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希望广建例子,别在其它三板股再次上演!!
tzx100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771
精华: 0
发帖: 166
在线时间: 2069(时)
注册时间: 2011-06-05
最后登录: 2016-04-27
楼主  发表于: 2013-09-22   

希望广建例子,别在其它三板股再次上演!!

流通法人股:10股减1股
广东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000年度股东大会关于处置公司超卖股票的决议
    2001年12月10日

由于历史原因,公司在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八年期间超卖了公司部分流通法人股股票,导致公司股东名册上股东持有的股数大于公司实际数。为妥善解决此问题,经公司二00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决定:公司原流通法人股10998.27万股按每10股减1股,用以弥补超卖的股票,以使公司股东名册上股东持有的股数等于公司实际数。公司按所减股份数以公司新股发行上市前在非上市股份转让市场最后一个月的日交易收盘平均价计价,在新股发行上市后一个月内兑现给股东。  
[ 此帖被tzx1000在2013-09-22 13:21重新编辑 ]
tzx100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771
精华: 0
发帖: 166
在线时间: 2069(时)
注册时间: 2011-06-05
最后登录: 2016-04-27
沙发  发表于: 2013-09-22   

公司按所减股份数以公司新股发行上市前在非上市股份转让市场最后一个月的日交易收盘平均价计价,在新股发行上市后一个月内兑现给股东。-------是句空话
  
            广建1(400009)公告正文广东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告日期 2003-09-09         广东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我公司于2003年8月30日召开了2003年度临时股东大会,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对"关于处置超卖股票的决议"的补充议案》,议案内容如下:公司2001年12月10日召开的200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处置超卖股票的决议》,决定将原流通法人股实施10减1减持登记,以弥补被超卖的股票,使公司股东名册上股东持有的股份数等于公司实际注册资本。现经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核定,公司超卖股票的实际数额为11,291,273股,而10减1所得股份数为12,127,397股,比实际超卖数多了836,124股,按2∶1比例缩股后为418,062股。该部分股权仍属于全体流通股股东,但却无法细分至每一位股东名下。为了解决这一遗留问题,公司拟将该部分股份按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前二十日的平均市场价由大股东湖南泰和集团有偿受让,所得资金作为公司资本公积。  按照大会决议,湖南泰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4.53元的价格受让了该部份股份,至2003年9月5日受让资金1,894,866元已经一次性全额到帐,并经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审验,特此公告。                     广东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OO三年九月九
tzx100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771
精华: 0
发帖: 166
在线时间: 2069(时)
注册时间: 2011-06-05
最后登录: 2016-04-27
板凳  发表于: 2013-09-22   
大比例缩股:2股缩成1股

2002年9月28日,广东广建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总股本按2:1比例缩股的议案》,决定将公司总股本按2:1比例进行缩股。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公司董事会决定2:1比例缩股的目的是使公司每股净资产达到上市要求。据公司介绍,到今年底公司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期将满,按照现行的公司上市规定,广东广建每股净资产还达不到上市的要求,董事会为了尽快推动公司转主板工作的进度,推出了2:1比例缩股的方案。如果该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从0.514元提升为1.028元,达到法定的上市要求。
  2001年,湖南泰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入主广东广建,当时其置入资产为岳华公路75%股权,评估值7581万元。如果让湖南泰和通过不断注入资产的方式,使公司的每股净资产达到法定的上市要求,理论上还有8000万元左右的缺口,显然这将大大提高湖南泰和的重组上市成本,因此,被广东广建聘请为独立财务顾问的泰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2001年12月5日发布的《关于广东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中早已提请投资者注意,广东广建将采取缩股的方式使其每股净资产面值超过1元,以符合新股发行要求。
  我们认为,从广东广建的出发点上看,其缩股动机是良好的,而且从公司的实际情况看,此种方法也的确是成本最低、操作最简单的一条达到上市条件的途径,从理论上讲也没有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公司董事会的决定,对投资者投资代办股份转让市场的信心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目前反馈的情况看,大多数投资者在了解了广东广建董事会此项决议的背景和目的后,能够表示理解,但投资者最大的疑虑是害怕这种做法在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中成为一种惯例,被其他公司所效仿和泛用。尤其是象海国实、华凯实业等这些净资产虽为正但绝对值比较低的公司,一旦采用这种缩股的方法,投资者的损失将非常惨重。
  综此,我们认为,广东广建缩股上市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比较适合本公司股东利益的做法,并不一定适合其它公司。我们相信广东广建的投资者能理解该公司董事会推动公司上市的良苦用心,也相信其它公司在重组和上市过程中,公司董事会一定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成本和利益,找到一条让重组方和流通股股东利益都能得到保障的方法和途径。
  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11月14日
[ 此帖被tzx1000在2013-09-22 13:22重新编辑 ]
tzx100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771
精华: 0
发帖: 166
在线时间: 2069(时)
注册时间: 2011-06-05
最后登录: 2016-04-27
地板  发表于: 2013-09-22   
广建5变广建1:公司玩失踪  
已经8年没有广建任何信息。大股东确活的很滋润。

