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
转帖 断肠人的博客
据新闻,昨天,证监会主席肖刚在会议上表示: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老断对此评价只有四个字: 丧心病狂!
老断称此举为“丧心病狂”,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股市之所以如此弱不经风,熊霸全球,其根源在于A股市场信用荡然无存。市场对以证监会为首的管理层极不信任,对证监会把关“发审”的上市企业极不信任,对管理层纵容下的恶意圈钱极为反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丧失了融资功能的市场,是一个不正常的市场。但是,我们更必须承认,一个没有任何信用可言的市场,更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市场。当国务院出面发布国九条都不能提振市场的信心,我们就可以看出市场对管理层的不信任到了何种地步。这纯粹是我们的管理层好大喜功,大扩容、大跃进造成的后果。所以,中国股市当务之急,是重建市场信用体系。而不是给本就病入膏肓的市场伤口上再洒一把盐,出台几个破文件就急急忙忙地再启IPO。
其二,市场信用体系缺失的根源在于管理层的好大喜功。每当谈起中国股市的弱不经风,我们的管理层总是爱用“新兴市场转型期的阵痛”来解释。但是,既然认识到了我们目前仅仅是“新兴市场”,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底层设计抓起,从制度建设抓起,从扎扎实实的体系建设抓起。而我们的管理层显然不是这样做的。主板死了,就推出中小板;中小板死了,就推出创业板;创业板死了,甚至要推国际板(如果不是市场以崩盘式下跌回应,估计国际板几年前就推出了)。甚至在制度都没有设计好的情况下,就强推股市期货。结果当股市期货并未成为股市稳定器,让市场普遍失望的情况下,又提出什么狗屁“个股期货”。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兴市场的发展规律,又不断出现制度性的漏洞。不死才怪!
其三,市场信用缺失的核心在于市场定位不清。我们的市场,最初的口号是“为国企脱困服务”。后来,虽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比例逐渐增多,虽然提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但是重圈钱、轻回报;以保护圈钱者利益为主的思路依然未变。试想,非法集资十几亿数十亿,要受到什么处罚?诈骗十几亿数十亿,要受到什么处罚?----无期徒刑至死刑。但是,欺诈发行上市诈骗十几亿、数十亿,要受什么处罚?仅仅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经济处罚也仅仅是“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也就是说,如果我有一家公司,靠欺诈上市圈钱20亿的话,最高处罚也仅仅是住五年、罚一亿。这点处罚和我骗到手的钱比,我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欺诈上市!这样的处罚力度,几乎就相当于鼓励欺诈上市了。
其四,股市目前的“打黑”,其实连打灰都算不上。这段时间,证监会打内幕交易,打违规信披,忙得不亦乐乎。对欺诈上市的处罚也见了不少。真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感觉。但是,真正打的板子,谁见过打到了创投公司?如果说,一家企业从创立到上市,还需要经过数年奋斗的话,创投公司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选一家企业,说服他们上市(当然是一拍即合),然后投入一定的资金。然后创投公司就几乎成了这家公司上市的上市公关代言人。----之里要说明一下,很多拟上市基业,其实连具体的上市流程都不懂,真正的操作几乎都是由这些有背景的创投公司代办的。然后,企业上市了,创投公司的投入一下子增值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拍拍屁股走了。即使查出欺诈上市,查的也是上市公司、保荐单位、会计事务所这些小虾米,但是,板子真正打到上市代理----创投公司屁股上的,有木有?
市场信用荡然无存,造成了A股弱不经风,无论哪个层面出台什么文件,只要听到IPO开闸,除了跌几乎没有第二个选择。这不,IPO预披才一个月,股指已经再度跌破2000点,市值蒸发数万亿。我们即使按肖刚昨天会上所讲的,今年发够100家企业,按每家融资60亿算,也只不过是6000亿元。但是,为了圈到6000亿,宁可让市场市值蒸发数万亿(而且还有可能继续蒸发),这说明了什么?在老断看来,这说明一切所谓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口号全TMD是屁话!因为,圈到的钱进了大佬们的口袋,而蒸发的则正是中小投资者的钞票!----您自己说,即使是这样,即使破掉2000点,也要IPO,这不是丧心病狂是什么?不是赤裸裸的抢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