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像个正常人那样从桥上走过河。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像个正常人那样从桥上走过河。


谁在中国生活得不惶恐?

近日,一份调查引发广泛关注。调查题目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城市中,月薪标准居于第一位的是上海,“不惶恐”的底线为9250元,其次是深圳,8780元月薪不惶恐,北京为8550元,以此类推。这个结果遭到了不少人的吐槽,大家普遍认为,即使个人收入超过了所谓“不惶恐”的标准,恐怕人们还是生活在惶恐不安当中。
 
关于“不惶恐”的问卷不觉让人想起了前段时间“你幸福吗”的调查。CCAV记者走上街头问路人幸福与否,不料一位大叔回答说:我姓曾。这段对话成为网上流传颇广的一个段子。我不知道那位曾大叔每月领多少工资,也不知道他的月收入是否会让他感到惶恐。但假如央视记者问他的问题换成是“你惶恐吗”,我想,他应该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问题说:“记者同志,本来我不惶恐,但你的这个问题问得我很惶恐。”曾大叔其实是很聪明的人,他既不想说出违心的答案,也害怕自己因为诚实而被跨省。于是,他除了姓曾别无选择。
 
当你在网上说句话、接受个小记者采访的时候都要先掂量一下言论会不会被跨省,请问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不“惶恐”呢?太惶恐了,微臣简直是诚惶诚恐。显然,这种惶恐并不单纯是收入问题,即使和收入有一点关系吧,但收入越高并不证明一个人在今天的中国就会活得越不惶恐。实际上,穷人有穷人的惶恐,富人也有富人的惶恐。普通穷人害怕住不上房、结不起婚、看不起病、退不起休,整日心怀戚戚,活得如同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般毫无安全感。但是中国的富人活得也很惶恐:个人财产得不到保护、社会治安恶劣不堪,最让他们惶恐不安的事情是:要是身边某个官员一不小心落马了,自己可能会被调查小组的同志一起请进局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曾在一本书里说,从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兴起以肇,到今天高度机械化生产的资本主义社会,“常戚戚”的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人们,尤其当一个社会无法为其公民提供有效的庇护之时,它的各个阶层都会感到莫名的惶恐。这种惶恐,是一种体制性的集体惶恐,而不单纯关系到经济收入的问题。系统化的惶恐才是惶恐的本质。
 
换句话说,“惶恐”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常态,但在某些极端的社会形态下,这种惶恐感会异常之高,而且是各阶层集体陷入惶恐。试问,在一个人人都活得惶惶不可终日的社会,有谁会还会记得说好的“幸福”呢?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写过一首叙事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描述了沙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农奴制度之后,俄国社会阶层的幸福感状况。作者借故事人物之口描述了他们寻访“能过上好日子”的人的过程,但最后却发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俄罗斯帝国,从上到下没有谁是真正获得幸福的人。表面优渥的上层阶级受着来自底层*****的压力,鸭梨山大;底层则沦为所谓“改革”的受害者,怨气四溢,可以说每个人都活得惴惴不安。此后的史实证明,俄国人用暴力革命结束了这种集体的惴惴不安,同时又开启了另一种更为恐怖的惴惴不安。
 
有人说,在河蟹社会唯一活得幸福的人是李刚、双江以及他们的儿子,但事实证明李刚们后来活得也很惶恐,不是吗?进一步说,即使地位尊贵如瓜瓜者,也是随时弄不好就需要米国政治避难的主,或者在京城开宝马也得注意,谨防车毁人亡。至于我们这些靠喝三聚氰胺长大的底层屁民,命如蓬草,连惶恐的资格怕都不具备。普通人的惶恐,还包括空气有毒、食品有害、高铁出轨、谣言可畏这类普世价值问题。但无论如何,它都不仅仅是个收入问题。因为任凭你收入再高,河蟹社会摸着石头过河的路线是不会变的。惶恐,便是石头摸多了摸出的心病,过河时脚指头经常被潜伏河底的河蟹给夹着,由此落下了惶恐的病根。换言之,要想不再惶恐,最佳办法就是别继续干摸石头过河的勾当,而是正经修座桥,像个正常人那样从桥上走过河。
 
