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派人下来谈判:老三板,你伟大之至!(2010-02-28 21:40:37)
分类:默认分类
2010年2月27日三板问题*****会议纪要
时间:2010年2月27日
地点:上海证监局*****室
参加人员:中国证监会信方局曾主任,(信方局科员)(田科员),协会贾处长,(上海证监局)"双重身分”邵女士,上海证监局钱处长,和11名三板投资者代表,上海证券局二位工作人员严某等,上海证监局二位保安
会议由曾主任主持
会议对三板市场的历史,三板市场的现状,三板市场的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讨论,曾主任等证监会领导对三板投资者的苦难经历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问,对老人们为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坚持不懈地努力表示感谢,证监会参会人员表示本次会谈的官员返京后,立即向证监会高层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详细通报老三板的特殊情况和老三板广大股/民的强烈要求。会议达成了以下一致观点:
1, 根据证监会办发(2004)30号文件精神,对老三板中提出上市申请报告的公司,证监会应积极受理和指导,并给予优先、从宽、从快的审批。
2,
根据证监会办发(2000)29号文件精神,对于原两网8家历史遗留问题公司,支持和帮助它们通过重整、重组,转板上市。对于43家退市公司,尽早出台具体有效的措施,支持和帮助通过清欠、股改、重组,上市;
3, 中国证监会依法对三板市场实施集中统一有效地监管,加快完善三板公司的管理办法,转板机制,退市机制.
2月27日下午,接到花花的邀请,考虑会谈正好在周未,一时心起,这辈子没上方过,现在不去,以后可能就不会再去上方了,为了尝试上方的滋味,匆忙中决定到上海。
深夜到了上海,由于没准备,昨天晚上写了一篇资料,并写了今天会谈的会议纪要草稿,参加了今天下午的会谈,会谈从2点多开始到5点半结束,参加人员有中国证监会信方局曾主任,协会贾秘书,(信方局科员)(田科员),(上海证监局)邵女士,上海证监局钱处长,和11名三板投资者代表
如果要寻找本次会谈的亮点(三板代表的表现除外),最暧人心窝的就是“田科员”这句话,“我笔记记了七八页”,本次会谈,“田科员”就说了一句话,并且还是在我强烈要求表态下的情况下说的。短短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实干家、人民公仆的形象油然而生,使我倍感温暖。
加油,“田科员”,场外市场建立和发展的丰功伟业在等着您,176万退市股-民都在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您。场外市场的建设绕不开老三板市场,您为场外市场运筹帷幄的同时也就是推动老三板股-民得到公正地对待。
以上的言语,建立在会谈中的小事里。
刚开始会谈时,大家入座,会议开始时,居然没人介绍相关人员,我感到奇怪,问了问边上的华山,华山说再等等。会谈进行到1个半小时后,轮到我发言,我首先请钱处长对参会人员介绍下,钱处长介绍了自己,接下来却因没介绍边上的“田科员”冷了场,我心里暗想怎么不敢介绍了,就请曾主任介绍,曾主任脸不红心在跳地介绍神秘人,这是我们信方处的田科员。
第二件事,会谈代表把自己的发言搞给对方,钱处长表示,给三份就行了,一份给中国证监会信方局曾主任,一份给上海证监局钱处长,第三份没说,直接交给“田科员”,“田科员”看后交给贾处长。
贾处长在会议上发言不多,二次发言都是在我点名追问的情况下,以至后来只给我传真机号码,不给我电话号码,估计我把他给得罪了。
贾处长是个有学问的人才,他的自律性论文我也曾拜读过。他在会议上笔记也不多,和以往协会对投资者权益冷漠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跟曾主任会议上都是机械化的表情不同,贾处长有时还能有点表情,笑笑。
贾处长否认了曾说过的话,这可能是我的错,不应该在这种场合里说。但贾处长也表明,现在和以前不同的,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
贾处长的观点跟以前差不多,风险要自己承担,现在壳资源越来越不值钱了,一幅市场化的样子。之所以说贾处长的说法有“伪市场”之嫌,是因为他是在理想化的状态下,以自律去监管三板市场,三板市场一团糟。失去监管的三板,自律是个笑话。壳现在确实越来越不值钱了,但这不是市场化的结果,而是因为在主板市场的发展初期,这个市场需要市场福利来弥补投资者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差距,壳价值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现在主板市场规模大了,达到盈亏平衡点了,所以就不需要壳价值这种市场福利了。贾处长认识到壳无价值,却同时否认了市场福利,没有认同国外市场这种市场福利的存在。
在以前众多国外的创业板市场关闭,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这些市场建设者又没有对这些市场参与者进行弥补,导致市场的失败。
场外市场发展和监管的模式
用政府的主导力量来促成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场外市场,在建成之后政府力量方应该作为一个比较高位的监督力量对整个市场做出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指导,并不参与场外市场的直接监管。而让证券业协会等行业性组织来对场外市场的运行进行直接监管,并让市场多方参与进来,构建一种行业自律性的监管模式。
场外市场首先会有二端层次,以后会再有中间层次。
高端:以代为转让系统为核心,监管单位: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管单位:中国证券业协会。
低端:以产权市场为基础,监管单位:各地证监局,直接监管单位:各地国资委或地方政府。
各层次之间会有流动和转板。
场外交易市场能够从增量上增加高科技企业的数量,从存量上提高企业的规模,有效的促进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邵女士在会议上一句话也没说,我只看出是个美女,别的什么也看不出,呵呵
邵女士介绍时是钱处长介绍的,北京的怎么成了上海证监局的,搞不清,是挂职?
