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制定规则的人就必须率先遵守规则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2-09-10   

制定规则的人就必须率先遵守规则

何家弘

    日前,我在《北京晨报》上看到一条令人惊耸的消息:“口角,一句不合撞人致死”。据报道,2012年3月4日,越野车主许某某因与行人孙先生在北京街头发生口角,便开车将其撞死。9月4日上午,北京市一中院公开宣判,许某某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宣判后,死者家属当庭哭喊:“你毁了我们全家,毁了我们下半辈子的生活!”而许某某则称:“ 事发时我很气愤,但真的没有想撞死对方。”由于不了解本案的事情经过和证据,笔者无法评价其是非对错和量刑轻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事对这两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逆转的悲剧。

    在当下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窃以为,除了当事者个人因素之外,还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酿造这种悲剧的行为环境。我也是城市交通的参与者,有时开车,有时骑车,有时步行。由于许多参与者不遵守交通规则,更缺乏文明礼让的行为习惯,所以就会形成车与车争抢、人与人争抢、车与人争抢的状况。这种争抢的行为环境不仅容易酿成事故,而且会使人们的行为模式趋向野蛮和粗暴。笔者无知,但是猜想,当下中国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由交通事故引发之暴力冲突的数量,大概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然而,这种恶性争抢的行为环境不仅存在于道路交通,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譬如官场和商场。人性中既有辞让之善源,也有争夺之恶端。孟子曰,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曰,争夺之心,人皆有之。何者为主,就要看社会的行为环境。在当下中国,社会行为环境在不断地激发人们的争夺之心。于是,善源被蒙蔽,恶端被放大,争抢便成为社会行为的常态。本来是你的,也要去争,否则那就会变成别人的。本来不是你的,也要去抢,因为那可能就会变成你的。在熟人圈内不便明争,就去暗抢。在陌生人之间,就可以公开争抢,甚至诉诸暴力。似乎不争不抢,你就会一无所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确实很累!

    2012年6月,我根据中日韩三国高校的“亚洲校园”合作协议到日本的名古屋大学讲学。按计划,我本应去三个月,从5月1日到7月31日。但5月正是学校的答辩季,而且我还要在5月底到莫斯科去参加“第一届欧亚反腐败论坛”,我便向日方提出6月10日左右再去。后来,日方联系人告诉我,经过教授会议讨论,同意我只去一个半月,6月16日到7月31日。到名古屋大学后,我填了一大堆表格,然后拿到了由名古屋大学校长签章的“特任教授”证书。我不懂日语,好在助教小潘是中国人,很帮忙。过了几天,小潘又拿了一份“提前辞职报告”来找我签名。我才知道,名大校长还是按规则聘任我三个月,然后再根据我的“自愿提前辞职”申请,批准我一个半月即离任。我心想,直接聘我一个半月不就得了,日本人真是死心眼子!

    在讲课之余,名大法学部还作为“亚洲校园”的活动安排我给学生做一次讲座,题目是“法学与文学:刑事错判的两个视角”。据说,日本大学生听讲座不太积极,而且我的讲座是用英语,教务人员担心来人太少,就印制了一些海报,除了在本校园内张贴,还想到邻近的南山大学张贴,因为该校的前身是教会学校,英语是传统强项。按说这是资源共享的好事,而且只贴在该校的海报栏内,不会有碍观瞻。但是主管教授说,此事要按规矩办,先要向名大校部提交申请,批准之后再由名大校部与南大校部联系,达成协议之后再去张贴。如此复杂,教务只好作罢。这是小潘告诉我的。她还说,日本人的脑瓜就是死板,太不灵活!

    在名古屋生活的一个半月时间内,日本人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行为特征就是守规矩。且不说在大街上行走的车和人都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在名古屋大学的校园内,一些小事也反映出大学生的规规矩矩。我到名古屋的第二天,小潘带我去学校的餐厅吃午饭。为避开就餐高峰,我们11点半就到了餐厅。快到12点时,大批下课的学生来到餐厅门外自觉排队,那由一二百人组成的长龙从餐厅二楼的门口一直排下来,横过马路,沿着便道排到便利店的门前。学生们没有拥挤,有序地站在队伍中,有人闲聊,有人静候。那份耐心,令人钦佩。再有,我时常到学校的体育馆去打羽毛球。体育馆的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几个汉字:土足禁入。意思是让人把外面穿的鞋脱下来,换上室内穿的运动鞋。我发现,这里绝大多数时间都没有体育馆的工作人员,换言之,没人管,但是学生们——包括中国留学生——都会自觉地把外面穿来的皮鞋、拖鞋、运动鞋脱下来,放在木架的格子中,换上运动鞋或光脚走进去。

    中国人的脑瓜是灵活的,总会想法设法绕过规则。大概就本性而言,人都不喜欢规则。但是在社会中生活,人们又离不开规则,否则就会混乱。不过,人们一般都希望别人遵守规则,而自己则可以不遵守规则,或者说,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在规则面前享有特权。在当下中国,官员是享有特权的,而且是官位越高特权越多。笔者不是官员,但是也曾感受特权。仅举一例。若干年前,我应邀去给军队保卫部门的领导讲课,接我的车是一辆奔驰牌警车,据说是经常给高级领导开道的车。开车者是一个干练的年轻军人。一路上,他开车极快,而且在路遇红灯时都会按响警报器或左或右地超车通过。我感觉不太舒服,就对他说,我们不着急,明天早上才讲课。他从后视镜里看了看我说,领导放心,绝对安全。我无语,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习惯。

    在当下中国,很多人都没有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其原因之一就是有权势者享有面对规则的特权。看到有特权者可以不遵守规则的时候,那些无法享受这些特权的人就会自己去创造“特权”,即通过违反规则的方式来享受“特权待遇”。如果这些“胆儿大的人”没有遇到有效的执法,这种行为模式就会不断蔓延,直至使规则名存实亡。我以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制定规则的人就必须率先遵守规则,换言之,为官者就必须率先垂范,而且应该是自上而下的示范。上面的人取消了自己面对规则的特权,下面的人自然就会效仿,规则就会真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当我们真正做到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时候,社会生活就会更加有序,更加和谐。诚然,我这里说的规则应该是好规则。至于何为好规则以及如何制定好规则,那就需要另外撰文了。

    孤身一人在日本时,一个问题多次缠绕在我的心中:想当年小日本为何能够打败大中华?我缺乏系统的历史知识,也缺乏对日本国民的深入研究,但是我感觉,在日本人身上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和绝对大多数日本人都不希望打仗。但是,如果两国的政治家擦枪走火抑或走火入魔,也可能把人民拖入战争。到那时,无论是否自愿,中国人和日本人又会成为敌人。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向敌人学习,因为这可以使我们更加强大。
 
mnbvc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90156
精华: 0
发帖: 178
在线时间: 58(时)
注册时间: 2011-08-17
最后登录: 2018-08-13
沙发  发表于: 2012-09-10   
制定规则的人就必须率先遵守规则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