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转帖)坚持走有特色的盘剥掠夺式复兴道路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2-09-05   

(转帖)坚持走有特色的盘剥掠夺式复兴道路


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表面看的确如此,家里有车的人多了,有房子的人多了,手中有积蓄的人多了,似乎老百姓的确进入了一个富裕、幸福的时代。可实情真的和表面的繁荣相一致吗?中国的经济的繁荣到底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有可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有可能得出当代经济体制是最好的、最适合于中国的经济体制的结论。

那么如何分析当前的经济体制?在我看来,首先是要看在这个经济体制中的人,在经济生活中,他们各自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他们各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位置,但能否在较为平等、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多边、双边的经济活动!

我不是经济学家,对于不同的人群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没有进行过深入的调查,但是,对于处于不同的位置上的人能否在较为平等、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多边、双边的经济活动,我却有着深刻的感性认知,我想普通人会和我有同样的感性认知!这种感性认知有时比理性认知还要深刻。

因此,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上的人是不能在较为平等、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多边、双边的经济活动,些许的自由有可能有了,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平等、缺乏最基本的公平,没有了最基本的公平、平等,那么些许自由的经济,必定是盘剥掠夺式的经济,这样的体制,也一定是盘剥掠夺式的经济体制!而些许的自由,只不过是为个别拥有绝对权势的强势团体盘剥掠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条件,如果不允许农民工的流动,那么怎么从农民工身上盘剥掠夺走大量的财富?如果不允许个体经营,那么怎么从这些从事个体经营者身上盘剥掠夺走大量的财富?如果不允许自由买卖,那么怎么从普通消费者身上盘剥掠夺走大量的财富?如果不允许择校,那么怎么从家长身上盘剥掠夺走大量的财富?……自由不是目的,自由只是进行盘剥掠夺的手段!

   我们评价印度经济的发展,引用了印度人的话,说印度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到多数人的掠夺的基础上!此话,用在印度妥否,不甚明了!但是,用在当下,却颇为合适!眼看着高楼大厦建起,眼看着所谓的基础建设方兴未艾,可是,在这些繁华的背后,却掩盖着这样的事实,就是一些人借助这些所谓的项目工程在发财致富,而另外一些人却因为这些工程项目被抛入到凄惨的贫困境地!我们说,当下经济越发展,贫富差距越大,而贫富差距越大,其实不也就意味着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盘剥掠夺的存在!我们可以说,这些工程项目,不是经济的助推器,而是个别人的发财器,是大多数人贫穷的加速器!

明白了当下经济体制的特点,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吃饱了、穿暖了,却越来越感觉自己生活的举步维艰!因为,当下他们被人盘剥掠夺的程度加深了,而且越来越深!

什么是市场经济,没有基本的平等,这样的市场经济就只能是盘剥掠夺式的市场经济!而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充分自由、基本平等的市场经济吗?

   坚持走有特色的盘剥掠夺式复兴道路,如果成为了某些人的追求目标,那绝对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魇!因为,谁也不愿意被掠夺、被盘剥,被盘剥掠夺的久了,物极必反,必然会导致玉石俱焚的后果!不信,走着瞧!
 
 
 [ 写下这篇文字,是有感于我所在单位的现实。同样在为这个单位服务,可是,并非你对单位忠诚、贡献大,你就能获得该单位较为公平的对待。往往是那些有一官半职的人,利用职权不客气地在大喝员工的血!他们私下调侃说,“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看着别人上班,领着别人的工资!”一个小单位如此,那么整个大环境呢?难道不都是一级盘剥一级,一级掠夺一级吗?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沙发  发表于: 2012-09-06   
“特色”早已成为了一种黑暗无耻!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板凳  发表于: 2012-09-06   
往往是那些有一官半职的人,利用职权不客气地在大喝员工的血!他们私下调侃说,“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看着别人上班,领着别人的工资!”一个小单位如此,那么整个大环境呢?难道不都是一级盘剥一级,一级掠夺一级吗?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地板  发表于: 2012-09-06   
中国经济下滑源于汇率扭曲

