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改革之路:讨论多年曙光渐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16日 01:24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谷东
新的主板退市制度,令闽灿坤B(0.450,0.00,0.00%)(200512.SZ)连续18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低于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后,不得为了避免退市而停牌谋求自救。已经边缘化的B股市场究竟如何改革,也立即成为监管层不得不面对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A股市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之后,B股市场如何改革就开始引发业内讨论,并曾向监管层递交改革建议。尽管监管层对于B股改革也相当重视,但由于当时正陆续推进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品种,B股市场改革被搁置至今。
尴尬的B股市场
在2001年之前,B股实际上仅是投资者投资A股的一个参照,直至2001年2月19日,监管层开始允许境内居民个人投资B股。
而就在境内个人投资者热情尚未退却时,这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B股市场也已经开始逐渐失去了融资功能。2000年10月,ST雷伊B(1.430,0.00,0.00%)(200168.SZ)成为最后一家B股上市公司;2004年7月,已更名为ST大路B(200160.SZ)的原帝贤B(1.520,0.00,0.00%)成为最后一家B股再融资公司。
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B股上市公司共有108家,若包括已经暂停上市的*ST轻骑B(900946.SH),有86家为A+B股的公司,1家刚刚在H股上市的伊泰B股(5.394,-0.03,-0.48%)(900948.SH),另有21家则为纯B股上市公司。
一位纯B股上市公司董秘认为,没有再融资功能,对纯B股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大,公司只能依赖银行贷款以及自有资金发展。但实际上,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将公司做强做大,若不能再融资,公司既无资金优势又无规模优势,而且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相对更严格,运营成本也会更高,因此与其他同行业非上市公司相比,甚至会处于相对弱势。
事实也是如此。在A+B股上市公司中,尽管不能通过B股进行再融资,但尚可通过A股进行。以万科B(9.410,-0.04,-0.42%)(200002.SZ)为例,曾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通过其A股进行了定向增发及公开增发,分别募集资金42亿元及100亿元。
但自2004年以来,纯B股上市公司仍合计分红逾53亿元,若包括当时还未在H股上市的伊泰B股,这一数字更是达120亿元。其中如杭汽轮B(7.660,-0.02,-0.26%)(200771.SZ)、深基地B(8.690,0.00,0.00%)(200053.SZ)、瓦轴B(5.020,0.06,1.21%)(200706.SZ)及锦旅B股(1.120,-0.03,-2.78%)(900929.SH)等在8年来均进行了8次分红。
改革思路渐成形
其实,关于A股与B股合并的问题早在B股对境内个人投资者开放后就已为市场所关注。但据当时高层表态,推进尚需相当长时间。
直到2006年,A股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实施后,业内对于B股问题的讨论才开始具体化。
2006年9月,上海董秘协会和广发证券(12.80,0.05,0.39%)曾在共同主办“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纯B股公司出路”研讨会后,向证监会递交了一份B股改革报告。这份报告也引起监管层及市场对B股改革的关注。
根据当时形成的改革思路,现金流好、间接融资能力强、股价被低估的纯B股公司采用先回购再增发A股的方式;其他纯B股公司采用同时增发回购的方式,即增发募集资金用于回购B股。
该思路也与目前业界人士的观点较为类似。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就认为,对纯粹B股中的绩优者采用“先私有化+后回归A股”模式。即选择财务状况好、业绩优秀的B股,由公司大股东掏钱,或吸纳新的战略机构投资者出资,帮助公司首先完成对B股的私有化收购,然后,再回归A股市场重新申请IPO。
不过,在董登新看来,对于A+B股公司,处置起来会比较容易,通过参照A股价格,来定B股的回购价。而纯B股比较麻烦,在纯B股的股价偏低,或者估值过低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损投资者利益。
而按照当时的改革思路,却认为改革的难点在于A+B股价差较大的公司,这部分公司比纯B股公司难度大很多。因为转股比例设定、定向或非定向增发的A股价格存在桎梏,如果高于B股,B股股东会不愿意,如果低于B股,A股股东会不愿意。
对此,上述纯B股公司董秘则认为,由于B股融资功能不畅,目前A+B公司基本上A股估值高于B股,若通过回购等方式逐渐注销B股,只要价格合理,对A股股东影响也很有限。
实际上,尽管B股改革尚未进行实质性操作阶段,但有A+B上市公司开始对B股进行回购则引发市场联想。
2008年底,丽珠B(18.250,0.02,0.11%)(200513.SZ)率先表示,将通过深交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并注销部分B股。尽管丽珠B称回购B股的目的是“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公司价值”,但业内人士认为,其更深远的意义将是为B股改革探路。
随后,长安B(2.880,0.05,1.77%)(200625.SZ)等公司也开始进行B股回购。而在进行回购的同时,丽珠B及长安B大股东也均对B股进行增持。
当然,上市公司回购股票要求其有很好的现金流,对于公司的财务要求比较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同一种方案,有分析认为。
而在上述董秘看来,尤其对于纯B股,回归A股或许才是更好路径,因为目前B股投资者基本上为境内投资者,已经很少有真正的外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