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时寒冰文章:假如美国退出刺激计划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楼主  发表于: 2013-07-27   

时寒冰文章:假如美国退出刺激计划

假如美国退出刺激计划

时寒冰 2013-05-16

  无论是就全球经济而言,还是单就某一经济体个体而言,除了美国等极少数几个国家,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方面,全球在拼命搞宽松。5月2日,欧洲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50%,同时下调贷款利率50个基点,至1.00%,维持存款利率在零不变,并对负利率持有开放态度。这是德拉吉上任以来的第四次降息,欧央行基准利率已调降至历史最低水平。5月7日,德拉吉表示:“我们将密切关注未来几周来自欧元区的经济数据,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准备再次降息……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宽松。”同时表示:“欧央行理事会的决定首次对调降存款措施利率至负面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自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降至历史新低开始,印度、澳大利亚、波兰、韩国、斯里兰卡、越南先后降息。摩根士丹利认为:新一轮全球央行的宽松行动现在刚刚拉开序幕。
  另一方面,已经稳步实现经济复苏的美国,却在考虑退出刺激计划——如果站在大棋局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美国必然的选择。
  5月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非农就业增加16.5万,预期增加14万人;失业率7,5%,创4年新低,预期为7.6%。劳动力参与率月63.3%,与3月持平,仍处于1979年以来新低。3月就业数据从增加8.8万人向上修正为增加13.8万人。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修正为+33.2 万人,初值+26.8万人。在过去12个月里,美国月均非农就业增加16.9万人。
  重要的不仅仅是4月非农就业数据的好转,更重要的是此前数据的修正。诚如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的分析,房地产是美国经济复苏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房地产复苏,就意味着美国经济在稳健实现全面复苏。更何况,美国公布的汽车销售数据也非常亮丽。
  因此,美国5月3日公布非农数据以后,我立即发微博做了分析:“这是极其重要的一天。棋局之布局到现在已经完全清晰了。美国经济全面复苏,不再有任何顾虑。条件已经全面成熟。不久之后,它将减少购债。再之后,它将宣布加息。美联储将开启地狱之门,给一些国家套上萧条的枷锁”;“美国非农数据好转成就美元王者风范,将成为未来埋葬欧元的集结号。”
  5月10日(周五)美国市场收盘以后,著名的美联储通讯社Hilsenrath题为“美联储制定退出刺激的计划”的文章出现在WSJ网站上,其主要内容是:美联储官员已经制定了结束前所未有的850亿美元/月购债计划的策略,这一策略旨在保持灵活性并且能够管理高度不确定的市场预期。官员们表示他们计划谨慎并且可能是分阶段的削减购债规模,根据其对就业和通胀进展改变购债数量。但何时开始这一计划仍然存在争议。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在二季度将放缓,但在下半年开始加速。如果未来几周的经济增长仍然坚挺,这将给美联储官员更多信心开始退出计划。[1]
  华尔街资深人士Bruce Krasting解读“美联储退出计划”:“美联储通讯社”Hilsenrath的文章确认了美联储正在变更其QE政策的进展。美国已经达到了“QE峰值”,此后QE将逐渐开始走下坡路。5月份将是市场享受每月850亿美元购债的最后时光。美联储的新计划是逐步放缓QE。美国政府将在未来两周内触及债务上限。在此后,新的美国国债发行将大幅减少……WSJ的报道是经过伯南克授意、耶伦同意的,这说明两人也认为QE政策是高风险而回报有限的。[2]
  美联储在6月、7月和9月分别有一次议息会议,随着美国经济的稳健复苏,美联储也将逐步发出有关退出刺激计划的信号。
  那么,假如美联储退出刺激计划,意味着什么?
  现在,全球大的经济体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扰,相比之下,美国实体经济的恢复情况是比较稳健的,而美国作为对全球经济影响重大的国家,一旦它退出刺激计划,必将产生巨大影响。
  一旦美国退出刺激计划,美元将稳步走强,而接下来又面临着加息的问题。这样,会加速美元向美国的回流,在给美国带来充裕资金的同时,也将使全球其他国家的流动性收紧,从而,导致相关国家陷入紧缩状态。另一方面,此前相关国家的超发的海量货币,又不断推动着物价上涨。从而,就会形成我在2008年4万亿救市计划出台后所推导的困境:物价上涨和经济停滞共存的局面,即Stagflation(停滞性通货膨胀,简称滞涨)。相关国家将由此步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共存的困境之中。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美国此前的几次类似货币政策的调整,几乎每一次都导致一些国家陷入危机。
  如果美国退出刺激计划,对于大宗商品而言,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利空。一方面,美元升值,使得大宗商品重新估值。另一方面,相关国家的滞涨将减少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除了粮食以外的大宗商品(包括铜、石油、钢铁、煤炭、金银等等)都将走出一波较大级别的下跌行情。部分商品的价格与近10年来的最高价相比,将在其50%以下的位置。因为,华尔街将全面做空大宗商品,做空危机隐患最大国家的股市、房市、货币等等,以血洗的方式等待廉价收购实实在在的资源和相关优质资产。随后,被美国掌控的资源,价格再步入宏伟的涨势当中。到那个时候,美国的债务还会成为问题吗?现在看起来庞大的债务将轻易地被上涨的资源和美国经济发展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所稀释——这是美国未来化解自身债务危机的捷径!
