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大局已定 未来市场呈金字塔结构
2012年08月07日 03:27马会中国经济时报
新三板扩容大局已定,业内人士透露,未来3年左右,挂牌公司数量有望超过3500家。未来,中国的股市将呈现金字塔结构,位于底层的就是新三板市场。
尘埃落定
传言已久的新三板扩容,终于尘埃落定。
8月3日,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首批扩大试点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武汉东湖高新和天津滨海高新区。
当天,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在一家拟上新三板的企业内,这家北京某音响公司高管正在和律师一起研究股改方案。
“新三板扩容已经实现,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格局开始会有质的转变。”盈科律师事务所场外市场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崔莉高兴地说。
马上,她迅速拨通一个电话,告诉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业内朋友这个好消息。通话后,她回头告诉旁边的音响公司总经理梅先生:“她们已经知道这个消息啦,最近一直在十万火急的招聘新三板人员呢。”
梅先生也很高兴,“太好啦,我看看,这个消息具体是怎么说的。”
“会不会挂牌就要开始排队啦,第一批估计很难赶上了。”紧接着,梅先生有所遗憾地说。
“是呀,看来,我们得抓紧时间啦。随着园区的逐渐放开,我很担心地方政府对于挂牌企业的财政补贴会取消。”崔莉说。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的财政补贴为90万元,改制30万元,挂牌60万元,同时各区还有额外的补贴,如丰台区还给挂牌企业20万元的补贴。新扩容园区的补贴政策各地政府正在制定中。
虽然这个金额不多,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支持和鼓励。
不过,该公司董事长张先生比较淡然,“不管有没有政府补贴,我们都会充分准备。”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们主要看中这个市场的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公司已经投资2000多万元,研发出音响播放领域新款产品,但是,苦于缺乏资金去营销推广。
“新三方扩容方案公布的当天晚上,多路券商已经浩浩荡荡,奔赴到这几个高新区。”某券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为筹备已久、已经做好准备的企业,申请新三板企业的挂牌。
首批扩容将至120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首批扩容的四家企业,每家首批上报的企业是30家,这也就意味着,首批扩容的企业达到120家。虽然,首批规模没有业界预料的那么多,但是,业内人士对其前景颇为看好。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2012年末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约176家,总市值约370亿元。此后,扩容效应将快速显现,未来3年左右,挂牌公司数量有望超过3500家,是沪深两市公司数量的1.5倍,新三板市值约1.2万亿元,约占沪深两市市值的5.4%;就远期来看,挂牌企业数量有望超过1.5万家,将是主板市场的两倍。
“
未来,我们认为,中国的股市将呈现金字塔结构,位于底层的就是新三板市场。”国泰君安场外市场总部总经理王大力告诉本报记者,现在,许多券商都是赔钱在做这个业务,就是因为看好未来市场。
“园区的扩容对于企业和中介机构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崔莉表示,新三板挂牌,更多的需要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的有力策划和督导,是对中介机构业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重大考验。
随着扩容方案的确定和扩容规模逐步放开,许多之前有争议的方案和措施也会逐渐明朗。
记者了解到,新三板市场的挂牌、融资和并购都采用备案制,企业完全具有自主的决策权,基本上不用审批,这在制度创新上比场内交易所要先进很多。
此前传闻已久的全国统一的新三板交易市场——北京证券交易所也有望建立。
“证监会人手不够,从我们公司抽调好几个人去证监会,说是做交易所的筹备工作。怎么可能不建立呢。”当记者询问能否会建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时,某券商人士这样说。
关于融资问题,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总部总经理程晓明指出,目前,新三板确定引入T+1的竞价交易制度,可以定向融资,融资不超过1000万元可以先发后备案,超过1000万元的融资由运营机构审查,事后备案。 新三板交易的活跃程度也会改变。申银万国场外市场总部人士称,新方案突破股东200人的限制,允许拥有30万元以上证券资产、两年以上经验的人进入市场,每笔成交数额也有过去的3万股降低至1000股,
实际上,相当于对自然人开放,市场活跃度将有实质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