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好事占尽,接近不幸。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好事占尽,接近不幸。

警惕北京绑架中国经济

好事占尽,接近不幸。
  本月中旬,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与纽约合作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称,北京在27个全球主要城市中,经济影响力排名从去年的第九位跃居第一位。据称,北京经济影响力第一主要源于:全球500强总部的数量第二,仅次于东京;GDP增长率第三;按资本投资额计算的外国直接投资第三,按新建项目数量计算第五等。这份报告共选取了全球27个城市,包括纽约、伦敦、芝加哥、巴黎、柏林、墨西哥、圣保罗等城市。
  北京的综合影响力全球第一,争议巨大。北京的全球500强总部的数量第二,更是耐人寻味。
  今年7月,《财富》中文发布了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国两岸三地共入选79家企业。这一数字已经超过日本(68家),仅次于美国的132家。其中,大陆企业入选69家,台湾企业入选6家,香港入选4家。
  由此推算,位于北京的“世界500强”事实上很多都是国产货,基本都是属于本土的大型国企。
  在2011年世界500强中,入选的69家中国企业如果按照总部所在地进行省区分类,可以发现其分布是不均衡的,上海有上汽、交行、宝钢、中国联合网络、太平洋保险,绿地。湖北有武汉东风,武钢。广东有广州南方电网,深圳平安,深圳华为、深圳招商银行。河北有石家庄河北钢铁,邢台冀中能源、唐山开滦。江苏仅有张家港沙钢一家、吉林有长春,天津有天津物资,河南有郑州河南煤业,浙江有杭州的浙江物产,吉利,山西有太原的山西煤炭一家,山东有潍坊山东魏桥,济南山东能源。辽宁有鞍山钢铁集团一家。
  在69家世界500强企业中,竟然有40余家的总部在北京,上海有6家,广东有4家。河北3家,山东、湖北和浙江各有两家。江苏、吉林,天津,河南,山西,辽宁各有一家。
  而对照去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名,我们发现,入选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其分布极为畸形。北京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区一级统计单位中排名中下流,但是却诞生了最多的世界500强,而考究其企业性质,竟然100%为国有官营企业。上海作为直辖市,上榜的企业也全部是国有企业。
  北京与上海上榜企业的总数,赫然是全国所有其他省区总数的两倍有余。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中国经济重镇,都只有寥寥几个,甚至江苏竟然只有一家。
  500强大部分诞生于北京,对于中国造成了两大危害。其一是导致了畸形的经济结构,其二是导致了畸形的社会结构。
  美日等国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多来自技术密集型,制度创新型企业,以及新兴产业。入选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这些来自北京的巨头,多数集中于石油、金融等垄断企业,在中国企业的前十名中,竟然有3是搞石油的,而在金融行业,全球一共18家上榜公司,中国的国有银行就占了一半。
  从全球领域来看,500强上榜企业,多为实业公司,上榜最多的美国,其最有活力的公司,亦为实业公司,如苹果,可口可乐等。而在中国,竞争性领域诞生的企业凤毛麟角。
  同为中国企业,大陆上榜企业,与台湾上榜企业,亦区别重大。台湾上榜六个企业,鸿海 实业, 纬创,仁宝电脑,台塑石化,台湾中油,广达电脑,几乎全部都是制造业,而且集中在电脑制造。凸显了台湾强大的制造能力。台湾远比大陆富强,但是却老老实实搞制造业,对比大陆,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却老指望以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突围,其投机主义倾向值得警醒。中国未来需坚守制造业,并且逐步从产业链的低端,过渡到产业链的中端,实现中端突围,培育大众产业,中产阶层,大众消费,才可以实现整个国家的腾飞。
  而在前不久,福布斯中文版在全球富豪榜的基础上,发布了2012全球华人富豪榜,从华人富豪的分布地区看,中国大陆第一,香港第二,台湾第三。而这一分布,与中国著名的首富研究专家张小平所描绘的富豪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从华人富豪的财富来源来看,每个地区华人富豪偏重的行业有所不同。大陆产生富豪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房地产和生物医药。香港富豪集中在房地产、投资和贸易行业。台湾富豪则集中在电子制造、食品饮料和石油化工业。
  无论从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来源,还是从华人富豪的财富来源,均可凸显中国产业结构的畸形。总体而言,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转型形势急迫。同时,中国的实业日益萎缩,而垄断产业,能源产业,地产,金融等产业虚假繁荣。中国的未来在哪里?一定要加强实体经济,制造业起码是未来二十年的根基,这是不能动摇的。
