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密 码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找回密码
高级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下拉
注册
用户名
Email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green
■orange
■wind
■red
■purple
金荔 400056
休闲论坛
400013港岳
荐股擂台
综合信息
汇集 400029
隐藏
快速浏览
三板综合论坛
综合信息
维权信息
政策法规
学术研讨
老三板研究中心
第二板块
高手论市
荐股擂台
特区版块
挚友书斋
新三板/区域市场
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个股论坛
834019 大自然
400002长白
400005海国实
400006京中兴
400007华凯
400009广建
400010鹫峰
400013港岳
主板退市个股论坛
水仙A/水仙B 400008/420008
中浩A/中浩B 400011/420011
粤金曼 400012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国嘉 400017
银化 400018
九州 400019
五环 400020
华夏(鞍一工) 400021
海洋 400022
南洋 400023
宏业 400025
中侨 400026
生态 400027
金马(鑫光) 400028
汇集 400029
北科 400030
鞍合成 400031
石化A/石化B 400032/420032
斯达 400033
比特 400035
天创(环保) 400036
达尔曼 400037
汇绿 400038
华圣 400039
中川 400040
数码 400041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哈慈 400044
猴王 400045
大菲 400046
龙科 400048
花雕 400049
龙涤 400050
精密 400051
龙昌 400052
佳纸 400053
托普 400054
国瓷 400055
金荔 400056
联谊 400057
创智 400059
高能 400060
长油 400061
二重 400062
国恒 400064
大洋B/本实B/武锅B 420047/420058/420063
休闲论坛
休闲娱乐
你顶我顶大家顶!
证券软件
电脑软件
»
综合信息
»
融资的铜 危险的铜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融资的铜 危险的铜
使用道具┊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楼主
发表于: 2014-06-12
倒序阅读
┊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融资的铜 危险的铜
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信用证结算模式,在国内居然成了一些人的融资工具!
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由银行垫付货款之后,铜等大宗商品物资就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迅速变现或抵押给银行,企业手上就有了笔可以周转3~6个月的现金,在银根比较紧张的当下,这笔钱显得无比珍贵,进入民间融资市场,投入房地产或股市都是合理的选择。
在人民币升值和中外利差扩大的预期之下,大宗商品牛市氛围浓厚,融资铜交易看起来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于是,有人开始铤而走险,利用虚假仓单重复抵押骗贷,循环操作把融资铜演变成“鸡生蛋、蛋生鸡”的游戏,风险开始集聚。于是,青岛港融资骗贷案东窗事发……
《《《
市场动态
青岛港事件继续发酵滞留铜船货流向LME仓库
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山东
即使6月6日就已发布澄清公告,但青岛港(06198,HK)正进行的金属融资骗贷调查,所带来的影响却在继续发酵。
日前,有外媒报道称,因银行和贸易商担忧相关金属贸易融资风险,部分滞留青岛港的铜船货不得不改运往监管更严的LME(伦敦金属交易所)仓库。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青岛港调查虽尚未出结论,但市场开始怀疑其他港口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其中包括铜库存最多的上海。
事实上,已有市场消息显示,一些金属已经由上海和其他港口转去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LME仓库,但目前无法确定具体数量。
涉案主角正式露面
在青岛港承认融资骗贷调查后,在纷杂的市场消息中,涉案主角终于浮出水面。
昨日 (6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德正资源控股方面证实,德诚矿业与德正资源控股的老板实为一人,两家办公地点位于同一办公楼内。公司目前正协助进行相关调查,但对于调查的具体细节,德正资源控股并没有透露。
