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形成的6000支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开始于1991年,存在了21年,曾经允许在市场上交易,但被关闭了15年。关闭的原因是不规范,说职工股超过限度了。请问,只要是实缴投资,每一份股份都是上百万股民的真金白银,何罪之有?
**************************************************************************
我给你的发言添加几个例子:
珠海市东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及三星集资券
两者都属珠海万山区下属企业发行,但命运大不一样。
****东区房产集资券共4000多万,由珠海万山区财政局担保,票面印有万山区财政局的公章。传闻当初的担保额只是1000万,超发了3倍多,具体如何要查阅以前的发行资料。
想拿回集资款的,不多锻炼身体是等不到了。
****三星集资有1000万出头,票面印有万山区政府章。公司还在,唯一的收入是在珠海前山界涌三星工业城有点厂房收租。集资者到该公司,每年可以排队拿回一点,至于多少要看个人门路。
珠海裕华聚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始建于1988年,位于珠海唐家后环,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注册资金2亿。
公司主要产品是聚酯切片,普遍用于食品及非食品包装,曾是中国生产最早,产能最大的聚酯生产企业之一。但珠海的大小环境都不适合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的生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债转股前总资产17.89亿,总负债就有17.58亿;最终转股6.亿后还有约9亿债务。2000年公司想筹建一套15万吨/年的聚酯装置,因资金问题不得不退出项目股东单位,转为委托经营,这大概就是珠海裕富通聚酯的由来。
珠海特区玻璃纤维企业有限公司集资券
****此集资券的跟进由2003年与功控高层的接触开始,历时六年。下文为写于2009年5月15日的投诉书,完成后即由网络投诉到国家国资委、*****局和广东省国资委、*****局,并交珠海有关部门。2009年10月,为消除粤富华玻纤资产的重组隐患,珠海联晟通过律师事务所出面折价回购该券。(本投诉在珠海投诉中心网站上亦有)
珠海特区玻璃纤维企业有限公司(下称特玻)1990年成立,为扩大生产,从银行贷款并于92年经珠海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发行了1亿元五年期集资券,但95年起停止还本付息,拖欠集资款8千多万。
珠海经济长期发展不起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珠海*政*府缺乏切实有效的经济规划和培植引导。外来的新官不管旧事,一味栽花种树养草修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安念几年经就走。高薪养廉却缺乏督促考核机制,机关作风散漫,让一群优越感十足的官僚去做人民公仆,可能吗?在他们心里,办实事费心费力不说,出了错还得担责任,所以有事尽量推到其他部门,能拖就拖轻易不表态,实在拖不了再召集全市部门开会讨论,反正错了也法不责众大家好过。
广东六个曾发行集资的地市中,比珠海更偏更穷的也将集资清理完毕。更彻底的是,09年1月8日,中山市国资委专门下文: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经市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由中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统一回购国企股份公司的个人股。
珠海各方已踢了多年的皮球,回复的答案五花八门。市府部门:涉及国有资产;国资委:转下属企业;功控、联晟:无上级指示不能擅动;法院:省高院文件暂不受理。
[ 此帖被paul在2013-12-06 17:0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