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牛津大学教授:美式民主现在已停止传播
天涯望月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0022
精华: 2
发帖: 173
在线时间: 165(时)
注册时间: 2013-03-16
最后登录: 2015-01-08
楼主  发表于: 2014-05-04   

牛津大学教授:美式民主现在已停止传播

牛津大学教授:美式民主现在已停止传播

2014-05-04 06:59 环球时报 3611 字号:TT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斯特恩·雷根。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民 主到底哪儿出错了?怎样才能拯救它?”“影响美国政策的只有富人,与你我无关”,《经济学家》、《赫芬顿邮报》等欧美主流报纸杂志最近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反思西方民 主出现的问题。近年来,从非洲的埃及、东南亚的泰国到欧洲的乌克兰,这些移植了西方 民 主体制的国家纷纷陷入动荡不安,即使美欧等老牌“民 主”国家也面临贫富差距迅速增大、金钱政治无所不在等问题,而美欧政府不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因为党争不时出现政府关门的情况。牛津大学教授斯特恩·雷根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评论,认为政府治理体系效率低下与崩坏、搞不好发展,可能会让民 主制度被历史湮灭,并质疑“美式民 主是否正在走向灭绝”?此前,斯特恩曾就民 主问题撰写过多篇文章,2013年他出版了新书《魔鬼之国:民 主领导与服从问题》。日前,斯特恩教授在伦敦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
  民主在世界的传播已停止
  环球时报:在欢呼了“阿拉伯之春”后,近来西方许多媒体和学者却开始忧心起民 主病或像您在《华盛顿邮报》上所说的,美式民 主会不会正在走向灭绝?您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看法?这跟最近的乌克兰事件以及之前埃及等情况有关系吗?
  斯特恩:是的,有一定联系。我们正处于非常不确定的民 主运动时期。在过去40年里,民 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做得非常好,但现在民 主的传播已停止。从民 主的角度来看,那场被称为“阿拉 伯之春”的运动已全部失败。正如在历史中出现过多次的,民 主现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西方民 主国家正在失去自信,经历自我怀疑的痛苦。现在的问题是民 主是否会像以前一样继续在全球蔓延。西方资 本主义刚刚经历一场大的经济危机。许多迹象表明,民 主世界的人们正在追问民 主政 府应对挑战的能力。中国的崛起也是重要原因。东西方以及中美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目前看来,似乎中国正在发展壮大,而西方民 主国家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不确定。

 

