骗为盈利模式的。在这3种模式中,都存在夸大宣传、违法销售的嫌疑。
中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以销售原始股诈骗的公司,其号称注册资产13亿元,在东北做煤矿生意。该公司通过中介推销了1000多万元的原始股,事实上这只是一家空壳公司,嫌疑人在香港仅花了2600港元的注册费。据了解,几名涉嫌诈骗的嫌疑人已被当地警方抓获。杨兆全律师告诉记者,这种案件涉及面广,难度很大。“原始股的兜售者事先经过精心策划,转让手续较为完备,而投资者自身力量分散,又缺乏专业法律知识,*****行动往往中途夭折。”
目前,原始股投资者*****律师团已经接到求助案件600余起,涉案股份公司增至96家。
■影响
初步计算,全国有关“原始股”买卖的涉案金额将达数亿元之多。
原始股投资者*****律师团接手原始股诈骗案件后,决定选择民事诉讼,并分别将发行原始股的股份公司、销售原始股的中介公司、转让原始股的股东、地方的股权托管中心列为被告,诉讼标的计算方式为:购买原始股金额,加利息、中介费、过户费。
目前被列为被告的股份公司共有21家。据律师们预测,这一数字随着案件的开审将会递增。杨律师说:“来电话的很多人是受害群体的代表,因此实际上和我们取得联系的有近万人。”
初步计算出,全国有关“原始股”买卖的涉案金额将达数亿元之多。
■责任
股份公司、中介公司、原始股东、股权托管中心,到底谁能真正为投资者的损失埋单?
对于起诉4个被告的原因,杨律师归结为:股份公司及原始股股东在明知国家相关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中介机构发行原始股募集资金;中介机构为了赚取中间利润在出售原始股过程中,通过虚假宣传和诱骗使众多购买者上当;在签订原始股转让协议时,股权托管中心在明知未上市公司原始股不能对外公开向不特定社会公众转让的情况下,依然为其办理了转让手续。这4个环节中,他们都存在违法行为,从而损害了购买者的利益,因此他们应该共同为受害者埋单。
据杨兆全律师介绍,原始股诈骗事件中各方的利益分配是:原始股的面值一般是1元钱,推销时的价格通常是四五元钱,就这三四元钱的价差,中介公司可以吃一两元、推销员分5角、原始股转让者也有相应收益,大家都赚钱了,只有投资者赔个精光。
投资者们最担心的是,4个被告到底谁能真正为他们的损失埋单。有投资者认为,4个被告中,罪魁祸首是发行原始股的公司,也有人认为如果股权托管中心不给办理,那就没有被骗的事,归根结底还是股权托管中心违法行事酿的错。
据几位原始股投资者讲,以股东为主转让原始股的股份公司,领导已拒不认账,对找上门来的受骗股民称:“我们公司从来没发行过原始股。”因此,受骗股民们担心这样的公司会赖账。杨律师认为,一些原始股销售中是有文件的,通过了公司董事会同意,而转让原始股的股东在过户中,股份公司也都会进行参与、同意,所以他们有责任。
对于公司和股东都直接参与转让原始股的,杨律师认为:“通过法律手段,他们都应该受到制裁,应该为曾欺骗过的股民埋单。”无可回避的一点是,这类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股民的追偿。
“中介公司是这个事件中拿大钱的人,但现在根本找不到人。”一些投资者担心已经蒸发了的中介公司会推卸掉应担的责任,杨律师称“他们跑不了”,通过民事诉讼后,法院自会找他们。如果金额够大,他们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据了解,股权托管中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兼政府监管职能和市场化运作功能为一体的管理、服务型机构,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合理、有序流动提供市场化的运作和服务。实际上就是证券登记托管机构。
“各地成立这样的机构,往往与地方政府及一些原始股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投资者之所以相信他们,正是由于股权托管中心的公信性,让投资者感觉‘心里有底’。”一位证券业内人士分析。
杨律师认为,未上市的公司,公开办理股权转让手续是违法的,如果股权托管中心办理了,那就要负有一定责任。这些机构的立场,代表国家有关政策的行使,给了股民迷惑性,因此也是行为的参与者。
但据了解,股权托管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法律上对证券登记托管机构的法律责任并不十分明确,这让部分受害者一筹莫展。

[ 此帖被jlsylbs在2012-07-07 06:21重新编辑 ]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沙发  发表于: 2012-07-07   
               公众质疑谁为投资者“埋单”

重庆啤酒一纸公告令其股价自由落体式地陷入“五跌停”,对其独门重仓的大成基金更是在这场豪赌中输得惨不忍睹,累计损失13.70亿元。就在重庆啤酒“乙肝疫苗”引发市场诸多质疑和猜测时,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作为投资者的受托理财机构,基金公司为何又一次踩上了“地雷”?到底是研究不慎还是利益驱使,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百姓理财还能靠谁?