  财富集中在北京,表明中国离市场经济仍然很远。在全球主流国家,是民营企业唱主角,在中国是国企唱主角。在主流市场经济国家,入选的企业以竞争性行业的实业公司为主导,在中国,入选的是以权力垄断型企业为主导。民企式微,官企坐大,实业式微,垄断坐大。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表象。
  此外,中国最大企业的总部集中于北京,亦造成了社会结构的畸形。
  早在7月底,胡润研究员和群邑智库联合发布了《2012胡润财富报告》,详细剖析了目前中国内地富裕人士的数量、地域分布情况以及消费习惯等。报告中“富裕人士”的门槛为:拥有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资产包括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和艺术品收藏。报告显示,北京千万富豪达到了17.9万人,亿万富豪约有1.05万人,均排名第一。
  中国千万富豪数最多的地方并不是中国最强大的经济省份广东和江浙鲁,而是北京。这是一种极度不正常的现象。
  可以想象,美国的富豪都来自华盛顿,那会是什么情况?财富集中于首都,说明此国是一个权贵的国家。作为一个典型的市场竞争充分的国家,美国富豪最多的地方,是在经济中心纽约,不是华盛顿。甚至,美国的财富也不集中于纽约,而是分布全国。同时,美国的富豪分布很均匀和分散,其世界500强的产生也很均匀和分散。沃尔玛就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
  中国不一样,北京不仅是政治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经济资源最集中的地方,说明中国离市场化还很远,权力对资源的配置还是非常强的,市场还没有成为完全主体,这是很多国家不承认中国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必须进行深入改革的原因。
  财富集中于北京,亦是中国社会阶层贫富分化的缩影。从事垄断行业的阶层,与权力亲近的阶层,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处于财富的顶端,而广大民众,却处于财富的末端。前几天,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和政府管理研究院共同发布《2012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报告称,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5以上,接近社会动荡线。
  报告把中国的收入层次形象的描述为金字塔型,收入金字塔的顶端高居着占总人口的10%的高收入者,拥有几乎占全国份额一半的私人财富;这座金字塔的底座的绝大多数人收入较少,甚至有些在积累着债务。上市国企高管收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28倍。企业业主与雇主的收入最高相差251.87倍,中国前400位富豪的财富占GDP的比重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10.45%。而美国前400位富豪占GDP的比重到2011年才超过10%。这表明中国财富集中的程度已经超过世界经济最发达国家,而作为一个穷国,这种情况极不正常,集中于北京的权力阶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就国家经济安全而言,财富集中于首都,非常不合理。北京挟制了太多的全国性资源,对于地方的发展,造成了抑制作用。同时,在发生对外战争的情况下,首都一旦有变,将出现毁灭性的灾难。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将财富过于集中于南京,当日本占领南京后,中国经济遭遇巨大创伤,可谓前车之鉴。当下中日争锋,未来中俄争锋,北京均处战略威慑之下。
  由此,则中国未来不仅需要打破垄断,鼓励更多的竞争性企业的崛起,同时,亦需更均衡的大企业分布,最强企业都集中在北京,并非吉兆。将多数央企迁出北京,将多数高校迁出北京,将多数机关迁出北京,分散各地,不仅事关公平,更关乎国家经济战略安全。
   罗天昊 致力于国家与城邦竞争战略研究 著有《大国诸城》
[ 此帖被219320在2012-10-29 09:14重新编辑 ]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9   
【温家宝家人发表声明否认《纽约时报》报道】- 中国总理温家宝家人的一名代表律师说,有关温家宝家族在过去20年积累了27亿美元财富的媒体报道“不实”,温家宝家族对报道内容予以否认。http://url.cn/9BONz934秒前 来自享拍微博通
zhenr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5602
精华: 2
发帖: 773
在线时间: 937(时)
注册时间: 2009-01-11
最后登录: 2019-10-28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9   
虚胖?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地板  发表于: 2012-10-30   
“谁对台湾贡献最大?”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86101&boardid=1&id=8739323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4楼  发表于: 2012-11-02   
信海光:又一个偶像摇摇欲坠?