  如果美国退出刺激计划,欧洲、亚洲的日本等相关国家的股市,也将步入跌势。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它已经没有任何顾虑,这个时期将成为它全力以赴以铁腕洗牌世界格局的最佳时机。这似乎有点阴谋论的味道,却是棋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接下来,欧洲相关国家将不断爆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欧元将在一片狼藉中重新陷入重重危机的包围。诚如我在《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中所做的分析,作为全球唯一能跟美元相抗衡的货币,欧元的使命已经完成,它正在回归自己的宿命。
  4万亿救市计划的出台,让中国在大棋局中处于非常尴尬和痛苦的局面之中。
  如果继续刺激经济,产能的严重过剩已经到了不堪承受的地步。怪异的是,发改委依然在狂批过剩项目。2012年5月,发改委核准了首钢迁钢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为河北省唐山迁安市,主要建设内容为炼铁、炼钢、轧钢及公辅配套设施,项目形成780万吨铁、800万吨钢、637万吨热轧板材、120万吨冷轧板材的生产规模。同月,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和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也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上述项目相加,总投资额度将在千亿以上。[3]
  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核准的批复文得知:仅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的钢铁生产系统:年产铁就高达920万吨,粗钢高达1000万吨,钢材高达938万吨。“项目总投资696.8亿元,其中建设投资683.4亿元(含外汇16.5亿美元)、铺底流动资金13.4亿元。项目总投资中,企业自有资金提供348.4亿元,资本金比例50%,其余部分申请银行贷款解决。”并且,“项目建成并形成10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同时,预留二期发展余地。二期建设方案须在经过研究、论证后,按程序另行报批。”[4]
  在中国钢铁过剩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新的投资无异是在向雪地上毫无意义的倾洒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
  而且,中国的债务问题已经非常之严重,这种情况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尚能被掩盖,一旦经济增长停滞,就会成为决定未来命运的一条带血的主线(《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危机将随时被点燃。
  如果不再刺激经济,经济结构已经严重畸形的中国经济将从此步入增速逐渐下滑的局面当中去。十年来,政策鼓励、货币助推下的房地产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实际的主导者,在加重民众住房负担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严重畸形。发展房地产本身没有错,但以打劫民众财富为目的的房地产的发展,在成就少数地产富豪和一些炒房客的同时,却大大增加了民众的生活负担,并且,由于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浪费,导致中国经济走向彻底的畸形,现在已经无药可治!买得起房的早买了,并且,有的不止一套。而买不起的也就无力消化市场中庞大的存量住房(包括每年囤积在炒房客手中的大量住房)。当房地产经济走向死胡同,当房地产业对资源(包括政策资源、信贷资源等)的无节制*****把制造业挤向萧条,华佗再世又能怎样?
  我此前在书中和博文中无数次地呼吁走民富路线,只有走民富路线,中国经济才有实现自我救赎。但现在所有的良机都已经错过。2013年5月10日,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已达10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美联储现在的数据公布到3月份,为10.4464万亿美元,中国3月M2余额为103.61万亿,按照同期汇率折算下来,中国的广义货币已经超过美国59.96%!
  尽管屡屡有人为中国的货币供应申辩,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人民币对内的购买力一直在下降,非常直接的表现就是国内物价的上涨和海外相同商品(甚至中国制造的商品)的物价远低于国内。这实际上意味着民众的财富在被稀释,购买力在稀释中下降。这也意味着,中国拉动内需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一方面的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是民众购买力的下降,当这两种因素汇聚在一起,将会发生什么?是不需要用文字来表述的。
  中国现在仅剩下城镇化、中西部发展等为数不多的几张牌,而核心依然是政府主导的投资。目前,在城镇化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我在《未来的趋势与演变》已经做过分析。
  早在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3〕第(六):“做好召开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准备工作。研究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方针、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5],但至今会议依然遥遥无期。城镇化如果出台实质性利好政策,将推动股市和大宗商品出现一波有限的涨幅。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假如美国再退出刺激计划,我们只能以悲观的心态应对:股市空仓,或融券卖出部分个股,股指逢高做空,大宗商品做空为主基调。房价也将步入跌势。(上图:5月4日的微博截图)整体而言,如果美国退出刺激计划,未来将非常悲观——在此以前,需密切关注中国的城镇化会议的进展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它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更直接。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沙发  发表于: 2013-07-28   
中国式摩天大楼泡沫的破灭