  周克成(财经评论员)

  今天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过去多年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

  过去几年,我们为了保护外贸行业和沿海工业,而坚持不让人民币升值,这确实在短期内造就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繁荣,但这种繁荣并不可持续。因为人民币汇率最后还是通过人民币发生通货膨胀的形式调整了过来。

  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上,本来美国人买不起那么多中国货的,但如果我们一定要让人民币保持低估,一定要低价出售商品,那美国人自然就要购买和消费更多。如今,随着人民币汇率自动调整到位,美国人的需求恢复到正常状况,中国的出口就降了下来。

  在中国政府拒绝让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汇率是怎么自动完成调整的呢?很简单,只要你不断加印钞票,货币汇率一定会回到其应有的水平上。本来人家手上的那100美元,只能从你手中换走500块人民币,但你偏偏要给别人800块、600块人民币。人家见到人民币这么便宜,就拼命花钱,拼命购买和消费中国货。直到你加印了足够多的钞票,直到人民币的价值降低到其表面汇率为止。

  看清楚了,今天中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再像往年那么大,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已经发行了太多的人民币,让人民币的币值实实在在地降了下来。

  同样可怕的是,当中国政府在增发钞票的时候,其实美国政府也在不断增发钞票。人民币汇率逐渐调整到位,只不过是因为在两国政府印钱比赛中,中国政府取得了“胜利”而已。当然,你会明白,当中国政府在印钱比赛中获得胜利的时候,对老百姓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从2003年的2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12年7月的91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央行增印出来的巨额钞票,是怎么流到市场中去的呢?首先是央行用这笔钱来收购美元,然后老外再用这笔人民币在中国市场上购买货物,打包进入集装箱,通过国际邮轮一船船地将这些中国货运到海外消费掉。通过这种渠道,中国市场上的人民币越来越多,而我们口袋里的人民币也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货物运出去了,钞票留下来了。

  所以说人民币汇率低估,就是中国人给老外送礼。至少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外贸出口越多,等于中国给老外送礼越多,中国百姓所要承受的通货膨胀也就越严重。现在,当人民币贬值得足够多,国内通货膨胀足够严重,货币汇率调整得足够到位的时候,外贸出口就降了下来。

  而中国百姓所要遭受的痛苦并没有终结,他们还得挣扎一段时间。因为当外贸订单减少的时候,中国沿海企业并不能很快调整企业产能,它们的很多产能本来是面向欧美市场的,他们的工厂所提供产品,未必符合国内市场需求。这里的很多设备可能只能作废,很多工厂可能只能倒闭,很多工人可能还是要暂时失业。

  当年我们所极力避免的问题,现在一分都没有减少,尽管我们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通过人为干预市场,扭曲货币汇率,并不能拯救中国沿海企业,它只不过是把昨天的痛苦留到了今天而已。
  本文原刊搜狐财经《微观财经》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0909 威望 +10 2012-09-06 精彩分析
隐藏评分记录
梁爽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706
精华: 0
发帖: 1272
在线时间: 2794(时)
注册时间: 2009-06-29
最后登录: 2014-07-22
4楼  发表于: 2012-09-06   
银牌会员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5楼  发表于: 2012-09-11   
【掌权者的心思】@雾满拦江 : 万历三十年,明神宗病危,传大学士沈一贯入内,忏悔一生所错,犹以命太监出宫,垄断矿业为最,传旨将宫外太监召回。圣旨发出,他身体突然好转,又命把圣旨追回,群臣不依,神宗怒而欲杀…… 掌权者的心思大抵如是,知道什么是对,什么错,但一息尚存,就绝不干正确的事。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6楼  发表于: 2012-11-09   
最近,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对媒体说,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发展引人瞩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这段话立刻被《人民日报》引用刊载,配以另一些国内外的所谓专家观点,用来证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辉煌”与否,不做评价。但我注意到的是,文章提到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亿多,这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史无前例。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也可理解为:首先,我国在减少贫困人口的“惊叹成就”本质上是因为贫困人口基数很大。这些生活在中国的穷人当中有6亿人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收入越过了贫困线,还说明脱贫进程缓慢。