昨日上午,一位在青岛港有金属铜存放的企业人士称,“其实这个事件整个就是那么一家,德诚矿业涉及的仓库,都已暂时停止发货。”
对于货物存在的缺口,一位铜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初步判断在2万~4.5万吨电解铜,而青岛港的存量,以铜矿为主,但折算成电解铜,也不过10万吨左右。
据我的有色网监测,6月11上海电解铜的最低报价为4.85万元/吨。以此计算,青岛港电解铜缺口货值或在9.7亿~21.8亿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企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与钢贸重复抵押事件频发不同,融资铜的重复抵押,还是第一次听说。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港在6月6日公告中亦提及,其正在调查一宗欺诈案件,涉及一名货主以第三方货运代理的名义储存于大港分公司的若干铝及铜产品。
在上述企业人士看来,此次亦暴露出港口在仓库公司管理上的漏洞,不排除有港口内部人员与贸易商里应外合的可能。
不过,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融资骗贷应为小概率事件,但由此对大宗商品引发的连带作用,已开始显现,有银行已对其他港口产生怀疑。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西方银行担心潜在的欺诈行为,已经在又一个中国港口蓬莱显露出来,调查人员无法接触储存在蓬莱港的抵押物。
融资铜加速回流LME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LME现货升水大幅回调,同时伴随着LME持仓量的小幅下降。前期市场担忧巨大持仓可能形成“逼升水”的风险正在逐步解除。
6月10日消息,LME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该交易所的铜库存减少0.3%,至166825吨,为2008年8月以来最低位。
6月11日上午信息显示,LME隔夜伦铜振荡回升,其中3个月LME铜尾盘收涨0.33%至6697美元,为五个交易日来首次收涨。
不过,高盛最新报告认为,对青岛港金属库存的调查可能促使国际银行进一步限制在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业务,并削弱外汇资金流入。
咨询机构人士表示,倘若银行对铜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大幅收紧,囤积在保税区内大量的铜库存将成为“堰塞湖”,流向国内或LME仓库,后果难以预料。
外电引述3家仓储公司人士透露,在青岛港涉嫌违规遭到调查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金属仓库运营商,已接到关于将存放在青岛港的金属转移至这些运营商旗下仓库的查询。
苏克敦金融业务发展主管JeremyGoldwyn于6月5日表示,部分铜可能被从中国移至LME在韩国、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仓库。
对此,上述咨询机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转口贸易主要是仓单的一种转换,在里面升点水,可能运到LME其他仓库比较多,但这种境外交易一直比较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LME的全球仓储系统,是世界最大的金属仓储网络,并拥有700多个认证仓库。据外电报道,一家LME认证仓库运营商消息人士称,已有人询问最早在下周将铜从中国大陆运至台湾地区或韩国的事宜。
不过,上述企业人士表态称,此次融资骗贷事件,有被夸大成分,本身铜融资各方面程序已比较规范,涉及调查的货物,可能只限于个别贸易商,向LME回流可能只是短期事件。
《《《
投行看市
高盛等国际投行坚定看空 铜价走势难料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随着青岛港调查融资骗贷的影响逐步发酵,近日,高盛发文继续看空今年铜市,考虑到该事件可能导致融资交易快速关闭,预计6200美元/吨的目标价将提前实现。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情形是——调查扩大至更大范围的中国商品融资交易。
高盛唱空铜价反弹?
受青岛港事件影响,铜价连续第二周下跌,但跌幅有所收窄。
昨日(6月11日),伦铜在前一交易日触及一个月低位之后企稳,盘中触及6732.5美元/吨,收复本周的跌幅。由于铜需求旺季即将结束和供需结构的转变,铜价走势未来还将面临新的变化。
对此,国泰君安金属分析师许勇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次铜价下跌情况特殊,还有机构做空的可能,“突发情况使通过融资赚取利差的方式改变,融资商将手上的头寸迅速除掉以防范风险。”
随着青岛港调查融资骗贷的影响逐步发酵,市场哀鸿遍野,国际投行亦纷纷发布唱空报告。巴克莱在近日的报告中称:“调查可能压制中国的铜库存融资交易活动”,并指出,“库存铜的凭证真伪对把这些库存用于融资交易至关重要。”