  环球时报:美国学者福山曾经称民 主是人类社会终 极形式。但在开罗和基辅,尽管人们迎来全民 选举的时代,但民 主却屡屡陷入崩溃的境地。实际上,这些民 选出来的政府都是被非法推翻的。您怎么看这些国家的民 主?
  斯特恩:尽管民 主偶尔有破产的现象,这种情况非常少,但是成为民 主国家却很难。我们在“阿拉 伯之春”里已经领略到这一点。从民 主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起义和运动都没有成功。
  在“阿拉 伯之春”中,自下而上的抗议和选 民都没有带来新的民 主政 权。可以说在那里崩溃的是一个喧闹的系统。可以说在世界的那个部分,新的民 主制度并没有被引进。埃及曾经是独 裁体制,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是专 制体制,他们无法控制局面。起义并没有带来新的民 主国家,埃及仍然是独 裁体制,而利比亚则是一片混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西方金钱政治太嚣张
  环球时报:在美欧国家内部,一些学者和媒体把运作失灵等字眼与民 主联系在一起,您对此如何看?
  斯特恩:民 主应该产生有效的政府,但现实中不是所有民 主国家都能做好。我将民 主政府分为两大类:一类政府虽不完美但相当不错;而另一类则是不能正常运行的政府,不能制定国家需要的决策和政策。
  在民 主国家,权 利应该是平 等的。在理想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权 利,虽然实际中这永远不会发生。现实中,经济实力一直在与政治权利竞争。经济和政 治力量之间应该有个平衡,政 治权利的完整性不应被经济实力压倒。当下,政 治权利的完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我认为这就是民 主运 作失灵的原因。
  环球时报:您曾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民 主只有促进了发展,才能确保民 主自身的发展,是这样吗?
  斯特恩:政 府必须执行足够的治理。政 府必须调节经济,维护基础设施,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维护福利体系,它们必须这样做,不然就会面临失去民众支持的危险。如果政府不做它们所应该做的,它们就不会被民众信任。除非公民和政 府之间有足够的信任,民 主才能发挥作用。为了保持信任,政 府官员必须进行足够的治理。
  我们经历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直到现在经济增长仍然非常微弱。很显然,政 府有责任为合理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这显然是民 主政 府在最近几年里所没有做到的,它们的失败使得经济危机动摇了我们的经济。
  环球时报:谈到民 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少学者认为,民 主危机其中一个来源是这次金融危机:由于西方民 主成为金钱决定的民 主,因此当1%的富人弄出危及世界的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政 府却掏纳税人的钱为他们纾困。您对此如何看?
  斯特恩:经济危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世界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经济崩溃。一段时间以来,民 主制度的维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民 主制度需要精心呵护,其基本原则需要得到尊重。以政 治平等为例,我们不应该让政 治上的平 等被经济上的不平 等削弱。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响亮。不仅美国政治如此,在许多国家,金钱的声音比任何时候都大,这是民 主 制度的一个大问题。你无法阻止金钱说话,但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嚣张。
  由于我们经历了经济危机,必然有很多机构需要救助。但是在我看来,这一步走得太远,有些机构不应被纾困。我曾在《金融时报》上撰文称,皇家苏格兰银行就是不应该获得纾困的例子。政府把太多纳税人的钱花在了这上面,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合理控制。
  环球时报:最近美国最高法院要放开对政 治捐款的限制,许多学者担忧,认为这样下去,不仅造成1%的富人,而且会造成1%的政治,美国近30年来的9次大选中有7次出现了布什家族或克林顿家族的候选人。您对此如何看?
  斯特恩:美国最高法院的决定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它让金钱具有了更大的发言权。美国国会应该阻止最高法院做出这样的决定。至于克林顿和布什家族的问题,他们很有可能是不错的候选人,下届大选也很有可能是另一场克林顿与布什的对决。这看起来相当滑稽,这不是民 主问题。
  仅程序民  主是不够的
  环球时报:今年3月《经济学家》杂志封面文章认为,西方对民 主的担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打破了民 主世界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垄断。中国近30年来一直锐意改革,而美国似乎自 民 权运动后就很少有像样的变化。您认为民 主是否也需要改革?
  斯特恩:美国已维持强劲发展近250年,而中 华人民共和国才60多年历史。因此,中国仍有200多年来证明自己。当然,中国有可能发明一种优于民 主的模式,但是现在庆祝还为时过早。
  民 主确实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这就是我所说的需要持续的精心呵护。民 主从未完成,而且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改进,无论是在运行方式还是官员和民众的关系上都是如此。英美这些处于领导地位的国家缺乏足够的改革,也缺乏对民 主原则进行足够的保护。
  现阶段民 主国家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对自己持怀疑态度。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严重打击了西 方资本主义。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崛起,中国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挑战。这又回到了我们对民 主的想法问题上,英国、美国对自己的民 主机构没有足够的信心。它们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抵御而不是改革。
  这时候就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需要治理能力强的政府。在政府运行良好的国家,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与日俱增,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就是很好的例子。运转有效的政府往往会根据需要进行改革,进行合理治理,然后收获人们的信任。而在某些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处于历史新低。因此,政 府仅仅做到程序民 主是不够的;如果交不出令人满意的政绩答卷,它们便将被历史湮没。
  环球时报:西方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共 产 党的执 政以及稳定的选贤任能机制——比“华盛 顿 共识”更能避免国家的发展陷入僵局。中国把自己的制度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 主,政府能够倾听民意,并且能迅速作出改革,这似乎比西方选举制度下更有效。您认为民 主到底是不是多元的?中国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 民 主是一种尝试吗?
  斯特恩: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目前要说中国模 式是有中国特色的民 主制度,这点还没有在国际上得到认同。但中国有可能变得民 主,这个过程不会太戏剧化。中国村一级的选举有民 主成分,中国可以以此为基础努力。
  民 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更开放。目前,一个不太受到重视的民 主形式是间接选 举——即公职人员由其他民 选官员选出。这是中国能够创造的民 主形式。理论上,中国可以通过以地方选 举为基础,一层一层往上进行间接选 举。这将是与中国庞大而复杂的现实所能兼容的一种模式。可以说,中国是有可能建立不同于西方民 主的另一种民 主制度,虽然目前听起来有些不太现实。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