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上市规则意见应征(大林版)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楼主  发表于: 2014-07-19   

上市规则意见应征(大林版)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患难与共 设置为精华(2014-07-20)
强制退市与自主退市的区别是什么?


是不是国家回购了33家左右的连续亏损了三年的上市公司?

拿吉林化工o618来说如果不是国家出钱,其根本就做不到自主退市,何来自主一说?

国家掏钱的叫自主退市,国家不掏钱的叫强制退市吗?

国家掏钱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自主退市准确应叫国家掏钱退市

所谓强制退市与自主退市准确应叫国家不掏钱退市与国家掏钱退市

国家不掏钱那些亏损公司必然被强制退市

怎么把董教授的话当放屁啊?! 董说42个退市的不是78个

2006年制定根据所属行业回购,本质是国家回购行为。

当年的回购也是很恶心的,但总比退市强。

国家掏钱回购是不是称主动退市?

如果国家不掏钱称强制退市与自主退市还说得过去,众多老三板国有控股国家为什么不给掏钱处理?

以前的退市本质是国家掏不掏钱决定的  

新老划断应当是老的国家继续掏钱处理,新的国家不再掏钱处理。

O7年后大量亏损公司得到当地政府注资得以没有退市,

新老划断应是老的给注资处理,新的不再注资处理。

以前亏损的公司政府出资给优惠政策没有退市

以前亏损的公司国家出钱回购(尽管恶心)称为自主退市

老三板应执行上面政策,以后的不执行才叫新老划断。

新老划断应当在什么时间点划断 ?

新老划断以近两年为期限是否合理?

老三板没有清欠股改是不是该新老划断?

新老划断应以问题本质进行划断而不是两三年时间划断。

新老划断里的老不应仅仅是2012年制定但没有一家用得上的政策,还应包括国家回购政府出资优惠行动及主板的清欠股改

拿吉林化工来说,国家回购后归中石油后还是上市公司,由单个上市变整体上市,公司性质没变,董教授就是这么理解的?!

强制回购才是以前的自主退市的准确概念

得出以前是强制退市与强制回购结论!

连退市多少家都不统一口径,新老划断凭什么那么肯定?

你们眼里还有没有董教授?

中石油回购旗下公司

现组建资产公司回购国有银行不良

新老划断应当是老的没条件创造条件解决问题,新的无条件执行新的制度!

ST吉林化工被回购,(尽管恶心)

中石油强制回购ST吉林化工是不是投机?

新老划断本质应是老的享有以前一切好的政策,新的没有。

管理层用自主退市概念取代强制回购

掩盖国家参与主导部分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对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



以前叫“特殊原因退市” ,改叫“自主退市”

“特殊原因退市”国家就该参与主导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吗?

用“自主退市”概念掩盖“特殊原因退市”概念

掩盖过去国家主导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都是国家控股公司

既然国家能参与主导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那时国家为什么对老三板或将进老三板的公司见死不救?

-------对流通股民见死不救 
 

回避“特殊原因退市”

就是想回避责任吗?

老三板也处特殊境地了

国家是不是也应出特殊政策啊?

要饭的来了,你给狗食能行吗?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jlsylbs 铜币 +1 2014-07-20 -
隐藏评分记录
山高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125552
精华: 30
发帖: 594
在线时间: 3414(时)
注册时间: 2014-03-20
最后登录: 2024-12-15
沙发  发表于: 2014-07-19   
有话好好说
茅庐居士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015
精华: 12
发帖: 1098
在线时间: 1070(时)
注册时间: 2010-04-15
最后登录: 2017-05-01
板凳  发表于: 2014-07-19   
怕把长官们辣倒.
jgh@ego.cn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8109
精华: 0
发帖: 207
在线时间: 2003(时)
注册时间: 2010-05-07
最后登录: 2019-04-19
地板  发表于: 2014-07-19   
没有股改就退市的享受新老划断政策。已股改后退市的没有必要划断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jlsylbs 铜币 +1 2014-07-20 支持!
隐藏评分记录
555551389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5834
精华: 1
发帖: 35
在线时间: 71(时)
注册时间: 2014-05-15
最后登录: 2014-11-22
4楼  发表于: 2014-07-19   
支持,应以解决老三实质问题为根本作为新老划断的依据
朗人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03160
精华: 1
发帖: 196
在线时间: 449(时)
注册时间: 2012-05-23
最后登录: 2018-01-05
5楼  发表于: 2014-07-19   
都是国家控股公司

既然国家能参与主导上市公司经营行为

那时国家为什么对老三板或将进老三板的公司见死不救?