在天朝,从最高高在上的那个人,下到流落街头的一介乞丐,如今人人似乎都被“惶恐”附了体,包括作者在内。大家都不希望每次摸过河的时候都被河蟹夹脚,所以大家这才拼命攒钱逃离河蟹社会、移民到修桥的美利坚,成为华侨。其实当美国人哪里好呀,一群头脑简单吃着转基因食品的暴发户而已。但最起码,在万恶的美帝国主义生活至少我不用改姓曾,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家门外有人拍门高喊:老乡,开门!我们是京东快递的,查水表!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2条评分记录
期银承隆 威望 +10 2012-11-21 精彩内容
0909 威望 +10 2012-10-25 优秀文章!
隐藏评分记录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8楼  发表于: 2012-11-21   
不走斜路是什么,我不知道。

  中国楼市充满欺诈,很多人都看不懂。中国一线城市的土地价格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可以说是在地球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连三四线城市宁波、无锡、苏州、长沙、南昌、合肥的土地价格按美元折算最高的时候高过纽约、东京、伦敦、巴黎,凭什么?凭的是中国政府要赚钱,就这么简单。中国一线城市一栋独栋别墅的价格可以买下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五到六栋同样的别墅,中国的土地稀缺?我的天。
  最近,我查了一下数据,二手房挂牌量暴增,成交量暴增。深圳二手房在新房成交量100套左右,二手房成交一般为200套左右,现在新房成交量依然100套左右,而二手房现在一天成交389套338套,接近翻倍;深圳二手房挂牌量暴增12万套,平时只有8万套左右。北京仅仅只是新浪的数据二手房挂牌量从50万套暴增至84万套,上海二手房从31万套暴增至41万套。北京有报道说,有些区域的经纪人这几天一般会在头天傍晚五、六点左右去抢排办理二手房过户的号,近几日办公时间都达到14个小时了,有些区域则是凌晨去排队,以前则是当天早上去排号就可以。真火热呀。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在18大前后,究竟是何原因?在天涯上有一份热帖,好奇的网友把全国这个现象做了一个对比,不仅仅只是一线城市也有二三线城市也做了分析,结果也是二手房挂牌量在暴增。
  早不跑晚不跑,这个时候来跑应该是有原因的。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斜路,这句话一语破的,现在无路可走了。这个对楼市的信心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房价涨到顶后,一定是毁灭性的暴跌,不可能维持在现有水平。1859年,石油财富让西方国家产生无数的暴发户,只要粘上石油的边几乎个个成为百万富翁,人人坚信不疑,石油价格随着人类的发展只会涨价不会下跌,结果吸引很多人和资金一股脑的搞石油,石油价格从1美元一桶直奔10美元,一年涨了10倍。到了1860年,原油一路狂跌,最后跌倒10美分一桶,一年跌去20倍,油钱比桶更便宜,千万人开始破产跳楼跑路。从而诞生了人类的第一次石油危机。道理很简单,买的人多了,就产生价格泡沫,而泡沫一定会破。
  1869年,被马克吐温称为西方的镀金年代,结果发生的是黄金投机风潮,黄金价格遭到爆炒,导致了全球证券市场的崩溃,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为长期的经济萧条埋下了祸根,所以,西方人至今不买黄金。
  1992年,日本房价泡沫破灭,后来,海部俊树首相说,日本宁肯把色情产业列为支柱产业,再也不搞房地产。
  中国在盛传30年只有房价没有跌。他娘的,2008年全国房价大跌成那个鬼样,富力、珠江、恒大等华南五虎全部面临破产,他们都忘记啦?中国人这么不长记性吗?不是,他们是为了炒作,为了欺骗,为了把老百姓的血汗钱吸光,才如此荒唐把一个房价炒成了当年的原油和黄金,于是,他们专门编制一个神话,只有中国房价永远不跌。现在,我可以骄傲的宣布,这个神话即将破灭。中国的住宅说他值钱是值钱,但是,一旦风暴来临,可能就会变的一钱不值。当年沿海泡沫大家有目共睹,一栋50万的别墅,最后只能养猪,而且,养了16年至20年。
  从二手房的挂牌量暴增可以看出,炒家已经在出逃。鄂尔多斯跌了70%,温州很多楼盘也跌去50%。炒吧。中国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人民币一钱不值,一条是房价泡沫破灭。选择吧,不走老路,就是不再搞房价泡沫,不走斜路是什么,我不知道。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7楼  发表于: 2012-10-25   
马昌博:我在基层官场混饭局



