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需解决流动性和转板问题(转帖)
证监会近日宣布,天津滨海成为新三板扩容的试点园区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专家表示,新三板扩容有利于探索建立全国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系统,推进股权投资,引导、活跃民间资本;同时,流动性和转板机制问题仍是制约新三板发展的主要问题,需要尽快推出完善的配套改革措施。
专家们认为,新三板扩容对于发展壮大场外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鉴于北京试点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此次扩容仍需在多个方面完善配套政策。
首先,提高新三板股票流动性。业内人士指出,三板市场股票流动性差,导致变现能力差、变现盈利小,对投资者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流动性低导致市盈率也低,削弱了企业在三板挂牌上的积极性。
李永壮认为,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要适度消除流动性限制,降低投资者进入的门槛,降低单次交易的额度限制,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投资,活跃民间资本,“把民间资本真正吸引过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曾指出,促进新三板的发展,需适时引入、完善做市商制度。目前新三板采取委托券商报价,交易双方协商的模式,极其低效。引入做市商能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活跃交易。
其次,探索建立转板绿色通道,吸引更多企业进入。按照目前规定,关于转板机制,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将通过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批准其上市;但如果股权的分散度没有达到上市要求,则需要在分散股权、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按照IPO的程序公开发行。
业内人士认为,转板机制仍是各界最关心的问题,一方面企业想把新三板作为上市的渠道,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希望通过上市变现。解决好转板问题,将是对新三板发展的最大鼓励。
最后,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的门槛也应适当降低。李永壮认为,将更多的企业纳入场外市场的交易平台,既能为更多企业融资,也能增加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与此同时,监管也要更加严格,防范过度投机和非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