广建最后一次公告:广东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


[ 此帖被tzx1000在2013-09-23 10:34重新编辑 ]
tzx100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771
精华: 0
发帖: 166
在线时间: 2069(时)
注册时间: 2011-06-05
最后登录: 2016-04-27
4楼  发表于: 2013-09-22   
股价:
广建股价从缩股后的5.09元,一路下跌,现价1.27元
[ 此帖被tzx1000在2013-09-23 09:37重新编辑 ]
永远关注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1358
精华: 3
发帖: 338
在线时间: 560(时)
注册时间: 2007-10-29
最后登录: 2014-08-23
5楼  发表于: 2013-09-22   
等了这么多年却等到了这个吗,而且,减你的股票可以自动进行,你的账户很不安全,
bdzwq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9227
精华: 31
发帖: 2437
在线时间: 5391(时)
注册时间: 2009-12-25
最后登录: 2020-08-14
6楼  发表于: 2013-09-23   

理性探讨:

解决超卖股票的事情,“公司按所减股份数以公司新股发行上市前在非上市股份转让市场最后一个月的日交易收盘平均价计价,在新股发行上市后一个月内兑现给股东“现在好像已经行不通了。

1、谁来重组谁就补齐空缺,把这作为一个前提条件;
2、用给”配股权“的方法来解决,每一股给3—4个配股权;
3、用公积金送股;
4、同比例缩股等。

fuhua001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1908
精华: 0
发帖: 54
在线时间: 133(时)
注册时间: 2013-09-23
最后登录: 2014-01-27
7楼  发表于: 2013-09-23   
jakseng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6710
精华: 1
发帖: 125
在线时间: 825(时)
注册时间: 2009-05-10
最后登录: 2020-09-18
8楼  发表于: 2013-09-24   
你喜欢海国实的例子??
paul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4032
精华: 1
发帖: 975
在线时间: 449(时)
注册时间: 2011-10-25
最后登录: 2014-12-31
9楼  发表于: 2013-11-03   
引用
引用第4楼tzx1000于2013-09-22 13:20发表的  :
股价:
广建股价从缩股后的5.09元,一路下跌,现价1.27元

 "获最"理由:深交所今年6月份发布的《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将B股也纳入规范范畴,而退市新规引入了"1元退市标准",即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人民币),深交所有权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不幸的是,闽灿坤B(200512)股价自7月9日起开始连续低于1元人民币的面值。
  
    就在市场都认为闽灿坤B成为退市的首吃"螃蟹"者时,最后关头,闽灿坤B寻找了"缩股"方案,总算"维稳"成功。
[ 此帖被paul在2013-11-13 13:44重新编辑 ]
paul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4032
精华: 1
发帖: 975
在线时间: 449(时)
注册时间: 2011-10-25
最后登录: 2014-12-31
10楼  发表于: 2013-11-13   
认定2006年开始广为流传的"不股改就直接退市到三板”这句话,与2005年新证券法相违背......是我卫权的方式,只要可以成为诉讼的依据,请大家帮我找,



以后大家找我请到my3b.cn那里只讨论三板等级考试,不讨论卫权,也不讨论股改...
1.我是第一个提出老三板等级考试大纲

2.我是第一个提出不股改就退市是违法的言论,

3.我是第一个提出吸收合并和到海外上市的方式解决老三板的
4.我是第一个提出万福生科可能在2013年退市的,并希望大家设法趁人多的机会把小草论坛人气带动
5.我是第一个提出将来会出现股东大会集中开,不如成立三板股民协会集体卫权的,
6.我是第一个以两面针补缴转让中信证券税款引发的讨论三板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和自己无关,那么.......等着老三板重组你卖出在高位后,税务局来征税,你再问为什么没有人支持你抗议税务局按照最高的税种来征税,
7.我是第一个提出新股发行快要来了,从我国IPO定价制度改革到私有信息定价效率,交易制度改革

8.我是第一个在小草提出"老三板的持有人在历年与地方政府,原大股东,证件会的斗争中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接下来,随着新三板被重视,老三板的持有人要迎来他们的新对手:证券公司和地方中级法院."