    逢年过节,应酬在所难免。我也接到几波聚会邀请,其中一波很有意思,组织者说聚会的都是在京给国企老总当秘书的朋友。我收到邀请时大吃一惊,不知道现在聚会已经精细化到如此程度。

    每到过节前北京都要大堵车,据说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拜访和聚会。其实京城之地,规矩多,谁都不会惹人烦,主客也更有自觉。哪怕已经是因为拜访而全城大堵,也只能说明基数太大,而未必是程序繁琐。

    比如拜访各级官员,能在节庆前答应抽时间见面的,除了少数是主人必须要给个面子,多数还是觉得彼此算是朋友。没人真会在乎你送的礼物,而真要送礼的,也不会挑这个点去办公室。所以基本是客人见面问个好就走,主要是为了表达重视和敬意。至于饭,因为太耗时,则非至交好友不能吃了;就算是好友,也多安排在中午,以免时间太长。

    要说过节时官员聚会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还是要数地方。

    我曾在某年的节庆之前,在一个地级市采访。中间跟当地一位市长秘书相处的熟络,后来知道我有兴趣,干脆带着我参加各种节前饭局——后来我才发现自己也在计算之中,秘书也想跟同僚传达“我也有北京媒体界朋友”的意思。

    来饭局的多是各地区县的副处级干部和区县局的正职局长,用市长秘书的话说,正科级以下是没有进入这个饭局圈子的资格的,而县委书记、县长 “他们都往上跑”。

    这些基层官场精英们聚会多选一些当地的次高档餐厅,市长秘书会按照职位高低和亲疏详细地排列出自己节前聚会的次序:比如中午吃饭的多是市长秘书负责的各个联系部门的办公室主任,这属于各部门对秘书礼节性地问候,都是半公务性质了;晚上一起吃饭的则算是一般朋友,纯粹是为了联络感情,属于节前碰头问候型。晚上的饭局一般是一个主饭局,一两个次饭局,前者是开头和结尾都要在,后者则是中间去意思下就行。

    场面不都是一团和气,也有彼此*****的,为了座次或者为了喝没喝酒。这种场合就是为了“造势”,面子绝不能丢。期间谈起过节前想尽办法给本单位职工发的福利,都是用漫不经心的口气透着淡淡的骄傲——至于收获一片赞扬还是酸酸的暗讽,看说话人的职位也看人缘。当然,如果当晚正好是说话人买单,大家都会客气些。

    饭局过后才是要紧的,几个真正关系好的,会选个包间继续喝茶。此时话题就放开了,市领导最近是否要调动,某次市委常委会上两个常委的冲突性对话,党政一把手某个批示的书写方式和会上的说话语气,新来的市委副书记喜欢什么,什么地方某个职位最近要有官员流动,都会事无巨细地被谈及。大家看起来都很放松,其实都在竖着耳朵。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要紧的,秘书说,喝茶完毕,各自回家,之后连夜打电话再详细商谈某问题的,才是最核心的朋友。只是具体谈话内容,我就听不到了。

    我曾经问市长秘书,为什么这些聚会非要在节庆前才有?对方说,第一是大家都要找个借口才能聚,当然主要是为见领导找借口;第二是“得势”的要在大家面前继续“造势”,“失势”的要维持住场面证明自己还行,“地方上圈子小,很看重这个,虽然应酬很烦很累,但不让你参加,就不是烦而是没地位了。”第三是人多自然信息就多,大家都不愿意错过这个节前“信息场”。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那一周的混饭生活让我对基层官场大开眼界。稍有可惜的是,有两天我没能跟着去,因为秘书在忙着陪市长进行节前拜访。