-------对流通股民见死不救  
  
回避“特殊原因退市”

就是想回避责任吗?

老三板也处特殊境地了

国家是不是也应出特殊政策啊?

要饭的来了,你给狗食能行吗?  
wan201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6楼  发表于: 2014-07-20   
支持,对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来说是不公平的,新老划断,应 给老三板优惠政策.
wan201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7楼  发表于: 2014-07-20   
建议设精.
三版记者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833
精华: 3
发帖: 1749
在线时间: 1191(时)
注册时间: 2008-09-22
最后登录: 2020-03-18
8楼  发表于: 2014-07-20   
党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寻找道理或真理的好方法好途径。


李克强总理说:“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 此帖被三版记者在2014-07-20 12:21重新编辑 ]
三版记者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833
精华: 3
发帖: 1749
在线时间: 1191(时)
注册时间: 2008-09-22
最后登录: 2020-03-18
9楼  发表于: 2014-07-20   
党的政策:公正透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证监会:为稳定市场预期,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实行新老划断,对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生效前的已退市公司设置36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仍适用原《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新上市条件。


法不溯及既往: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通俗地讲,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有利追溯原则:
有利追溯原则是法律效力适用的一项特殊规则,其意为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的规定是对当事人有利的特殊规定时,该规定具有溯及力。程序性法律、解释性法律可以适用有利追溯原则。立法修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属于程序上的特殊规定,该规定有利于保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


党的政策:公正透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三版记者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833
精华: 3
发帖: 1749
在线时间: 1191(时)
注册时间: 2008-09-22
最后登录: 2020-03-18
10楼  发表于: 2014-07-20   
引用
引用楼主大林于2014-07-19 20:58发表的 上市规则意见应征(大林版) :

是不是国家回购了33家左右的连续亏损了三年的上市公司?

.......

《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中说到:迄今为止,我国证券市场累计已有78家 上市公司的股票退出市场交易。

微访谈:
10、网友:为什么要实施退市制度?截止目前,沪深交易所总共有多少家公司退市?
证监会发布:自2001年首批公司退市至今,包括强制退市和自主退市,沪深交易所累计己有78家 公司退市。

[ 此帖被三版记者在2014-07-20 12:49重新编辑 ]
三版记者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833
精华: 3
发帖: 1749
在线时间: 1191(时)
注册时间: 2008-09-22
最后登录: 2020-03-18
11楼  发表于: 2014-07-20   
http://38888.stwind.org/read.php?tid=89568
[ 此帖被三版记者在2014-07-20 12:50重新编辑 ]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21696
精华: 22
发帖: 271
在线时间: 819(时)
注册时间: 2013-08-07
最后登录: 2018-08-01
12楼  发表于: 2014-07-20   
回购而注销,怎能说是退市!!!!!
lgaxc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8191
精华: 8
发帖: 2003
在线时间: 989(时)
注册时间: 2009-06-18
最后登录: 2018-11-19
13楼  发表于: 2014-07-20   
支持!
三版记者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833
精华: 3
发帖: 1749
在线时间: 1191(时)
注册时间: 2008-09-22
最后登录: 2020-03-18
14楼  发表于: 2014-07-21   
巨亏公司死不退市背后
2009年06月03日10:19   北京商报

商报记者陈洁/文王晓莹/制图

    截至2009年6月2日,A股市场已有133只公司戴上了“ST”的帽子,占据A股整个上市公司数目近1/10。其中因最后三年连续亏损而面临暂停上市的公司大约有10家。

    随着退市艰难成为A股的常态,A股已成为众多垃圾股的集中营。

    据本报统计,A股有多个巨亏公司死不退市,这其中有每股净资产为-21.24元的**ST宏盛,有上市12年亏损超过160亿元的ST东航,还有上市一年半就成为ST公司的ST钛白……

    看到它们的业绩表现,投资者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垃圾公司还不退市?难道仅是退市规定过于宽松那么简单吗?如果IPO融资功能是股市必须具备的,那么让垃圾公司退市是否也应是一个优质市场所必须的?

    巨亏公司死不退市

    *ST宏盛:每股净资产-21.24元

    一家公司已没有资产,那它肯定不值得投资。那么一家公司每股净资产达到-21.24元呢?还有投资者愿意给完股价的价格后继续倒贴21.24元吗?