但越过贫困线的原因却并没有提及,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贫困线标准本来定得过低,所以穷人可以轻松“脱贫”;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穷人或许表面上“脱贫”了,但他们的经济状态和社会地位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善,只是在身份上由吃低保的“显性穷人”,转变为不计入国家福利体系但依然很穷的“隐性穷人”,俗称屌丝。后者恐怕才是今天更为普遍的情况。

我联想到英国的社会学家齐格蒙 鲍曼写过一本研究现代社会穷人问题的著作,叫做《工作、消费、新穷人》。为什么我会突然想到这本书呢?因为鲍曼在这本书里论述的情况和今天的中国有不少类似之处。鲍曼认为,穷人作为一个阶层,在“神权至上”的古代社会是一个必要的社会存在,用以证明上帝安排的“神圣秩序”。而到了现代工业社会,宗教道德退居二线,贫穷成了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特别是自19世纪的大工业生产时代以来,穷人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最大来源,在资本主义工业体系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起得比鸡早、干的比驴累、吃得比蟑螂还少,一点微薄的收入就可以让新时代的穷人们死心塌地为资本家卖命,成为产业工人,其社会角色完全可以和过去种植园里劳作的黑奴媲美。

而进入20世纪的消费社会,某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穷人充当廉价劳动力了,“世界工厂”的位置已发生改变,中国便是廉价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点之一。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新工作岗位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中国众多的穷人正好能填进这个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在成为血汗工厂的工人后,这些名义上脱离贫困的廉价劳动力其实仅仅换了个身份,成为了更无价值的“隐性穷人”。说他们“无价值”是因为,他们虽然表面上脱离了低保线,但收入仅能维持生计的他们显然不具备充足的消费能力。而消费,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与消费这一时代主旋律背离的“隐性穷人”(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矮丑穷、屌丝、农民工等等)在社会地位上只能是被不断边缘化,因为当你不消费,对这个社会而言你就不具有任何价值。众所周知,GDP是靠消费拉动的,而政府鼓励人们消费、把消费视为爱国之举,实际上进一步告诉人们:不消费是一种不道德的,甚至非主流的行为。这在政治上进一步把搬砖的屌丝们(或者按照鲍曼的说法:“新穷人”)置于一种既无发言权又无选择权的边缘境地。实际上,他们等于是二等公民。

因此,当读到主流媒体上“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亿多”这句话时,我想到的是:三十年来,血汗工厂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6亿赤贫的人变成了当代的劳工阶级。但和例如马克思时代的欧洲劳工阶级不同,今天中国的新劳工们所处的时代早就不是19世纪那种劳工运动风起云涌的岁月了。“革命”的激情早就被“消费”的控制术给驯化。从政府层面到商业广告再到励志节目,都在时刻提醒吭哧搬砖的屌丝们:工作、赚钱、消费、满足欲望,然后再工作、赚更多钱、消费更多、满足更大的欲望……这种牛逼的生活才是王道。所谓“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真是说到穷人心坎里去了。

在齐格蒙 鲍曼眼里,新穷人是被消费驯化了的社会边缘人。他们并非属于传统的“工人阶级”,而只能算是一群既渴望金钱与成功,但又处于“市场”的主流之外、深深陷于自己屌丝命运无法自拔的穷鬼们。鲍曼进而说,对他们而言“富人不是敌人,是榜样。不是憎恨的对象,是偶像”。我十分同意鲍曼的观点,其实穷人并不仇富。媒体、大众、政府每时每刻都在灌输给他们“要致富”的魔咒,他们也欣然接受了这种灌输。于是,要想富,先修路。通向河蟹社会的奴役之路就这样被血汗工厂里的屌丝们自觉自愿的修建起来了。布局的确很完美。如此看,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还真不是什么过誉的评价。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