    来源: 搜狐评论 | 来源日期:2012-10-19 | 责任编辑:凌绝岭



aaabbbccc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6178
精华: 0
发帖: 142
在线时间: 429(时)
注册时间: 2010-07-26
最后登录: 2015-02-09
6楼  发表于: 2012-10-25   
111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5楼  发表于: 2012-10-25   
不必惶恐,我们有无比强大的150万武警保护着!有230万人民解放军保卫着!
xiaocaobeihei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4楼  发表于: 2012-10-25   
反腐大军:情妇小偷大闸蟹 制度在哪呢
燕明


     针对网曝浙江桐乡市公证处领导年薪达80万元,以及公证协会曾花16万元赴阳澄湖吃大闸蟹等问题,桐乡有关方面22日表示,经初步查明,公证处存在工资发放违规以及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公证处主任沈吉龙和市司法局分管副局长朱莉萍被停职检查。(10月23日《南昌日报》)


    一顿大闸蟹,扳倒俩官员。一开始,当地还义正词严地回应,年薪80多万元的工资是合乎相关规定的,但猫腻永远躲不过阳光暴晒,当这些官员的工资、收入等细节被曝光,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必然会让其从“隐形人”变成“显形人”,当一切都被调查出来了,其中有多少猫腻、有多少贪腐行为,便也一目了然了。


以前,谈论反腐,公众总是想起那些“反腐大军”——如情妇、小偷等等。这些人物,虽然不是个个都“英勇无敌”,但作为一种“偶然因素”,的确发挥了不小的功效。情妇反目,往往让官员老底毕现;小偷无意偷得账目,官员便只能认栽;至于破烂王在垃圾堆里捡到8本存折,更是将“小概率反腐”发挥到极致……


     不过,随着“反腐大军”的淡出,最近几年,“反腐利器”成为公众膜拜的对象,天价烟扳倒了周久耕、名表让“表哥”杨达才被撤职……如今这“大闸蟹”,也成为“反腐利器”的一员大将,成功扳倒了两位涉嫌违纪的官员,的确有“扬眉吐气”的态势,那恭喜“大闸蟹”修成“反腐利器”,也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必须拷问的是,在名烟、名表、大闸蟹之后,什么能成为下一件“反腐利器”?


    但是,无论是之前“反腐大军”的火热,还是如今“反腐利器”的走红,表达的都是公众的关注。可以说,每一次“反腐利器”、“反腐大军”中成员的走红,都是一封举报信。同时,相关部门也应思考,哪些工作需要改进?如果这次没有“大闸蟹”出场,这些本已涉嫌违纪的官员,会不会仍然在岗位上公款吃着大闸蟹呢?

[ 此帖被219320在2012-10-25 21:43重新编辑 ]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地板  发表于: 2012-10-25   

副省长与乘客对骂请出来辟个谣?
                 
