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B股改革破冰
yzm240508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38288
精华: 5
发帖: 3945
在线时间: 2310(时)
注册时间: 2008-05-12
最后登录: 2019-02-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B股改革破冰

1999年发行最后一只B股至今,B股市场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5年来改革的呼声日渐壮大。其中南京一位B股投资者10多年来多次上书中国证监会、两大交易所及众多B股上市公司,直至2013年3月份得到证监会回函,证监会在信函中表示会继续稳步推进B股改革,并表示B股上市公司各家情况不同,诉求不同,困难也不同,无法进行大规模改革。自此,再无下文。
B股的改革可谓举步维艰,原因在于B股市场特殊的股票“基因”与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脉络迥异,“一刀切式”改革必将侵犯中小散户的合法权益。在货币汇兑自由化改革未实现前,B股市场融资体系、交易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很难取得任何突破。但还是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指引。
根据以往的案例,B股转轨主要有四个路径——转H股、转A股、回购、AB股并轨。
首先是B转H,适合于深圳B股和大型绩优B股公司,两者都采用港元交易,且符合H股上市对业绩、股本规模的要求。现存的一百多家B股中,满足两项条件的公司仅有二十多家左右。
由于沪市B股采用的是美元交易,转成H股就面临货币转换问题。据了解,目前沪市B股公司规模很小、盈利能力较弱、毫无竞争优势而言,已不符合H股的上市标准,B股转H股路线图明显无法解决所有的B股问题。B转A,唯一代表东电B股。即将B股股票直接转成A股并在A股相应的交易所挂牌上市。由于目前最具诱惑力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无非是A股,并且A、B股平均价相差悬殊,是被B股投资者认为最有获利空间的办法。2013年12月19日浙能电力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标志着B转A顺利成行,为B股改革再辟出了一条新路径,对彻底解决B股历史遗留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目前,中国B股市场融资能力丧失殆尽,东电B转为浙能电力A股后大大增强其融资能力,利于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更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对该公司股价无疑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三种是回购方法,按照计划,上柴B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B股,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6493万美元,约4.08亿元人民币,回购的价格条件为每股价格不高于0.748美元/股。让上柴揪心的是,发布回购报告书后,其价格一直挺立在0.748美元以上,甚至创下了0.837美元/股的盘中高点,直至2013年6月13日指数大跌,上柴B股的回购机会窗口才显现,2013年6月14日,上柴股份实施了首次回购1万股,价格0.748美元/股。
最后一种路线图是AB股并轨,还没有代表B股公司。据江湖传言是这样的,若上市公司同时发行有A股、B股两种,由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回购价格较低的B股,并在一级市场上增发同等数量的A股,来实现AB股的转化。转化过程中的差价收益归上市公司所有,仍然留给股东。可以想象,随着不断买入流通B股,稀缺性显现,B股股价会逐渐攀升;增发价格紧贴二级市场,不会对A股市场形成实质性冲击。

  费神一些的是,AB并轨要求回购与增发分多次完成,每次回购的时间和数量由上市公司交给市场决定。这样一来避免A股的股价,因流通股本的扩大而出现定位下移,又可避免B股因大量买入出现股价上升。随着B股流通股本的逐渐减少,公司的回购成本越来越高,留给上市公司的AB股差价收入也会越来越小,上市公司应当考虑暂停回购,等待B股价格回落。当B股出现非理性的上扬局面时,将剩余部分的B股直接转化为A股流通。达到一举两得一石三鸟之效。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