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政策是好政策,摸心窝子说这是在为老三板股民着想,但是,既然是为股民着想,是好政策,那么为什么投资者不领情?这“新老划断”说来也是投资者们早先提出来的要求,为什么现在给予“新老划断”政策了,投资者反而不领情了呢,我想,这才是管理者们应该反思的地方。
第一、互信有问题。实话实说,投资者投资都是真枪实弹,真金白银,十几年来管理层对老三板承诺不少,兑现不多,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来看这也许只是一个工作上的正常问题,但是对老三板投资者这个弱势群体来说,这可就是一个了不得的大问题了,小老百姓们伤不起,而你们又在有意无意之间一次次的伤害他们,这事实在有点儿太麻痹了,太疏忽了。
第二、政策沟通有问题。我是一个老资格的三板股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关注着老三板的政策变化,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证监会在发布一些与老三板历史问题有关的新政策时,采用的不再是传统的直接发布的方式,而采用的是“天女散花”的方式进行发布,所谓“天女散花”的方式,就是把一些与老三板有关的新政策都隐藏、包含在了其它的政策工具之中,发布的时候不是“内行人”根本就不知道你说了些什么,与老三板有没有关系,需要认真细致地梳理才能理出个头绪来,这对本来就政策素质不高(高就不会被套了),时间不多的老三板股民来说,根本就不知道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证监会究竟又在为老三板做了些什么,总起来说,沟通出了问题,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老三板投资者不知道,不理解,这又能怨谁呢?
第三、政策落实有问题。应该说,前前后后有关老三板的政策出的也算是不少了,但是这些政策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不是相关的交易所不积极配合,就是有关地方政府落实不积极,不给力,总之,政策出不了富凯大厦,发布了也就发布了,老三板公司,老三板投资者眼巴巴等了一年又一年,老三板问题依然岿然不动,政策不给力,落实不畅,这是事实。
既然是在谈问题,那就不能光说不练,顺便也给管理层提点建议,供参考。建议一:老三板需要成功的案例。如果一个市场十几年来死气沉沉,了无生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请问,没有希望的市场何来信任和信心?
建议二:老三板需要开闸融资。如果老三板进来的都是“五次股”,结果又都一个个变成了“一次股”;如果当年的朝阳产业,现在又都一个个变成了夕阳产业,请问:这还是公司自身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