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网5月16日报道,3岁开始看股票新闻,7岁开始为父母炒股出谋划策,10岁下了第一单,并在三个月后赚到了小学学费的小学生尹航,听起来真是一个股票天才!
全民炒股几乎疯狂的时候,小学生也不甘落后,在父母的“培养”下跳入了股海,10岁的学生通过自己炒作赚回了学费,为如今的小学生们树立了一个小学生炒股的榜样。据报道,这个名叫尹航的小学生“要是从胎教算起,接触股票已经十年了”,可谓是“老股民”了,冠以中国股市第一代“胎教股民”也不为过分。今年以来,中国社会有两个词非常流行,一个是“太有才了”,另一个是“最牛的”。10岁的小股民现身中国股市,而且掘到了第一桶金,肯定称得上是中国“最牛的”小股民,无人能比。这“最牛的”股民又是经过“胎教”培养出来的,故不得不用“太有才了”来形容,在中国也是无人能及的。
10岁小股民炒股碰上牛市,赚回了学费,报道所传递的信息当然值得其他学生效仿。找父母要钱到股市里拼搏,只有炒股才大有钱图,这不是好事,而且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日前笔者在中央二套看到一项关于股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在职股民,认为炒股对他们的工作有一定影响,他们的心随着股市的涨跌起伏牵挂。如果说小学生炒股对学习没有影响,那肯定不是真的,因为,炒股成了孩子每天的最大乐趣,他每天都要关注新闻联播和各类经济新闻,以及股票行情。
赌博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股市如同赌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从小就让孩子浸淫在这种赌性十足的股市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与健康成长。不知道有关记者为什么要写这种小学生炒股典型,是想为中国股市的牛市鼓噪吗?倘若是这样,实在不该把一个孩子拿出来炒作。从去年开始的牛市的确使不少股民受益了,一些投资者“1万赚几万,几万变几十万”后仍然贪得无厌,而更多的新股民在暴富效应的诱惑下扑通扑通地往股市里跳,形成一股全民炒股的热潮。针对这一过热现象,已有经济学家、央行领导提醒投资者,股价已被高估,股市已有泡沫,这意味着股市里的风险随时都可能降临。
胎教未必能造就股市神童,未必能预知中国股市未来的走向。从心理学上分析,小孩子赚了钱肯定是欣喜的,甚至“若狂”而助长骄气。初生牛犊不畏虎,赌性大胆子自然也就大,况且10岁左右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哪知股海深浅,假如遇到熊市把父母的血本亏了怎么办?他们心里是否承受得了吗?孩子毕竟还小,心灵很脆弱,做父母的必须考虑到10岁孩子的承受能力。
股市没有神人,更不会有神童与天才,把10岁的小学生炒股神化,这是很不正常的,尤其是中国的股市,不理智的新股民较多,不应该把孩童们扯进来。当然,让孩子通过接触股票,了解一些股票常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但是,把这么幼小的学生推到股市的风口浪尖,甚至成为一种“典型”,这是很容易夭折的,不知尹航小朋友的父母以为如何?不知有关的记者以为如何?
2007-05-18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