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新三板”与IPO压力无关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楼主  发表于: 2013-02-18   

“新三板”与IPO压力无关

2013年02月18日 05:05 上海商报 
月16日,首个全国性场外市场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开业。

  从积极的角度看,“新三板”有不少值得赞赏的亮点。这个开在北京、面向中小企业的股份转让交易公司,是中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环节,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投融资结构的改变,但这样的改变是场外市场而不是场内市场的。

  众所周知,以往中国非上市企业的股权转让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不能面对全国投资人,不能在非上市机构进行交易,流动性也很差。基本上只能通过一对一协商的方式转让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而要采取一对多就只能搞挂牌拍卖。现在好了,有了北京这个全国性的非上市公司交易场所,即使这些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股权还不能像上市公司那样到了交易日就能面向所有投资人公开转让,也不能连续竞价交易,但一个非上市公司面对多个投资人选择的局面已经形成。也许,这样的市场对中小投资人、对散户来说未必是生财大道,但对那些做PE和VC的资本来说却不啻是缩短投资周期的重大利好。

  假设中国没有这样的新三板,那些PE和VC要退出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一对一地到市场找接盘的人,二是等到所投的非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在二级市场退出。而这两种方式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找接盘的投资人常常需要付出漫长的谈判时间和价格成本,指望上市后退出,价格上也许有优势,但按照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相关规定,退出时间却是漫长的。

  PE和VC资本偏好缩短投资周期,这样的风险偏好对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因为资本在市场上的流动快了,PE和VC就会有更多余力投资新的中小企业。更何况所谓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在资本市场的定义里是场外交易,这和场内交易大不相同。此外,转让股份的非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需要支付的融资成本低了不少。

  而且,若是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看,建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所,规范非上市公司的交易,还起到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早期极不规范。为什么将这个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天津滨海、武汉东湖4个高新区试点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公司称为“新三板”?因为中国在此之前没有非上市公司转让系统,上述4大高新区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借道深交所三板报价系统进行股权转让试点。深交所三板是为了解决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而成立的。

  目前参与市场投资的投资人或许能够理解退市企业进三板,但所谓STAQ、NET系统恐怕是新世纪才开始投资的股民未必知道的事情。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早期与上交所、深交所媲美的两个场外市场,当时号称“两所两网”,其诞生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
  1990年底STAQ正式开始运行,这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价证券交易的综合性场外交易市常而NET系统是由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开发设计,并于1993年4月28日由当时主管金融的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投入试运行的。但市场运行波谲云诡,这两张网从一开始就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场外交易所的活力,于1999年宣布关闭。在两网上市的公司有的转到主板,比如粤传媒,有的则继续在三板交易。

  舆论认为“新三板”迅速发展将会降低主板IPO的压力,这不能说不对,但这是忽视不同资本不同风险偏好的分析结果,是有点盲目的。市场其实从来不缺资金,但资金的流动却是有选择的。只要中国的IPO制度得不到实质性的改革,即使“新三板”未来很活跃,即使未来没有转板通道,主板市场IPO的痼疾也不会被清除。(作者系上海财经观察人士)(上海商报)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3-02-18   
当时号称“两所两网”。现在两网已经被扣定非法、被关闭取缔了!接下来该轮到哪个被非法关闭?
xiaocaobeihei
勇敢的心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1145
精华: 1
发帖: 92
在线时间: 104(时)
注册时间: 2010-09-06
最后登录: 2013-04-23
沙发  发表于: 2013-02-18   
什么时候宣布过两网关闭?胡说八道!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