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藏污纳垢,包裹了几多黑幕,几多罪恶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05   

藏污纳垢,包裹了几多黑幕,几多罪恶

       前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迄今一年有半,却迟迟不见开庭公审,就连司法权跟进到哪一步,我们都不得而知。8月3日下午,铁路系统内部通报了刘志军涉嫌违纪的六大问题——这足以显示,此案尚未进入司法程序,还滞留于政府的一亩三分地。中国的重案审判,历来如此,先政治而后法律,政府拍板,法院画押,有时犹如阿Q画圆圈,画完后,略感羞愧,随即便释然道: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

  且说这六大问题,最醒目的两项,一是收受巨额贿赂,二是玩弄多名女性。许多媒体做新闻标题,皆直接取此二者。查处高官,受贿罪必不可免;而且这些年经济突飞,国力猛进,官员受贿额度随之水涨船高,堪比通胀率,三五千万已经不在话下,动辄以亿计,江湖传言刘志军受贿达10亿,若属实,可谓一贪倾城。

  值得一议的是“玩弄多名女性”。常看政法新闻的读者,并不会对这个说法感到陌生。高官倒台,官方通报,大抵少不了这六字,甚至有更详尽的归纳,称该官拥有多少情妇,或喜欢玩弄少女,或玩过女明星等。当我们习以为常,一朝未闻此说,也许会怀疑,这位倒霉的官爷是不是有生理障碍呢。

  这六字的蛊惑力,永远不可低估。政治与性一向是公众最喜闻乐见的公共论题,若二者结合起来,其传播效应则所向披靡。私德,尤其是裤裆里的私德是毁灭一个人人格最好的手段。于是便在其下半身做文章——况且相比上半身,下半身更容易做文章——以期激起公众的反感与怒火。与此同时,公众对于贪官,渐渐形成了一种偏见,以为其人贪财必然贪色,腐败必然腐化,玩弄权力必然玩弄女人。出自官方之口的“玩弄多名女性”一说,恰好满足了公众对贪官的情色想象。

  譬如,我们现在说起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未必是他的受贿额,未必是他的刑期,未必是他的法学造诣,而是他的“性贪”之恶名,他“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的怪癖。我提起“李森林”,读者诸君可知他是谁吗,会不会误以为是你的中学同学?这确是俗名,俯拾皆是,不过,我若说他是河南开封市组织部长,以睡女下属并收藏*****为嗜好,你马上就对上了号。

  话说回来,“玩弄多名女性”更多是作为一种政治话语,一个传播讯号,呈现于官方的通报与公众的视线。它并不是罪名,哪怕这其中存在性贿赂,依中国刑法,性贿赂却不能入罪。它徘徊于政治与法律之间,身份无比暧昧。

  “玩弄多名女性”是否触犯法律呢,这就得具体分析。假如既未违背女性意志,亦无利益交换,则不值一提,甚至连“玩弄”都算不上。假如其中有利益交换,端看交易什么,以交易物的性质而入罪(如交易权力,则涉嫌渎职罪)。假如违背了女性意志,则非玩弄,而涉嫌强奸(文强是一例,其死刑判决,四罪并罚,强奸罪亦在其列)。假如像黄松有玩弄幼女,证据确凿的话,则涉嫌强奸罪或嫖宿幼女罪。

  “玩弄多名女性”的暧昧之处正在于此。这六字,藏污纳垢,包裹了几多黑幕,几多罪恶,却往往无法落到法律的实处,而作为政治策略和道德批判而横行于世。因此受到伤害的女性权利与公私权益,不得伸张,沦为无辜的牺牲品。长此以往,它必将化作一句官话,空有其表,其真实涵义被另一种腐化的权力压榨殆尽,模糊了公权与私德的界限,含混了我们对政治应有的认知。
  为今之计,要么摈弃这个侮辱性的说法,让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要么,如果暧昧的现状难以改变,我只有一点希望,即在官方通报之上,不要含糊其辞,只写“玩弄多名女性”,请将贪官所玩弄的女性数目查清楚,并公之于众,不管最终是3个还是300个,这都是权力者相比于草民所足可引以为豪的壮举。
http://star.news.sohu.com/20120808/n350153158.shtml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沙发  发表于: 2012-10-05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0360289.html

我为什么恨央视你幸福吗?

央视推出一个新闻连续报道专题《你幸福吗》?看了这个新闻标题,浑身发冷,眼睛发呆,我也自己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幸福吗?想来想去,自己除了不幸以外,根本没有幸福感。细想央视也怪有意思的,怎么策划了这么一个选题。百度一下,竟然有不少网友嘲笑央视采访的几个对象,精彩的回答:“我姓曾”、“接受你们采访被插了队”,更让人如鲠在喉的是,央视记者竟然采访一位六七十岁的拾荒老大爷,问人家幸福不?请问央视的记者兄弟姐妹,如果你在六七十岁时候,拾荒,你幸福不?幸福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争论不休、缺乏统一标准的命题。幸福由心讲,也许是享受一段时光,也许就是吃一顿肉,也许就是午后懒洋洋晒太阳。幸福观是个人不同命运和情境下的一种心情和心态所体现的观点。你幸福吗?怎么回答呢?你问我具体在哪一方面,我会告诉你,我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如果你问我现在脑血栓好点没有,还在恢复期间,感觉很好,没有因病离开人世间。这不是幸福,这是万幸,不幸中的大幸。如果我享受了医保,我会告诉你我很幸福,可是我没有享受,我能告你,我很幸福吗?我的医保被下海的原事业单位改制,给改没了。原先承诺的停薪留职竟然变成一个屁话。你说我是幸福还是不幸呢?我是很不幸的,这是我要告诉你的,农村人都实现了医保,下海人员没人管了?如果你问我,在北京北漂二十多年,你幸福吗?我会坚定地告诉你,我很幸福地苦苦地追求着,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此我的心酸和冷遇都不算什么,我很幸福为自己的理想活着。如果你问我有房子吗?我告诉你,在北京,我连一块砖头都没有,一个墙角都不属于我,因为房子实在是太贵了,买不起。你说我是幸福还是不幸呢?如果你问我,买一辆车出入方便,我告诉你,我连一个汽车轮子都没有,你说我是幸福还是不幸呢?如果你问我,存钱很幸福,可是我只能告诉你,银行钱再多,没有一分属于我,我属于月光族,不仅是月光族,还是月月贷族,你说我压力大不大,幸不幸福呢?显而易见,我很不幸福。吃饱了喝足了,就是幸福?可是我心中的哀伤还在,只是自己宽慰自己,希望还在明天会好,无数的明天都是不幸的今天,你说我幸福不?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们对物质、精神、情感等拥有程度的综合认识,与个体的文化素质、年龄经历、信仰操守、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幸福也是动态的,昨天幸福不等于今天幸福,因为影响幸福的各种要素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说,央视的专题策划不科学,不地道,很刺激人,让人顿生无奈和怀恨之心。恨央视拿模棱两可的话题,做大文章,有一种如鲠在喉和食蝇欲吐的感觉。

   我一无所有,被幸福,你可能说我无能,这个我不承认,我只承认我没有好爹,我只承认公平的机会重来没有人恩赐过。
[ 此帖被219320在2012-10-06 10:24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