其实会谈有二个作用,一个是推动三板问题的解决,第二个更大的作用,就是相关的政策给我们小草草民答疑解惑,许多已经有的政策,我们小草草民都可能不了解,而是一味追求一些未出的政策。
曾主任自己也笑称被认为忽悠,他的表情都很规范化,估计是练出来的硬功夫,此人滴水不漏,如果不想说的,你千万不能指望逼着他会说,同时也别指望感动他,我心里在猜想,如果他看到国足3:0大胜韩国是啥表情,看到三板真正解决是啥表情。
会议一开始,曾主任就熟练地打断代表的发泄,说了几句场面话,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就只听不讲,惜字如金,只说了一句话“主板没看到风险,退市前有安排”。
曾主任表示,至少参加二次会议,(什么会议自己猜,猜错了怪自己)
三板问题可能是先做再出政策,也可能是先出政策再做(反正我找不出第三种可能,他说全了)
对于非正常退市问题,现在无补偿制度,今后投资者保护基金将从机构覆盖到个人方向发展。(跟我们无关,我们肯定享受不到,这个问题是回答华山的问题)
现在在闯关(闯王我知道,闯啥关我不清楚)
三板市场存在巨大风险,为什么呢?因为我这样一说,下星期可能就大幅波动。(补上下面一句,如果真有波动,你们也怪不了我,老狐狸)
曾主任忽然主动说了一句,感觉不是他的言语:三板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监管体制、转板机制、退市机制,三者结合在一起。(比以前的一揽子计划多了二个,成了三揽子,不过明确了很多,这句话里,三板解决的时间表呼之欲出。)
在回答三板的前途时,回答是这个市场的增量和减量问题。减量就是一部分转板、一部分破产。增量没说。(没说完整,再加上一个不变就全了)
会后,曾主任说我咄咄逼人,以为我是记者。曾主任是横练十三太保,再逼也没用,下次不做那傻事,以后会谈就不问他,不跟他说,让他急,急着让他自己想办法找借口说。反正有些话肯定是领导让他说的,这是任务,他不得不说的,憋着他,让他急着自己找机会说。
曾主任承认以前审批制下,把上市额度分配给地方政府,结果地方政府把好的企业不上市,把不好的企业用额度来上市
断断续续地记起那么多,有没讲到的大家补充下
曾主任说到粤传媒,也是先做,先尝试。现在的政策环境比粤传媒那时好多了,至少还有他在这里说。但同时又说明,政策不是一定的。(我估计意指如果有企业上当,那也怪不了他,那是太公钓鱼)
曾主任在会谈上应付自如,表情控制非常从容,证监会的信方局局长就是不一样,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唯一有一次有变化,那就是当鞍山黄阿姨强硬要求去北京上方,曾主任的表情就变得极其严肃,口气也同样强硬"上方是每个人的权力,你可以去北京"。
屁股决定脑袋,曾主任这样处理显然是很专业的,这里也是他在会谈中最慎重表态的时候。小草草民也能理解曾主任这样的处理,我们也绝不可能某官员努力做自己本职工作而去责怪他。但三板苦民的忍耐力也是有限的,当在曾主任那里得不到公平和公正时,也许国家信方局的官员会给我们更加精湛的专业表演。
曾主任再三表示,三次到上海接待下方,表明了他们积极的态度,并且明确说明,他们没有例行公事,每年也没有下访任务。
放心吧,曾主任,我们小草草民都能证明,你们努力了、尽职了。你们心里的担忧,三板问题必定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也必定会成为现实,但无论如何,我们小草草民都愿意给您证明,你是一个非常称职和优秀的信方局长。
曾主任表示,跟价格双轨制一样,三板二网公司的上市地位也自然会在发展中解决,以后就不会存在那样的问题。价格双轨制的时候,大家也没底,但一闯关就过去了,证监会现在同样在这个问题上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