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obingzy 发表日期:2011-2-14 16:51:00 回复
从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语说起
邓小平一生坎坷、三落三起。也正是他这“三落三起”,使他成为当代中国历史上仅逊于毛泽东的伟大历史人物。说他逊于毛泽东不只是他甘当毛泽东的学生,也不是他曾高呼过毛主席万岁和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口号,而是指邓小平的一生作为,没有跳出毛泽东对他的四句评语,犹如“齐天大圣” 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起用邓小平时,当着全党给邓小平下了四句定语:“政治性强,人才难得,棉里藏针,喜欢整人”。这四句话既是褒中有贬,又是贬中有褒。政治性强,是说邓小平在政治上立场坚定,意志坚强,他认准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妥协。人才难得是毛泽东认定邓小平有经天纬地之才,既有改天换地的谋略,又有扭转乾坤的本领。他处事举重若轻,遇事有主见,办事有魄力。棉里藏针是认定邓小平的为人能伸能曲、有柔有刚,既有委曲求全的胸怀,又有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喜欢整人是毛泽东看到了邓小平身上有股“霸气”, 既有王道之风,又有铁面无私的气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四句评语,一三句是称道邓小平是一位非凡的政治家。二四句是讲邓小平只限于一位伟大的实践家,他当不了理论家和思想家。这是因为毛泽东看透了邓小平的习性,他好动不好静,爱玩不爱学。邓小平给毛泽东的印象是“不读书,不看报”。历史证明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语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可以用无数的历史事实作佐证。
首先我们讲举世公认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说。“总设计师”为中国改革开放设计的“蓝图”是什么呢?人们熟知的且为之拼命奋斗的就是GDP到那年翻一翻,到那年翻两翻。实现“少数人先富起来,而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的通俗说法就是“瞎子走路”,既没有方向又没有目标。理论家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称之为理论,是他给人们指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观点与方法,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是理论,是中国历史证明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唯一道路。“摸着石头过河”之说,显然称不上是理论,充其量是一种权宜之计或手段。
其次,邓小平拼弃毛泽东“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是不是中国大地上就消失了阶级斗争呢?中国社会是不是不存在了人压迫人和人剥削人的现象呢?中国的现实是一个大大的“否”字。这一点我就不必赘述了。我想讲的是,一位真正理论家是不会忽视客观事实而去做一厢情愿的事的。邓小平恰好是这种一厢情愿的人。打工崽与企业主在进行生死搏斗,弱势群体仇富仇官在气氛在全国蔓延,跳楼自杀和杀官毁衙的事件屡有发生,这难道能说是太平盛世?或叫什么和谐社会?*****人千万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因为经过毛泽东思想洗礼过的中国人民,他们已经懂得马克思“*****有理”的道理,知道那里有压迫,那里就要反抗;那里不公平,那里就需要斗争,人民的命运掌握在人民自己手中,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况且还有以*****涛为首的党中央为我们作主,又有人民子弟兵作后盾,还怕你资产阶级*****?薄熙来在重庆的“唱红达黑”,重新高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忠实地贯彻*****涛总书记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指示,大得人心,也受到世界的好评。重庆的作法必将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中国的前途一片光芒。
三,那么邓小平算不算是一位思想家呢?这似乎也有点欠缺。我们知道思想家是以他的思想和学说来教化世人,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性的。孔老二的说教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直到2011年1月11日孔老二还在新中国的首都被其崇敬者立为“九五之尊”, 邓小平的讲话肯定无此威力。相反,邓小平的很多观点恰恰是事与愿违。譬如说“发展是硬道理”,人民则说:“乱发展就没道理”,30年改革开放历史证明,没有“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 也不会有“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出现。又譬如邓小平说:“中国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然而,中国的基尼系数则由1982年的0.24飙升到2008年的0.47,超过了“警戒线”,达地了贫富悬殊的程度。可见邓小平的一些论点经不起历史检验。邓小平晚年讲了一句遗训:“贫穷问题多,富裕起来之后,问题可能更多”。结论:邓小平是杰出的政治家,但他不是理论家;邓小平是伟大的实践家,但他不是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