A 重啤“五跌停”基金何以自拔?

12月14日,重庆啤酒股价是自8日复牌起的第5个无量跌停,截至收盘报收于47.86元,较复牌前一日81.06元收盘价下跌33.2元。

在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大成系旗下基金占据6席,合计持股数达4125.19万股,占总流通股的比例为8.54%。按14日收盘估算,大成系在此次 “事件”中损失了13.70亿元。其中,基金景福受此影响自8日起累计下跌17%。

牵动本次交易大幅波动的是一份关于“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II期临床研究”的“揭盲”信息,由于其中两组治疗组与安慰剂应答率十分接近,业内分析认为本次临床试验中治疗组的效果并不理想。

重庆啤酒回应,该项目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终稿将于2012年4月6日出具,但从市场层面看,重庆啤酒由“乙肝疫苗”引发的种种疑团已被投资者列入“黑名单”,避而远之。

值得一提的是,自重庆啤酒“事发”以来,大成基金已密集发布4项公告,包括1次建议重庆啤酒申请停牌的郑重声明和3次调整重庆啤酒估值,目前其估值已被下调至47.86元,相当于5个跌停价。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曾令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重庆啤酒连续无量跌停说明没有流动性,现在的价格已不能反映该股票本来的价值,基金何时自拔尚待观察。”

B 研究不慎还是利益驱动?

“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即使过了Ⅱ期临床试验,还要通过Ⅲ期,距离最终上市仍有许多不确定性。从研究角度看,前期巨额投入到最后功亏一篑的案例在医药研发领域并不少见。”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合理用药监测中心专家孙忠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位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对记者坦言:“相较于某家证券公司对重庆啤酒连续多篇的强力推荐评级,我们认为重庆啤酒对有关乙肝疫苗披露的信息太少,为了避免风险,圈内许多分析师都不愿多碰。”所以,市场对这个公司的质疑也非常少。

如果说重庆啤酒是因为专业性令投资者由于缺乏常识而被蒙蔽双眼,那么,今年以来从双汇发展、华兰生物到紫鑫药业、中恒集团,这些个股的暴跌大多因曝出企业生产、经营问题而遭市场抛弃。不论是有心为之还是无心之过,部分上市公司涉嫌虚假陈述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禁令人产生质疑:究竟是基金、券商等机构的调研能力欠缺,还是其中隐含了不可告人的利益纠葛?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券商、基金以及上市公司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基金先买入个股,再联合券商发布报告推高股价,然后卖出由散户接盘,属于典型的非法操作,与近期证监会查处的“抢帽子”案类似。

另外,券商为了获得基金公司的“分仓”往往会对基金公司“独门股”唱多以示支持。从券商报告看,对于上市公司也极少会给予 “卖出”评级,“持有”已是对股票较为谨慎的态度了。

C 谁来为投资者“埋单”?

“基金并非每次都踩中‘地雷’,而是在东窗事发后才被发现。”德圣基金研究机构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指出,基金投资这类股票时有时并非作假,只是调研时的依据与最终真实结果相差较远,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机构抱有赌博心态。

不仅是基金,在12月8日重庆啤酒首日停牌中,依然还有机构在买入。一位分析人士称:“重庆啤酒的结局可能会非常戏剧化,如果公司宣布此次临床试验结果无效,再做一次,那这个概念可能还能再炒一番。”另外,有分析指出,相比兴业基金在双汇事件“误伤”后依然坚守甚至抄底,让投资者看到价值投资的希望,大成基金在重庆啤酒处理上完全属于投资风格偏好问题,令人担忧。

曾令华对此表示:“如果说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不是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从中获得非法收入,那将动摇诚信的基石。”目前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期,泡沫破灭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这一时期“黑天鹅”事件会较多且集中,因此概念投资更需谨慎,深入研究企业价值才是本质方法。

江赛春也认为,基金作为老百姓的受托理财机构,其投资风险不宜过高。相较于PE/VC,基金投资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应有所控制。

此外,对于存有不确定性和专业性较强的上市公司,基金等买方研究人员应更为专业和谨慎,不能只听信一方之言。特别是当券商等卖方研究机构所出具的研报过于美好时就应更加慎重,以避免哄抬股价。据新华社上海12月15日专电
[ 此帖被jlsylbs在2012-07-07 06:21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