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 :货币市场利率如反转过山车一般的大起大落,充分体现了中国中央银行的市场调控水平。现在中国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而“做空中国”的投机势力却赚得盆盈钵满。如果不能及时遏制这一严重情况进一步扩展,半年、最多一年,中国危机必成现实。请看,紧缩货币会摧毁改革红利http://url.cn/Sl5fQf货币市场利率如反转过山车一般的大起大落,充分体现了中国中央银行的市场调控水平。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它们要干什么?为什么允许此类市况频频上演?说实话,找不到为之解释的理由,而央行自己也决口不言,这就使得全世界所有投资者都必然产生无穷联想,而伴随着这样的联想,中国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股市垮了!债市垮了!境内外“做空中国”的投机势力赚得盆盈钵满,但中国实体经济不得不面对大幅攀升的融资成本,老百姓不得不面对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从宏观层面说,中国人的这些代价是在支付境内外投机者的收益。
这样的态势已经持续了3年,但2013年之前尚显轻微,而今年6月之后开始变得变本加厉,目前已经到了“抓狂”的程度。我今天把话撂在这儿:如果中央政府不能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及时遏制严重情况进一步扩展,半年、最多一年,中国危机必成现实。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有人会说,中国不是在大力度改革吗?改革不是可以释放红利吗?我们说,改革红利的释放不是改革的必然结果,而是改革与适宜环境结合的产物。“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受精卵没有合适的温度孵不出小鸡。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是改革的红利?改革的红利是“经济活力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货币环境,融资成本高达15%到20%,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长出健康、活跃的经济?我不信,人类经济史上没有先例。开水里让孩子洗澡,说是“洗的干净、消毒、锻炼意志”,这是“屁话”。从理论上说,沸水确实可以消毒杀菌,于是我们的专家、官员就开这样的药方。但它们居然不想孩子是否活得了?死了,消毒杀菌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说的是:在紧缩的货币环境中,改革红利不存在。不信?走着瞧。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改革红利与货币政策是两回事。不能说因为改革可以释放经济活力,所以货币政策就可以紧。就像不能因为卵已经受精,于是我们就可以把卵置于雪地中孵化。这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我们现在还有几个人明白这样的道理?
紧缩货币的环境中,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危机先兆。比如,大量资本逃离实业去从事投机生意。我们说,投机生意不怕利率高,因为它们赚取的是利差,1%到3%可以赚两个百分点的利差,10%到12%同样可以赚取两个百分点的利差。但实业投资就不一样了,投资周期、建设周期、生产周期、销售周期,加上市场销路、价格起伏不定,如此巨大的风险和长周期决定了它们无法短期获益,无法承受过高的融资成本。这就注定高利率环境中投机盛行、实业衰退的必然结果,这是客观经济规律。但那些整天高喊尊重市场规律的人,却敢于如此放肆地违背市场规律。
“投机盛行、实业衰退”的必然结果是危机。它将从两个方面吹大“泡沫”,一方面是投机吹胀货币泡沫,高利率必然导致人民币严重高估;另一方面,实业虚弱,赢利被高利率和人民币吞噬,从赢利能力衰落方向吹胀股市泡沫。这样的畸形发育结果是什么?大家可想而知。
遗憾。中国有句俗话叫“不见棺材不落泪”。我们的经济管理者正在走向棺材却不相信自己会见到棺材,所以走得那般坚定。这就是美国理论霸权的厉害,它已经让几乎所有中国人坚信不疑,已经让那些它们从不遵守的“伪市场经济命题”变成了中国经济管理者的圣经。
中国需要自己的经济学理论,需要依据中国自身的具体条件寻找自己的经济逻辑。尽管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也有所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伪市场经济理论”依然惯性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