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强: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
今天这个场面非常热烈,实际上我经常参加金融的会议,今天这种热烈的场面还是非常少见的,说明大家对我们新的新三板非常关心。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经国务院批准已经推出了。我们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来讲,我们认为来之不易,非常难得。我们这个股份转让系统从性质上讲是全国性、统一的证券场外市场,我觉得应该是这么定性。作为证券场外市场,我们历史上其实早已有之,演化了可能将近30年才有了今天这种比较好的结果。其中许多阵痛,我简单的提一提,使大家有一个了解。
实际上我们最早的证券市场就是场外市场,最早出现的上海静安服务部进行小股票交易,另外深圳特区,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进行柜台证券交易,中国股票交易是从1984年以后出现的,性质就是场外市场。后来1990年以后才陆续建立了两家证券交易所。所以我们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跟西方国家的一样,都是先有场外,后有场内,所以场外本身不是一个新的东西。一直到1998年,实际上我们在全国建立了29个地方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剩下的都是场外市场。
另外还有两个法人股市场,是连接全国的电子自动报价系统,现在也属于场外。但是在1998年,当时朱总理下了一个10号文,因为考虑当时为了防范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全国性的证券市场等等一些事情。下了一个文,文里写了一句话,证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内交易,证券交易所之外的交易均属违法。就是因为如此,当时把场外市场全部关掉。可是突然关闭的时候,场外市场许多投资者的利益受到很多损失,到处告状,到处上访,闹出很多事情。为此我跟我们学校的一位教授曾经搞过社会调查,到广东、福建考察NET法人股市场的状况。后来写了2.4万字的调查报告,而且直递给朱总理,朱总理亲自给我们报告做了签名的一个批示。最后怎么处理得呢?这两个法人股市场各上了一家,就历史遗留问题上了主板,就是现在南海发展(600323,股吧)和海南航空(600221,股吧)上了主板。其他的最后就做出一个决定,就是放到上海券商的柜台上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老三板的产生。所以我们场外市场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后来中关村(000931,股吧)的一些企业进入,又出现了新三板,大概118家左右。这次国务院批准了成立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是经过了将近30年的中国场外市场的风风雨雨,最终才顺利推出来,所以说是来之不易的。而且本人在2008年作为北京市政府参事,就写过一个参事建议,我说咱们不用跟上海比,他们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其实北京本来就是金融中心,一行三会,各行总部,代表处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全国统一性的市场。所以我说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北京市政府应该尽快跟证监会沟通,抓住这个市场,把这个市场确立,这是2008年,我当时写了这么一个参事建议。在前年和去年,我连续两年写了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最后国务院终于审时度势,批准了我们场外市场的建立。所以确实可以说是很来之不易的。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股份转让系统,建立这个场外市场呢?因为它的意义巨大,由于时间关系,我只简单的讲讲。首先我们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它可以在更大的范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中小企业为什么融资难?实际上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因为我们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靠银行,银行不贷了没有办法,只好借高利贷,融资制度太单一。而我们大银行天生是嫌贫爱富的,它的对象如果是中小企业的话,中小企业天生是什么性质呢?抵御风险能力比较低,甚至信誉程度比较低,创立的能力也比较低。你想想大银行愿意贷给这些中小企业吗?而且还有贷款成本的问题。我10个亿,一笔全贷给宝钢了,又好控制风险,又好管理,成本很低,我10个亿贷给1千个中小企业麻烦了,我成本有多高?所以这是必然的。在这种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必然融资难。所以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方面解决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彻底改革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要增加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让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这才是关键。但是我们的场内市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融资的需求,中小板、创业板,但实际上它作用十分有限。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特点就是门槛高,容量小。所以你要上场内市场,不仅左审右评,要求得非常苛刻,而且关键容量特别小,创业板敞开上,挂1千家,挂3千家,再往上挂你挂得上去吗?到时候报单都报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