2013年07月22日 17:16  作者:陈志龙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微博]

  1999年,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通过对近百年间世界摩天大楼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波动高度相关,得出一个结论:摩天大楼竣工往往是经济盛极而衰的拐点,大厦建成之日,往往便是经济大衰退之时。

  报道称,张跃花90亿元巨资建造世界第一高楼,设计高度838米,202层,比目前世界最高建筑162层、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还要高10米。
  7月20日下午2点10分,长沙望城区回龙村,一架美国贝尔直升机B-7748刚刚落稳在田地里,它的主人就迫不及待地赶下飞机,一路小跑,奔向他梦想中的“天空城市”。他是比迪拜塔还高10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的构想者——远大科技集团总裁张跃。

  这是当地媒体的一则报道。报道称,张跃花90亿元巨资建造世界第一高楼,设计高度838米,202层,比目前世界最高建筑162层、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还要高10米。远大方面原计划该项目2012年4月启动,年底即开始安装,在2013年1月建成。为了这座钢结构的“天空城市”, 远大方面已订购了270万吨钢材(3669,-22.00,-0.60%)。但其间关于“天空之城”的各种传言和担忧不断,一年来诸多反复。

  多年前我采访过张跃,那时他的商务机刚刚到手,所经之地,都要安排与媒体人士见面。印象中的张跃,梳着油光可鉴的大背头,不管与谁谈话,都喜欢盘在沙发里,跷高个二郎腿,语言生动而夸张。

  这次也不例外,“我们的基础施工期是6个月时间,地面部分是4个月时间,也就是在明年的4月份,这个楼就可以封顶了,明年的5月中旬6月份人就可住进去了,到七月份的时候,这里面已经是熙熙攘攘,灯火通明,鸟语花香的这么一个地方了。”他说。

  就在远大的“天空城市”再度起锚时,几乎同一时间,从苏州传来消息,将在大“秋裤楼”旁边,再建造一座8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这一建筑的高度无疑将超过上海甚至东部地区的任何一座建筑。各地竞相追追逐建设世界第一高楼,呈现的是中国式反周期的”逆风飞扬”。在房地产市场空前混沌和迷乱的当下,这些危险的赶超让人手心捏一把汗。

  摩天楼,无论是建设还是维护,都是吸金黑洞。依当下的宏观环境,这些项目从银行融资是极困难的事。从市场的消化能力看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运营多年,至今状况不佳,这些“天空城市”究竟如何定位,投入使用后庞大的运行费用如何消化等,都是未知数。几个月时间的“大干快上”后,世界第一摩天楼的眩晕效应终会显现。

  1999年,Dresdner Kleinwort Benson公司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Andrew Lawrence)通过对近百年间世界摩天大楼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波动高度相关,得出一个结论:摩天大楼竣工往往是经济盛极而衰的拐点,大厦建成之日,往往便是经济大衰退之时。

  经济学界称之为“劳伦斯定律”,亦称为“摩天楼魔咒”。这一魔咒定律一再被实证所应验:2001年建成的台北101大楼见证了高科技泡沫破灭;2007年7月,828米的“哈里发”塔被正式确认为全球最高建筑,迪拜债务危机随后爆发;2008年8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落成,与此同时,平安保险的一个“建筑高度将不设限”的摩天楼计划动工,9月全球金融海啸汹涌而至……冥冥之中,“摩天楼魔咒”在显灵。

  去年这个时候,一份《中国摩天城市排行榜》在上海发布,引起各方强烈关注。这份《排行榜》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第一摩天楼国家,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已超200座,相当于美国现存同类摩天大楼的总数。