9.我是第一个在小草提出"老三板不能套用以前的经验,尤其是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小盘"曾经是对的,但是,要从2014年实际出发"的人,
          既然按照第8条,老三板的持有人要迎来他们的新对手:证券公司和地方中级法院.而有人问",新退市的,来了,对三板有什么影响",我的回答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原来的老三板,有动作的就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真没有动作,就到四板..每个三板公司有对应的主办的证券公司,由他们请这些没有动作的公司去.....新来三板的公司,,有动作的就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参考创智"也就是说哪个公司有动作,,并不是自己事前有个框框"国企,小盘"来限制,:证券公司和地方中级法院未必认这个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小盘",当然,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小盘"曾经是对的,至少到粤金曼停牌,也是国资领导下的,但是,这些都是明摆的,而你不知道的重组方案,才是最主要的,你可以把所有"国企,小盘"都事先买了,但是重组方案呢????很多人在中川群说要翻十倍,.....恐怕是想当然...凭什么?,..只要三板有上有下,从实际情况出发更实在,中川已经停牌很久了,万一像昌九生化那样,停牌后发布重组的对象不如人意,那么你到证件会去喊冤?昌九的股民难道不冤?为什么喊冤,就因为和你自己所想的框框不一样,至于昌九大股东也的确是不够地道,但是,如果你买了赚了,那就是不冤了,对吗?.....因为三板必然有上有下,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真没有动作,就到四板(有人不懂,我当时没有解释,这里说下:“一板”是上交所、深交所的主板市场;“二板”是创业板;“三板”是股份代转让系统;新三板是国家级高新技术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代办股份转让的平台。“四板”是区域性柜台市场。例如上海股权交易所、重庆股权交易所等地方性、区域性的交易市场。)
       "有动作的就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真没有动作,就到四板,"的规律存在,那么本质上,三板就定案了。目前的缺陷是“有动作的,还没有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也没有去四板的迹象,也没有给股民一个合理的说法”。对于类似沈阳环保那样不合理的方案也应该接受申诉。但是,像昌九生化那样,停牌后发布重组的对象不如人意,那么你到证件会去喊冤?除了不是小盘外,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这个标准,昌九应该是符合的,大家说呢?我这话应该是大家不爱听的,所以。。。
********************



10.我是第一个在小草提出"在三板分开两步走"的人,并对想去my3b.cn的人提要求:控制你的上网时间.
.虽然十进宫的看法和我不一样,但是他也是不搞左右逢源的.  
   在三板分开两步走"的由来是,在三九生化停牌数年后,重组回主板,本来优势很明显,但是不到半年,

迎来若干官司,应该说如果不回主板,那么该公司应对官司的回旋余地更小,好歹回到主板,身价不同于三

板,但是这些官司对公司的影响不小,如果你是看十进宫的文章,应该记得有这样几篇比如"即将恢复上市

公司的大股东股权,竟可能在开盘前被拍卖"以及"振兴生化(原三九生化000403)行业优势一目了然"

还有由于"承诺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分阶段收购公司持有的山西振兴集团电业有限公司 65.216%

的股权"引来的官司的相关报道,个中文章大家自己琢磨,
    因此,我说的在三板分开两步走,就是第一步重组,把公司的资产置换,第二步理顺关系,把各方面理

顺,选择合适的时候上市,或者在自己无法达到上市条件的情况下,考虑被并购上市.和三九生化相比,优

点是在三板理顺关系,比如打官司不要拖到主板,缺点是万一资产置换后,在三板还是搞不定,那么对于重

组方和股东而言,是个大损失,这也是我和十进宫看法不一样的地方,多数人都是公司回主板为目标,而且

是一步到位,开市第一天就卖,而我主张在三板消化后再上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要有序

推进改革".所以,要是你和十进宫的观点比较接近,就直接承认十进宫的观点更合适你,而不要接受我的

在三板分开两步走的观点,我的请求只有一个,你别来my3b.cn,没有必要左右逢源.虽然十进宫的看法和

我不一样,但是他也是不搞左右逢源的.
[ 此帖被paul在2013-12-31 10:12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