10日,高盛发布一份看空铜价的报告引起市场关注:其坚持今年年底前铜价达到6200美元/吨的预测。考虑到“青岛港事件可能导致融资交易快速关闭”,高盛称,目标价可能提前达到。
多家期货研究机构也纷纷发布报告看空铜后市,基于供应紧张局面缓解和需求隐忧增加,随着6月份的到来,北半球的传统制造业旺季即将谢幕,季节性利多因素将有所削弱。
铜融资利润率下滑
受到融资成本提高的影响,回购业务和铜融资交易在保税区进一步压缩。根据高盛的报告,由于调查已对铜价构成压力,或许还会抑制中国的外汇流入。可能继续导致外资行通过商品融资业务流入中国的外汇规模大幅减少。这将使得以存放保税仓库方式持有商品的动机大打折扣,从而增加“可见”库存,对现货价格造成的下行压力将超过对期货价格的上行压力。
影响更为深远的情形是——外资行调查扩大至更大范围的中国商品融资交易。高盛指出,如果有更多类似案例出现,整个业务的相关敞口会被大幅下调,商品融资和回购业务也将步入无序收缩状态。“这个问题可能影响面非常之广,甚至有可能影响全球的影子银行体系。”
对此,富宝金属分析师雷连华指出:“很多做融资的贸易商,从银行所获资金多数投向房地产市场及周边领域,或被银行‘抛弃’的行业,甚至很多房地产企业自己就在做这件事情。”为了融资而融资,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虚假”贸易。
高盛称,“随着外资行削减其对中国商品融资交易的敞口,贸易融资的利润率可能大幅下滑。”由于人民币与美元利差收窄的预期及LME周转成本上升等因素,今年三月以来,铜融资的利益空间已经显著下降。
《《《
银行反应
外资银行尚未停止在华大宗商品融资业务
每经记者 沙斐 发自上海
山东青岛港商品融资调查事件不断升级,外媒曝出包括渣打银行在内的多家外资银行或被卷入其中,外资行普遍担心其金属融资业务收回贷款的风险提高。
昨日 (6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上述消息向部分外资银行求证。渣打银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注意到并关注目前中国大宗商品融资的一些事件。该行称,大宗商品融资是渣打银行的一项重点业务,为客户提供支持的承诺不变。
此外,记者从花旗、渣打等外资行了解到,目前并未停止在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业务。
外资行:调查还在进行当中
6月6日,青岛港上市首日,公司随即发出公告,就有关部门调查储存于青岛港的金属矿石产品而暂停运出铝及铜等商品进行澄清,称5月31日公司大港分公司接获公安机关函件,正调查一宗涉嫌欺诈案件,涉及一名货主以第三方货运代理的名义储存于大港分公司的若干铝及铜产品。
针对青岛港6月6日的公告,中国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源于本周二发布公告称,公司的进出口商品业务拥有若干存放在青岛港保税仓库的氧化铝和电解铜,目前公司已采取防备措施,于上周二(6月3日)就公司的氧化铝和电解铜向青岛法院申请并已取得查封令。
据外媒报道,青岛港商品融资调查事件过程中,包括花旗集团、渣打集团、南非标准银行、荷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法国外贸银行等部分外资行也被卷入其中,一些外资和中资银行也申请了类似的法庭查封令,试图获得抵押品。
渣打银行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注意到并关注目前中国大宗商品融资的一些事件。具体到在山东省的大宗商品融资,渣打方面表示,正在和客户紧密合作,由于调查还在进行当中,无法做进一步的评论。
尚未停止大宗商品融资业务
针对愈演愈烈的青岛港商品融资调查事件,市场方面有消息传出,多数银行可能已经停止对铁矿石、铜、铝、大豆等大宗商品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
花旗银行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可能不会对该事件发表任何评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该行在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业务仍在正常运作。
渣打方面也同时表示,大宗商品融资是渣打银行的一项重点业务,为客户提供支持的承诺不变,目前并未停止在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业务。
虽然相关业务仍在进行中,但据外媒报道,出于收回贷款风险的担忧,许多银行都开始缩小金属融资业务的规模,这或将大幅减少中国的金属进口量,并影响到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外资行撤离大宗商品业务领域的消息不绝于耳。其中,位列大宗商品业务五大金融机构的德意志银行就在去年12月宣布,将关闭全球大部分大宗商品业务,德意志银行退出的领域包括能源、农业、工业金属和纺织品交易业务,将保留贵金属交易和大宗商品指数团队。
与此同时,包括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国际投行宣布考虑退出大宗商品业务,撤离大宗商品业务的潮流似乎已势不可挡。
