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晚上来了文化宫,大家一起聊天,张工发表自已以下见解:
1、生态破产重整如果结束,是在三板复牌还是在交易所再上市?
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生态公司自已的意愿,可以一股作气在停牌期间完成重组、股改及申请再上市,如获交易所批准,就在交易所实现“再上市”,就是你们讲的在主板“复牌”。
也可以中途先歇歇脚、休息休息后再朝“再上市”(主板复牌)奋勇迈步。
再上市的道路行进一切都由生态自行决定。
当然证监会也很关注,但是不会拔苗助长。生态要把公司重整好,主营与业绩要过硬,大股东可作承诺,不要给证监会难看,证监会(上交所)既应坚持原则也要掌握分寸,特别是老三板的事应予“特事特办”!特别的“事”特别“办”理。
2、“恢复上市”与“再上市”属两个概念。
“恢复上市”对应“暂停上市”,“再上市”对接“终止上市”。主板市场带“*”st,连续三年亏损,实施“暂停上市”,并没终止交易所上市,如果在一年内达到有持续经营的主营要求,可以申请“恢复上市”,批准后予以“复牌”交易。老三板公司不同,己经终止了交易所上市,因此回到交易所上市只能走“再上市”途径。对于公司质地过硬、有良好主营并经得起“持续经营”考量,并不需要担心路难走关难闯。
3、老三板目前有几家正在重组?这个问题无法回答,有人说10家。依据是什么?无非是一篇记者报导中提及,记者依据是什么?他打电话给生态问些情况,生态接电话的干部说到,大约有十余家公司去电取经,也想学生态“破产重整”。不打电话是否没有行动。举个例子,2010年4月去东北调研,在沈阳找“环保”凡是公开信息的地方都找过,连个影子都没有。可是环保并没有死无尸骨,环保却避喧躲噪藏匿在“深山老林,洞穴窑房”(比喻),策划和实施破产重整哩。,它于2011年由法院立案进入破产重整,2012年6月才作了公开披露。据我所知,也有表面上连办公地点找不到的公司为筹划公司治理四处奔忙。
近日接到电话,有人告诉我主办券商公告找不到华凯,打开F10,果然主办券商自去8月至今连续公告无法联系该公司,没人接电话。我觉得奇怪,根据公司的公开信息,我可以联系上该司管理人,而主办券商却数月声称无法联系。这里面有什么鬼名堂?突然,脑中冒出猜测:券商是商人呀!决不是投资者公仆。
4、关于老三板股改
政策上已经明确,没有任何障碍,只是具体操作程序上尚需澄清。股改不是主办券商的职责。老三板已被纳入证监会非上市(即不在交易所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的监管范围,老三板公司向该部门的通道需要疏通,疏通靠“打通”,不“打”怎通。我的意思是推了就通,需要公司和投资者共同来推通。老三板公司与地方政府的管道不存在大的问题,因此老三板公司一方面应积极依靠地方政府,多请示多汇报,取得政府支持,同时透过市场监管通道主动取得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的同意与支持。这样符合股改条件的公司便能迅速启动股改。
大自然具备了股改的基础,但是由于股本结构特殊,流通股有5700万股,非流通股仅2860万股,如何对价?谁有什么好的方案?
5、*****决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再接再励,推动推动再推动,老三板的命运取决於老三股投资者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