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证监会正式宣布“新三板”扩容获得国务院批准,此次“新三板”的扩容,将循序渐进地推进,逐步从试点园区的扩容发展到全部国家级高新区的扩容,最后有望覆盖所有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加速形成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对于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板市场有“新三板”与“旧三板”之分,“旧三板”是指由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部分公司及深沪退市公司组成的交易系统。“新三板”是专门为国家级高新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的代办股份转让平台。
根据中国证监会给“新三板”绘制的最新规划图,“新三板”建设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中关村试点扩大到全国的高新园区企业;第二步是进一步扩大到全国所有非上市股份公司。截至2012年7月25日,“新三板”上挂牌股票156只,未来2-3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有望达到4000家。从“新三板”市场近年的发展看,有以下几个特征:
(1)市场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新三板”的扩容,将有更多的高科技企业通过“新三板”市场实现股份转让。
(2)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新三板”市场除了交易功能之外,挂牌公司还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募集资金。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将为三板公司的融资提供重要法律依据。
(3)转板通道已基本形成。作为主板与创业板的次级市场,“新三板”市场与交易所场内市场的转板通道已经基本形成。
“新三板”的扩容,从一定程度上对A股形成一定的分流,但由于“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属于小额定向融资,扩大试点后,融资额度也很有限,对市场扩容影响很小,因此,“新三板”的扩容对A股趋势难有实质性影响。
“新三板”的扩容,市场参与各方都将受益。除挂牌企业和投资者外,券商和创投公司是主要受益者。目前累计逾60家券商获得“新三板”主办券商业务资格,综合实力强的证券公司和当地科技园区实力强大的证券公司最为受益。另外,“新三板”的扩容为创投企业提供了新的退出通道,同时增加了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流动性。
总之,“新三板”将稳步前行,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场外股权交易的发展,促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的最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