    A股就有这样的公司——*ST宏盛。投资者需要花费3.83元的股价购买这家商业链条完全断裂、惟一有效可变现资产被查封、业务停顿的公司,同时每一股的背后还意味着有21.24元欠款的空额无处填补。

    其实糟糕的还不止这些。围绕在*ST宏盛周围的是控制人涉嫌掏空公司后被捕和仍看不到希望的重组——重组则必然有一方需填补每股21.24元的巨额亏损。而目前这一亏损仍在扩大,因为*ST宏盛预计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

    更令人惊心的是,当登上*ST宏盛的股吧时,诸如“3块钱,这么小的盘,难得氨、“时间已经不多了,随时大涨”、“这股票好在哪里?就是盘子小,好重组”的乐观发言屡见不鲜,更有投资者对*ST宏盛每股亏损排名A股第一发表意见:“呵呵,这年头第一就是宝贝,不管它是正数还是倒数,都是稀缺资源。”

    ST东航:上市12年亏损超160亿

    按理说,这样一家处垄断地位的大型国企,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每股净资产-2.37元,上市12年亏损超过160亿元。

    但ST东航真的沦落了。刚上市的时候,东航仍能够连续盈利,但这一情况在2003年大亏8.26亿元后开始改变。2003年之后,ST东航开始陷入一年巨亏两年微利的循环中,并向后来者演示了如何才能不退市:大亏没关系,只要亏完后下一年保持微利就行。

    东航2008年的年报让投资者很无奈,ST东航由于衍生品等原因,造成全年亏损达到139.28亿元,净资产成为负数。然后就是定向增发注资,流通股东持股比例被摊保截至昨日,ST东航的股价为5.31元。

    “东航肯定不会退市的,它是大国企,又是航空公司,国家哪能让它退市埃”这位投资者的想法代表了东航投资者的看法,当记者昨日18时登录ST东航的股吧时,首页的百个帖子里,没有一个帖子是讨论东方航空亏损的,更别说退市了。

    ST钛白:上市一年半即被ST

    ST钛白的“ST”之路来得意料之外又理所当然。意料之外是,中核钛白2007年8月3日登陆A股,上市仅一年半。且作为上市前连续三年盈利累计超过1亿元的中小板公司,中核钛白上市时的股价被爆炒,曾较发行价上涨500%以上,可以说集万般宠爱于一身。

    登陆A股首份年报2007年年报,中核钛白扣除非经营性净利润已亏损1865.26万元。2008年公司的业绩进一步亏损2.5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565.58%。与此同时,中核钛白还表示,今年上半年将亏损7300万-7500万元。且公司宣称流动资金不足,成本与售价倒挂,今年以来生产线持续停产,盈利也无从谈起了。

    “上市就亏损,保荐人干什么去了?”民族证券分析师刘佳章表示,“上市后不能产生利润,为什么要上市,难道只是为了圈钱吗?”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惟一能知道的是ST钛白的第三大股东在去年第三季度大抛中核钛白2642万股股份,套现过亿元。截至昨日,ST钛白的股价收于7.55元,在A股各家公司的股价中排名中游。

    **ST张铜:两年半混成负资产

    尽管连续亏损,ST钛白截至今年一季度的每股净资产还剩下2元,好歹没让投资者掏钱买债务。但上市仅两年半的*ST张铜则已混成负资产。

    *ST张铜2006年10月25日登陆A股,算是赶上了股市的好时候,股价曾一度达到30元以上。但是公司2007年每股盈利-0.45元,2008年每股盈利-0.37元,今年一季度继续每股亏损0.09元——截至今年一季度,*ST张铜的每股净资产已达-0.26元。

    伴随*ST张铜的还有深交所的谴责和接二连三的债务纠纷与诉讼,更有高管的减持。其中,前总经理郭照相就套现超过2000万元。

    尽管目前*ST张铜的重组方案已公布,但定向增发的价格仅为1.78元,远低于*ST张铜目前超过6元的股价。*ST张铜“置入钢铁类资产”的重组方案也令人担忧:今年钢铁全行业亏损似乎难以避免,此时此刻置入钢铁类资产是否能够真正帮助*ST张铜,现在还是个悬疑。

    不管怎样,市场对于*ST张铜的重组仍充满期待,去年11月到今年2月间,*ST张铜走出超过20个涨停。

    *ST宝硕:巨盈到巨亏的游戏

    2008年前三个季度,A股出现一个怪现象,每股盈利最高的是一家ST公司*ST宝硕,每股盈利超过4元,同时*ST宝硕的股价也颇低,最低只有2.10元,最高也不过8.15元。