去年七八月间,LME“库存门事件”爆发,高盛、摩根大通等投行及嘉能可等大宗商品交易商被质疑通过控制仓储和自营业务来推高金属价格。去年12月10日,美国通过了 “沃尔克规则”最终版本。这项新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禁止银行机构从事大多数自营交易;限制银行机构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要求银行机构设立内部合规计划,并向监管机构提交相关计划和报告重大交易活动情况。
对于 “沃克尔规则”带来的影响,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未来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可能逐渐趋冷,市场流动性减弱,加上QE3---退出,以及商品板块价格下挫,将使国际投行大规模撤离大宗商品业务。
《《《
背景分析
贸易商:铜融资风险来自仓单泡沫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近期,铜融资市场监管趋严,青岛港发生的问题也让市场反思。铜融资模式如何?其融资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点在哪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贸易商那里了解到铜虚假融资最大的风险来自融资客打通了某些环节,制造了假仓单,制造了仓单质押的泡沫。
泡沫来自融资客打通某环节
金属铜进口容易、出口方便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中国有着多年的贸易融资属性。
贵金属投资专家、兴业银行分析师蒋舒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铜融资被查了,目前替代还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金属不具备铜融资的属性。此前由于人民币单边升值幅度较大,贸易商都通过进口铜进行利率、汇差套利。
据了解,铜贸易融资主要是国内由铜进口资质企业申请进口粗铜、铜精矿,通过国内银行提供信用证、保函,在国外银行借一笔钱,将借到的资金直接转移到国内换成人民币生息,几个月后再换成美元付款,同时可以获得利差、汇差套利。整个过程合法合规,因为确实有铜进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笔数越多,套利空间越大,有些是可以将铜金矿出口到海外子公司,来回倒腾套利。
“随后出现的假仓单质押、仓单重复质押已经不是单纯的贸易融资套利的行为了。”蒋舒说。
某铜业有限公司的贸易总经理王超(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般而言,贸易公司从银行拿到贷款额度,然后通过这个额度和境外公司签订进口合同,购买到铜之后会将铜通过几种方式处理,其中常见的一种是立刻转卖出去收到现款;另外一种则是抵押给银行获取货款。
据王超介绍,如果严格转卖没有太大风险,既不承担转卖过程中突发的损失,资金还拿到了美元的利率,这是大型渠道融资的方式。
但是,如果铜矿卖出条件不好的话,贸易商就会尽快将其变成仓单,并将仓单质押给银行。
“名义上是质押,实际上走的也是买卖的合同,质押给银行,马上付98%的货款,相当于卖出去了,这样资金能够回笼。”王超说。
据记者采访了解,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还有一种就是变成一般贸易,将铜报关进来,那么就会涉及倒挂损失。
“由于有利差,虽然存在国内外价格倒挂,但贸易商仍然愿意做。”王超说。
那么,铜融资的漏洞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全国铜融资都一样,它属于金融产品,整个流程比较规范,都在金融系统章程下操作,但是现在出现违规的是融资客将某个环节打通制造了假仓单,制造了仓单质押的泡沫。
据记者采访了解,假仓单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中一种是:融资客户与港口搞好关系,然后将一定数量的铜开出远高出这个数量的铜仓单,现货和仓单不匹配,泡沫也会随之破掉;另外一种则是用一张仓单去多个银行质押进行贷款。
据王超透露,近日青岛的问题就是假仓单事件。
贸易商资金链承压
在铜贸易商看来,现在市场有点过度放大了恐慌。
王超介绍,之前将铜质押给银行也没有漏洞,目前,中国铜进口库存量在70万吨左右,青岛的几万吨铜中只有几千吨被人造假了。
“就像银行贷款,大部分贷款都没有问题,但是仍有个别人拿着虚假资料骗贷,整个中国银行业骗贷的概率很低,但是仍然有人做成功了,所以,铜融资骗贷肯定也有成功的。”王超说。
“现在铜贸易融资收的比较紧,观望情绪较浓,一收紧非常痛苦,所以,很多人可能资金链会出现问题,有的银行选择直接不质押了,有的选择可以质押,但是要选择指定的仓库,而且量也收紧,大行体量大,收起来比较明显。”王超说。
蒋舒认为,短期内铜的价格不会太大变化,美元逐渐走强,整个美国经济复苏对铜有一定支撑作用。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综合信息
描述
快速回复
限 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进入高级模式
加粗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插入链接
图片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