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新三板扩容 制度创新组合拳适时出台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02737
精华: 17
发帖: 432
在线时间: 203(时)
注册时间: 2012-05-07
最后登录: 2012-12-07
楼主  发表于: 2012-09-07   

新三板扩容 制度创新组合拳适时出台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冤假错案 执行加亮操作(2012-09-07)
8家公司正式挂牌,意味着酝酿六年半之久的新三板扩容实现重大突破,解困中小企业金融需求难题迈出了标志性一步。虽然眼下交易制度尚未调整,但市场人士表示,新三板扩容大幕拉开、改善中小企业金融环境仅是开始,未来不论是破题“200人限制”还是引入个人投资者,乃至拆细交易单位及推出做市商制度,诸多活跃市场交易的组合拳有望适时出台。

  扩容节奏稳中求进

  虽然此次仅有8家公司挂牌,但事实上已有不少企业准备得较为充分。有券商人士透露,每家园区递交了不少于两份备案文件,三家新入围的园区共递交了19份备案文件,除即将挂牌的公司外,其他十余家公司有望最早在本月陆续挂牌。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亦表示,下一步,新三板扩大试点的节奏将坚持稳中求进,以稳为主。四个园区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将常态化,通过备案的企业挂牌无批次、无时滞,不会分批进行,根据各方面准备的成熟程度来推进。

  对此,有券商人士认为稳步推进极具必要性,监管层此举主要是担忧扩大试点的节奏过快对市场带来冲击。此前,有市场人士预计,新三板扩容后的年承载量有望达到千家以上的规模。“有股民反映,这个数量听起来有些可怕,其实对市场影响并不大。”

  从中关村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情况看,其二级市场流动性不高,2011年平均换手率只有2.93%,涉及资金量有限。在新三板成立后,拓宽资本市场服务面,将有利于缓解交易所市场发行上市压力,稳定市场预期。

  此外,市场人士预计,在首批试点稳步推进一段时间后,不排除其他园区下半年陆续获得试点资格的可能。预计除做市商制度外,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可能与第二批试点名单同步推出。当然,也不排除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要等到明年,甚至新三板试点扩容至20-30家园区后才会落地。

  200人门槛或突破

  “8家公司挂牌基本完全沿用以前的交易制度。”有入围企业的推荐券商介绍,暂时还没有看到突破“200人限制”的具体规定安排。

  事实上,作为扩容后挂牌的首批项目,监管层的安排可谓慎重。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6日表示,由于全国性场外市场尚未正式建立,相关部门还需对制度、规则如何调整进行充分调查,在真正了解中小企业特点、需求的基础上改革制度规则体系。目前,该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他同时表示,新三板制度调整是场外市场建设过程中必须做的工作,调整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市场制度安排更体现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更体现市朝原则、降低市场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在新三板筹备的六年多时间里,市场曾经多次就新三板扩容后的制度变革进行研讨,其中最为重要、且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制度建议包括:股东人数突破200人限制;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新三板交易市场;拆分交易单位,由每手3万股拆细至每手1000股;此外,还包括券商一直不遗余力呼吁推出的做市商制度。

  其中,曾被认为是最难突破的200人限制问题已经破题。证监会6月15日公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该《办法》,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公开转让,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者转让后股东可以超过200人

  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认为,该《办法》意味着“新三板的制度障碍将被清除”。由于新三板挂牌的公司被界定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转让股票累计超过200人和向社会公众公开转让股票,都应经过证监会核准。而在新三板市场上,由于挂牌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此前一旦股东触及200人的限制就会被迫停牌。程晓明认为,这带来的结果是导致新三板的交易功能丧失,定价功能缺失,进而融资功能不足。

  不过,由于这一《办法》仍在征求意见之中,尚未正式发布实施,7日挂牌的公司暂难适用新政。但有市场人士表示,“200人限制”放宽指日可待,按照以往做法挂牌有利于扩容平稳推进。

  此外,首批挂牌的公司也暂未能迎来引入个人投资者及拆细交易单位等政策。前述券商人士透露,做市商制度更是尚在研讨之中。“从交易制度本身来看,此次8家公司挂牌与以往相比唯一的变化是调整了交易中的一个细节,目前新三板实施定价委托的模式,类似于柜台市场,即卖方通过电子下单后,仍需要买方主动搜索信息并获得卖方同意后才能成交,以后不需要卖方同意,只需要买方认可报价后下单成交即可,与连续报价颇为相似。但对于这一点,很多券商都希望未来能实现更加市场的竞价交易。”

  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新三板扩容旨在服务中小企业,更是为了弥补当前金融市场对于中小企业服务的缺失。

  参照海外市场经验不难发现,场外市场对于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推进创业投资、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民间投融资活动都将发挥出积极地效应,这将有效解决实体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宏观经济发展。

  “我们要为转让提供平台,对融资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因此需要在了解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市场的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这需要一个过程。”上述负责人表示。(蔡宗琦)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02737
精华: 17
发帖: 432
在线时间: 203(时)
注册时间: 2012-05-07
最后登录: 2012-12-07
沙发  发表于: 2012-09-07   
新三板扩容以稳为主 制度创新组合拳适时出
2012年09月07日 09:07 中证网
http://sbsc.stock.cnfol.com/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02545
精华: 0
发帖: 385
在线时间: 332(时)
注册时间: 2012-04-30
最后登录: 2012-12-07
板凳  发表于: 2012-09-08   
多层次资本市场新生态
  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给了企业更多的选择。由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门槛相对较高,对于很多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新三板颇具吸引力。
    张志勇表示,公司之所以要在新三板挂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由于新三板对于企业挂牌有很多要求,这会促进公司规范管理,成为一个规范的公众公司;其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新三板这个市场获取包括融资在内的实际支持;挂牌之后,企业可以更方便地执行股权激励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考虑。金和软件早在2007年就在三板挂牌,公司董事长栾润峰表示,一个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在各个板块之间应该是可以互通的。“达到一定的台阶就可以变动,这是我们期望的一种形式。不过从目前来看,转板的绿色通道还没有成型。”
  而对于转板问题,张志勇则认为要取决于新三板未来的发展状况,“扩容之后很多实施细则现在还没有跟上,如果未来新三板发展得很好,也具有相当的融资功能,甚至和创业板、主板相差无几,那么我们肯定会选择继续留在新三板了。”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4,20120907249887140.html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