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07日 07:53董登新
近来,中国资本市场跌跌不休连创新低,上证综指直逼2000点大关。在新华网联合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共同举办的“A股呐喊——求解中国股市危局,探寻资本市场曙光”系列采访中,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新退市制度有很大进步,但在新旧制度对接上仍对垃圾股手下留情,存有较大炒作空间,这不利于即时发挥退市制度的威慑作用,可能为垃圾股退市留下制度隐患。
4月29日,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了退市新规,7月27日上交所就《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久悬未决的退市警钟终于敲响,尤其是上交所对风险警示股的不对称涨跌幅制度以及市场对闽灿坤B退市的担忧,一度引发了ST板块和B股板块的暴跌。市场纷纷热议:闽灿坤B是否错杀?退市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对此,董登新表示,新退市制度相较以前已有很大进步,但在新旧制度对接上仍对垃圾股手下留情,给人们留下了较大的炒作空间,这不利于即时发挥退市制度的威慑作用。
董登新提出,新退市制度有两大主要问题有待改进:一是垃圾股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的标准太低;二是垃圾股退市后,重新申请上市的标准太低。这两点缺陷极有可能为垃圾股退市留下制度隐患,或许会导致垃圾股无法真正退市,最终导致市场淘汰机制形同虚设。
如何完善新退市制度?董登新建议:第一,面值退市标准应尽快更正为“1元退市标准”,并允许上市公司自由拆股或缩股;第二,垃圾股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条件必须大幅提高,比方,每股净资产应大于1,而且未分配利润必须为正数;第三,垃圾股退市后,重新上市不应低于IPO最低标准,比如,最近三年必须连续盈利,每股净资产应大于1,而且未分配利润为正数。
董登新最后说到,“1元退市标准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退市标准,它是充分尊重投资者行为的一种退市安排,值得大力推广。在美国,由1元退市标准执行的退市案例占到全部退市公司的将近一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