    然而没有资金真的将这只股票当成长期投资,因为*ST宝硕的盈利绝大部分来自债务重组的收益,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匮乏,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所谓债务重组的收益,是指公司身负巨债,此时如果发生债权人免除了一部分债务,那么这部分免除的债务就计入公司当年的盈利了。

    最终,*ST宝硕得以免除大量债务,2008年三季度盈利19.12亿元,但因公司仍还不了剩下的债务,债务重组没有进展,*ST宝硕2008年年报显露出公司的真实业绩:亏损7.18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每股净资产-5.88元,随时可能破产。

    *ST宝硕算是一个债务重组尚未成功的例子,在此之前,已有多只类似*ST宝硕的公司依靠债务重组逃过退市一劫。事实上,连续亏损——ST——债务财务重组——脱离退市风险股价暴涨——继续亏损已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的“赖市”模式。

    当然,无论是*ST宏盛、ST东航、ST钛白还是*ST张铜,它们的表现不是个别现象,比如仍在上市的ST科舰*ST盛润A每股净资产也都亏损超过5元,总资产亏损在10亿元之上,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恐怕早就破产了。

   *ST中辽:暂停上市五年仍不退市

    除了退市,A股还有一个奇特的种族:暂停上市。它们是连续三年亏损,也确实不能在A股进行交易了,但投资者感觉它们会随时杀回来,因为你可以在股票软件中查到它们,它们也并不叫“中止上市”,而是叫做“暂停上市”。

    *ST中辽就是如此,几经周折,停牌5年的*ST中辽变身“万方地产”,将于今年6月5日登陆A股,是名副其实的“不死鸟”。对于从2004年就一直持有*ST中辽的投资者而言,似乎一个令人兴奋的节日就要开始了,因为市场经常用暴涨迎接这些连续停牌的股票,比如停牌3年的ST国中,今年4月17日复牌首日暴涨1004%。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和*ST中辽一样亏损三年暂停上市,且寻找重组方等待上市的公司不在少数,比如*ST商务停牌两年,今年5月7日还发布公告表示,目前正在与拟重组方就重组相关事宜磋商。

    “在我印象中,A股没有明确规定停牌多久就必须退市,且即使退市上三板都能够回来,现在不少三板的公司业绩已经很差,但是因为投资者赌能够重新回A股,所以仍交投活跃。”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表示。

    死不退市背后成因

    不退市能达到“三赢”?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绩差公司不退市,不利于资源优化,不利于A股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死了都要在市”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究竟是什么助长了巨亏公司“该退不退”?

    这些死不退市的公司,目前看来似乎是三赢。股民绝不希望自己买的股票不能在A股交易,管理层要稳定市场,公司则希望继续上市,方便再融资和减持。然而,这对投资者而言真的是赢吗?对A股市场而言呢?

    “一个上市公司,一年挂牌交易的费用就几十万上百万,还有年费、聘请上市公司做审计等等。这些钱从哪里来?”刘佳章表示,“从亏损的上市公司里面来吗?还不是都由投资者承担?”

    目前A股有一个现象,业绩越不好的公司,大小非和管理层减持越汹涌,还有不少业绩糟糕的上市公司拼命减持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这里面有不少是明知道公司不好从而赚一笔是一笔的,也有为了维持公司股价而套现的。这些套出去的钱是凭空而来的吗?不是,肯定有投资者接棒,也肯定有投资者从这些股票中亏损。

    另一个问题是,ST股是内幕消息尤其是重组消息的温床,几乎没有哪家ST的上市公司没有被传过重组,因为退市很难,ST公司几乎都有重组的机会,也就造成一批内幕交易的获利者,从全局来看,这些因素并不利于A股市场的稳定。

    最重要的是,绩差公司不退市,不利于资源的优化。“只要是公司,就一定有一部分是业绩好的,也有一部分会被逐步淘汰,上市公司也是如此。但现在这些上市公司不能退市,大家都养着它,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一个好的资本市场,就应该让最好的公司上市,不好的公司退市。”刘佳章表示。

    退市难缘于制度缺陷?