    似乎又一个偶像将摇摇欲坠,对于曾经的崇拜者来说这很残酷,但这却往往更接近生活的真相。而现实中,这种真相比比皆是,只不过出于讲述者无心也好,出于听者有意也好,它们都被过滤掉了。

     这两年,对中国的人生导师和励志偶像们来说,风头颇为不顺。先是唐骏、李开复因学历问题遭受质疑,然后是韩寒深陷“代笔门”长达数月,现在则轮到商业骄子、地产巨头王石。据报道,61岁的王石近日被曝出因恋上某八零后女明星而与发妻离婚,成为舆论焦点。

从网上的舆论看,多数网民是抱着调侃与戏谑的心态看待此事,其中隐含着失望与看不惯,还有人则干脆加以指责。但也有人站出来力挺王石,说王石的离婚是私事,是对爱情自由的勇敢追求,是对无性婚姻的抗争,网民不应对王石进行道德迫害,王石对个性与自由的追求甚至值得尊敬。

    离婚当然是王石的自由,但假如因此而把王石当做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潮流斗士而表示尊敬,则有点不知所谓了。因为王石绯闻之前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恰恰是个主流价值观范畴内的青年偶像,他白手起家,经商成功,深爱探险,征服过世界各大高峰,还写过《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让灵魂跟上脚步》这类的励志书......而现在,他却被曝出因为恋上比自己小30岁的漂亮女明星而放弃家庭,那么,他和那些一有钱就“变坏”,惑于美色抛妻舍子的一般富人还有什么区别----王石的粉丝们想必有权如此质疑。

    离婚而再娶少妻,对普通人来说无可厚非,也是个人隐私,但对于青年偶像和公众人物王石,则意味不同,这个八卦和绯闻,足以动摇其在很多人心目中高大的形象。

    其实,在这次离婚事件中,除了绯闻,还有一些其他动摇王石励志偶像地位的信息传出。比如,关于王石的第一桶金,在很多采访中,王石都讲述说他的第一桶金是因为八十年代倒卖玉米挣得。倒卖玉米需要车皮,王石去送礼而对方不但不收,反而因为他踏实肯干的表现给予了巨大的帮助。王石总结:金钱是买不来尊重和荣誉的,不行贿也能成事,因此决定将来“永不行贿”。

    这是个向上、感人的故事,但有心人后来却给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王石的父亲是王震同志的老部下,后来担任的职位正是铁路一个重要局段的局长,而王石的岳父,则曾做到所在省数一数二的高官。

    这些背景有可能确实对王石讲述的故事进程没有任何影响,但问题是,屌丝们在知道这种背景后,还有几分信心去复制王石的成功?如果偶像的成功很难复制,其励志的意义又在哪里?

似乎又一个偶像将摇摇欲坠,对于曾经的崇拜者来说这很残酷,但这却往往更接近生活的真相。而现实中,这种真相比比皆是,只不过出于讲述者无心也好,出于听者有意也好,它们都被过滤掉了。

    都知道比尔盖茨退学创业,使出浑身解数在IBM拿到大订单从而奠定成功基础,可谁知道他母亲是IBM董事会的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了董事长?还有股神巴菲特,白手起家可谓传奇,但谁知道他父亲就是国会议员,在他10岁的时候就带他认识了高盛的掌门人西德尼?温伯格?相信在中国炒股十几年的老股民也没几个见过中金公司的CEO吧。

    所有参与传播者都希望传奇更传奇,于是他们会克制不住地进行修饰或省略,这几乎已成定律。这也是在全世界各地各种励志产品畅销不衰的一大重要原因,同时也因此,励志产业总与造假产业有着各种扯不开的干系。

    对于王石这次引起轰动的忘年之恋,心有戚戚者诠释说这是王石看开了,人生终于到了随心所欲的新境界,所以才勇于舍弃妻子产业,不惧人言,“净身出户”,轻松做人。如果这种“看开了”,也包括对“人生导师、青年偶像”角色的看开,对王石、对青年公众们,倒都不是一件坏事。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