  网曝消息:江西副省长迟登机与乘客对骂。深圳航空前日一班由广州飞往江西南昌的航机,原定20:05起飞,由于乘坐同一班航机的江西副省长洪礼和迟迟未上机,故造成航班延误。据悉,洪礼和上机后被多名乘客包围斥责,洪不但没有为事件道歉,反而与激愤乘客对骂,态度嚣张。对于网传“广州飞南昌航班因江西副省长迟到而延误”的议论,大江网记者联系上了深圳航空江西基地总经理胡百雄。他告诉记者,当天ZH9711航班正常起飞时间是20:05,因前段ZH9672延误,于19:46才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晚点近30分钟,这与其他旅客(包括头等舱旅客)没有任何关系。据悉,10月23日当天,江西省副省长洪礼和19:15就已到达了广州白云机场贵宾室候机,并未迟到。同机的一名周姓旅客告诉记者,对于飞机晚点,他也听到了广州白云机场方面说过“头等舱旅客没有登机,飞机不会起飞”,正是由于广州白云机场的这个解释,导致旅客误认为是因为头等舱旅客没有登机而导致航班延误,部分旅客情绪激动。
  副省长到底有没有跟乘客对骂呢?至今我们未得证实,但中国有句俗话:“空穴来风,必有原因”一件突发的事件,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从这个社会就蹦出来的,而是必定会有源头的。就算是《西游记》无父无母的孙悟空,他也是有从石头蹦出的来源。因此,对于,公众在副省长产生的质疑的时候,副省长应该亲自出来解释和辟谣,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自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在面对人们质疑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解释清楚!特别是做为一名行政人员,更应该如此!
  有人问我,相不相信这个曝料的消息,说实话,如果让我做出选择,我宁愿选择不相信,但综合以前中国官场的种种,目睹了各种各样的丑陋行为,我的心中又犯起了疑虑。因为现在中国官员的行为,太让人不放心了。他们随时都会做出许多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来,而该副省长是否会如此,我真的不敢保证!虽然,在这件事上,广州白云机场做出了回应和解释,但对民众来说,白云机场的解释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因为既然副省长早已到达,为何之前说“头等舱旅客没有登机,飞机不会起飞”呢?因此,白云机场的解释是自相矛盾的,缺乏信任度,让民众相信很难的。
  在这件事上,我辈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副省长早已登机,但机场工作人员错误的解释,导致旅客误认为头等舱旅客没有登机并延误,前去与副省长理论,双方都显得有点冲动,争吵了几句!如果是这样,这件并不能怪副省长,因为他是被冤枉的,有权为自己争辨,责任在机场!当然,可能有网友认为,就算是副省长被冤枉,也应该平心气和跟旅客解释清楚就行了,何需跟旅客对骂呢?这样做有失副省长的身份。当然,对一名行政官员来说,要以身做责,为社会树起良好的形象,是很重要。但我们总是对吾国官员的期望太高,往往也总是失望越大。做为副省长如果真的跟乘客对骂了,的确不符形象,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一个人被人冤枉的时候,总难免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行为来。因为我们只能这样看,副省长,他也是一个人。
  另一方面,可能副省长真的延误了,后来机场方知道他是副省长,为此出来辟谣,隐瞒事实的真相,因为在中国大家都知道,权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一个副省长呢?如果机场如实回应,岂不是自讨没趣吗?但对卷入这个事件中的副省长应该知道,此事,你既然卷入了,应该要自己即时站出来辟谣,是非曲直,这一点,民众还是有审判的能力,有错就认,是对的,也让公众不再对你质疑,而如今这般躲躲闪闪,让机场做出回应,只会让误会加深,对你个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现今是网络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之快,相必大家也都知道,而官员们更应该清楚,虽然还有许多官员十分相念没有网络的时代,但那样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能面对现实了。因此,对于公众事件,当官员被卷入其中的时候,不想让事件扩大,就应该及时出来辟谣。有错就认,把真相告诉民众,这是你应该要负起的责任,要知道,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里,靠欺,靠瞒,靠骗已经不能再忽悠民众了,只会让你陷入更被动的环境之中,不信我们来看看,以前那些官员牵入其中的网络事件,最后都是官员在自欺欺人,周久耕是这样,方大国是这样,杨达才也是这样,我只能希望别省长不要再这样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辟个谣,把真实情况说清楚,真的很重要!


[ 此帖被219320在2012-10-26 11:10重新编辑 ]
梁爽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706
精华: 0
发帖: 1272
在线时间: 2794(时)
注册时间: 2009-06-29
最后登录: 2014-07-22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5   
总给踏空者机会。元芳,你怎么看
glh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0850
精华: 0
发帖: 736
在线时间: 1630(时)
注册时间: 2009-08-11
最后登录: 2018-05-13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5   
幸福吗?我姓曾。
幸福吗?我幸运。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