    “这些巨亏的公司死不退市,主要原因是A股的退市制度过于保护上市公司,A股市场成立以来,退市的上市公司很少,很多连续亏损几年的公司退市重组之后又回来了。”信达证券分析师吴国威表示。

    他表示,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三年仍然不退市,还可以停牌等着第四年。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索性就停牌两三年,等盈利了再通过审批重回A股。“上市公司变成ST公司不容易,但是摘掉ST的帽子不难。即使连续亏损三年,一次性扭亏就可以恢复上市,这些规定明显过于宽松,需要进行改革。”

    刘佳章表示,制度是出现目前问题的主要原因。“连续几年亏损才会被ST,ST了进行财务重组,1分钱盈利也能够保壳,或者干脆进行报表技术调整,让原来的亏损变成微利。”

    结果,A股市场20年来,真正退市的公司少之又少。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上市公司退市,哪怕它们实际上都负债累累,换成不上市的公司,它们早就破产了。

    事实上,管理层已意识到这一问题。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崔伟昨日表示,有数据表明,即使是美国纳斯达克这样成熟的市场,其成功也是建立在1万家企业退市的基础上,比纳斯达克目前上市的公司数目还多。因此,创业板的退市将与主板不同,并不存在从ST转三板,然后再重组的过程;创业板市场是直接退市,没有机会再重组。

    地方“保壳”成退市阻力

    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不愿意让地方的上市公司退市。

    “地方政府不愿意地方的上市公司退市,这是正常的,因为上市公司的壳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中信建投分析师刘杨表示,“各地方政府也运用各种手段,强势点的就注资保壳,有的就等到实在不行时再包装包装重组保壳。”

    我国目前仍然是审批上市制度,这造成公司上市较为艰难,一定程度上使上市公司成为香饽饽,各地政府“极力保全”的做法可以理解。

    “退市是有不少阻力的,其中最重要的阻力多是地方政府。”刘佳章表示,“地方政府希望保壳有很多借口,最简单的就是拖。因为规则对这些重大事项有半年的宽限期,上市公司可以先停牌,说有重组消息,停三五个月,恢复上市几天,然后再停牌,然后说重组有进展……理论上,上市公司可以无限拖下去。”

    银行妥协助长“该退不退”?

    对于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而言,在撑不下去的时候一般会申请破产重组,此时它们的债权人——大部分为各地方的银行,经常会减免这些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债务,给上市公司带来债务收益,同时减轻包袱上阵重组。

    银行当然想拿回自己的贷款,这些公司因此与银行诉讼不断,由于公司连年亏损,银行想拿回全部贷款不太可能,只好与这些欠债不还的公司商讨。于是公司这边说“你减免我们的债务,我们重组后才能还一部分钱”,为了拿回那“一部分钱”,银行被迫妥协,减免这些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债务,给上市公司带来债务收益,使其减轻包袱上阵重组。公司重组后,银行可以收回部分贷款,而“该退不退”的公司也得以继续赖着不走。可以说,银行的被迫妥协客观上助长了这些“老赖”公司继续赖在A股市常

    记者手记

    投资者教育很必要

    除了以上原因,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就是投资者的教育。几位分析人士都提到,对于投资者的教育非常必要,如果投资者都不去购买这些垃圾股,让它跌到几毛钱甚至几分钱,也没有人交易它们,那么这些公司就相当于退市。

    比如香港市场,就有一大批几分钱几角钱的仙股,这些股票平日的交投非常不活跃,几乎没有投资者去购买它们,炒作这些垃圾股的几乎都是投机基金。

    现在,要求A股的投资者也做到这一点实在很难。在这些垃圾股的股吧中充斥着投资者对垃圾股重组、爆炒的希望,分析人士称这些为“不应该有的希望”。

    而昨日,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的情况下,*ST宝硕在收盘时,被超过2万手在涨停价格上的买盘封死涨停。股吧中更是一片欢腾之声,有人认为“明天起10个涨停逃也逃不掉”,有人认为“股价将涨得离谱,让你看不透”,各种重组消息满天飞。
qwe987123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1700
精华: 35
发帖: 1879
在线时间: 1282(时)
注册时间: 2009-08-27
最后登录: 2016-11-14
15楼  发表于: 2014-07-23   
在没有建立有效赔偿制度以前,
上市公司退市,
名义上是惩罚不良上市公司
实则上都是在惩罚中小投资者
所以,没有赔偿的退市制度
都是在制造社会不公!
退市越多,社会灾难越大!
qwe987123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1700
精华: 35
发帖: 1879
在线时间: 1282(时)
注册时间: 2009-08-27
最后登录: 2016-11-14
16楼  发表于: 2014-07-23   
更为严重的是
包装上市加掏空退市加不清而退!
证监会以漂亮的名义大量制造社会冤案!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0909 铜币 +10 2015-11-22 支持!
隐藏评分记录
大浪淘砂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658
精华: 9
发帖: 1064
在线时间: 2747(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5-02-08
17楼  发表于: 2014-07-23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8楼  发表于: 2014-09-24   
87978987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9楼  发表于: 2015-04-28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20楼  发表于: 2015-11-22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