  几百座摩天楼在往空中延展,如果我们越来越像“若干个迪拜加在一起”的国度,成为全世界资金过度堆积在房地产和摩天楼上的国家,那很难保证不会成为“魔咒”下一个的显灵对象。

  写这篇文章时,我用半天时间查阅了迪拜地产泡沫从酝酿到破灭的背景资料。2000年开始,迪拜政府旗下设立三大主权投资公司,它们分别是迪拜世界公司、迪拜投资公司和迪拜控股公司。为支持大规模项目建设,阿联酋政府修改法律,允许外国居民在迪拜拥有物业,刺激房价一路走高。

  从一开始,迪拜总规模约3000亿美元的“摩天楼群“建设计划所需资金主要依赖举债,这些项目广泛被冠以“世界之最”,最著名的为七星级的“帆船之都”酒店。依赖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和政府巨额举债进行投资拉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一度取得过阶段性的巨大成功,但最终随着地产泡沫破灭,债务危机爆发。

  2007——2008年,在房地产业的高潮阶段,迪拜房价上涨了80%,2008年,迪拜824亿美元的GDP构成中,房地产业建筑业分别占到14.7%和9.6%,一幢幢在沙漠边上刺破天际线的摩天楼远远超过真实的需求。

  而随着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过去经常光顾迪拜的美国富豪和欧洲王室成员也退避三舍,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迪拜的房地产,3000亿美元的项目有一半停工,刺破天际线的摩天楼最终刺破了房地产泡沫,并直接导致了迪拜债务危机。

  历史的长焦和广角镜一再启示我们,摩天大楼不只是一簇簇水泥丛林,背后往往还是一家家金融机构的身家性命,金融的力量推动着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摩天大楼背后往往是高筑的债台。违反经济规律、一个个试图要刺破苍穹的摩天楼,已成为见证泡沫和浅薄狷狂的代名词。中国式摩天大楼建设热潮无疑是在继续堆积泡沫,其间酝藏着的风险不言而喻。

  现在,全世界的对冲基金都在押注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夺命空头”查诺斯放言,他这两年最正确的事就是做空中国房地产市场,因为“它的泡沫如果破灭,将以比迪拜惨1000倍的方式终结”,美国《新闻周刊》将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排在未来世界十大预测的第二位,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将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

  人类近百年的金融危机史,无一不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史。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上绊倒过许多大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在房地产热中出现了10大空城:堪萨斯、休斯顿、底特律等城市的许多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美国储蓄贷款合作机构破产数超过800家,得克萨斯州六成以上的贷款合作社破产,连为其担保的美联储贷款保险基金“子弹”也全部打光。

  在那轮不动产热中,英国的地价急跌了一半,大量激进投资不动产的金融机构出现挤兑和经营性恐慌。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破天荒地启动了战后最大规模的“救命船队战术”救助计划,才避免了一场全面信用危机。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大量金融机构破产,损失超过了二战战败的损失。

  历史的教训一再说明,房地产市场如果失控,任由泡沫恶性膨胀,将诱致经济的系统性癌变。当下,中国沸反盈天的房地产炒作和博弈仍在深化,你追我赶的摩天楼竞赛,暴露出政府主导型投资中日益凸显的结构性问题,这助推了房地产的畸形繁荣,其本质是空中结楼殿,水中寻皓月,泡沫膨胀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过去的这场危机中,“两房”、雷曼、AIG、摩根大通、富国银行、英格兰皇家银行……一幢幢神秘庄严的百年大厦一夜间坍塌,华尔街五大投行全军覆没,欧美许多大银行被政府接管,高杠杆的金融业虽然貌似强大,而一旦为光怪陆离的摩天楼所绑架,在“劳伦斯定律”或者“摩天楼魔咒”的作用下,表面的荣耀和所谓的国家财富原来都是黑洞,只有泡沫破灭后才知道财富的幻景和虚无,国家灾难由此开始。

  现在,一代人在鸟语花香的泡沫中泅渡,大家都有醉酒般的眩晕和快感,殊不知,每个泡沫都会成为随时引爆的连环雷。

  迷信强政府会让房价永远上涨的人,最终只有撞了南墙、吃了大苦头后,才知道要遵从常识和规律。因为,市场内在规律不以任何“强政府”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看到,强大的美国也好,奢华的迪拜也罢,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不是以“强政府”的意志为转移。该醒醒了!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