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退市三板:股民损失惨重年内退市公司股东将超70万(老三历史))
555551389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5834
精华: 1
发帖: 35
在线时间: 71(时)
注册时间: 2014-05-15
最后登录: 2014-11-22
楼主  发表于: 2014-07-27   

退市三板:股民损失惨重年内退市公司股东将超70万(老三历史))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大林 设置为精华(2014-07-27)
股民损失惨重年内退市公司股东将超70万 2004年11月25日 11:45 新快报 

  15家退市公司14家股价目前在1元以下,当年1万元买入现在市值最少仅剩204元 

  “12.50元买入的北方五环,到三板后,现股价只有0.46元了。按目前市值计算,25000元已变成920元了,股市的风险真大啊。”姓张的投资者心情凝重地向记者讲述。 

  而根据记者收集资料统计,持有这类退市公司股票的股民今年内将超过70万人(户)。 

  截至上周五,15家退市公司股价除水仙A3外均在1元以下,最低的九州1仅有0.30元,而九州股份(九州1退市前简称)股价1997年(复合除股后)曾高达14.7元。此举意味着,如果有股民当时买入1万元该股,目前的市值就仅剩204元。

  尽管大多数持有退市公司股票的股民很难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但退市公司股价的暴跌已使这70万股民资产大幅缩水。 

  目前的退市公司均是在1996年前上市的,而在当时严格的行政审批制下这些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不高,而其后普遍出现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更加剧了这些公司走向亏损,直至退市。 

  年内退市公司股东将超70万 

  今年2月下旬证监会发出了《关于做好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后续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退市公司登陆代办股份系统(以下简称三板)作出了时间限制,退市公司到三板挂牌交易的进程加快。 

  广州某有代办股份资格的证券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前来办理退市公司股份确权的多数是中小投资者,股份数量几千股的占了绝大部分。 

  截至今年11月16日,从深沪股市退市的公司已达15家,其半年报显示,股东人数已超过45万户。 

  而据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统计,9月将有*ST石化、*ST比特、*ST南华、*ST环保、*ST鞍成、*ST斯达、*ST北科等七家公司披露了终止上市事宜,并发出了代办股份转让股份确权公告。 

  昨日环保股份、高期达发布了将于下月1日在三板挂牌的公告,而日前深石化、鞍山合成、北大高科、南华西等四家公司也已陆续发出公告称,将于本月19日、22日、26日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述公司股份转让公告显示,其股东人数合计316592人(户),加上*ST比特,估计年底退市公司股东人(户)数将超过70万户。 

  目前我国的股民人数约6000万,也就是说,已有超过1%的投资者被迫到三板交易。 

  股民损失惨重 

  持有九州股份姓陈的股民无奈地告诉记者,他在2001年10月以5.10元购入九州股份3000股,开始有钱赚,由于贪心未获利了结,但不久股价像雪崩一样下跌,后来损失太多,抱着侥幸的心理没有止损,谁知到三板后也是连续跌停,现在只有0.30元的股价,原来15300元只剩下900元了。 

  据统计,今年5月,ST中侨、ST五环、ST鞍一工、ST鑫光、九州1五家退市公司登陆三板当天,平均跌幅均超过六成,退市上三板的公司首日跌幅呈扩大趋势。如2001年首家退市转三板的水仙A3仅微跌了6%,2002年上三板的中浩A3的首日跌幅为43.36%。 

  资料显示,在三板的退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后,全为资不低债。在崇尚价值投资理念的今天,价值回归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截至本月19日,15家已在三板挂牌的退市公司,除水仙A3外,其他个股的股价均在一元以下,其中九州1的股价最低只有0.30元。 

  股价的暴跌意味着持有的股民损失惨重。以九州股份为例,1997年5月7日其最高股价为32.49元,虽然经过10送10配1.5股,但其复合除股价也在14.70元,而在退市时的股价为2.51元,与最高价相比,其价差为12.19元;若以上周五收市价0.30元计算,则为14.40元。海洋股份的股价也从2001年5月最高的20.48元,一直下跌,上周五虽然涨停,但股价只有0.62元,只剩下零头了。 

  从退市股的历史走势,近年买入并持有至今的股民,几乎全线被套损失惨重。 

  行政审批发行制度下的苦果 

  据了解,已在三板挂牌的退市公司均为1996年以前上市的。 

  “上市公司退市后,股价由几元跌致几角,著名经济学家们还有脸面恬不知耻、振振有词地说,这是中国股市与国际接轨,走向了成熟,是‘健康’的表现!而掏出真金白银奉献给‘国家经济发展’的数十万退市公司股民,反被认为是‘投机分子’,并默默痛苦地承受着令人悲愤的后果!”一股民在网上评论说。 

  有持有退市股的股民认为,当时公司上市时为解困当地已经奄奄一息的不良企业,打着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的骗人旗号,把这些亏损企业捆绑在上市公司身上,导致上市公司不堪负担而退市有之;而大股东持续不断挪用上市公司巨额募集现金,导致其上市公司经营不善,因此退市公司应属历史遗留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建立至2000年为止,股票发行一直是完全按计划经济模式执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这种审批制的核心是额度控制,而额 度又来自于管理层和决策层对各省市或中央部委的分配。在这种制度下,从企业的选择到发行上市的整个过程透明度都不高,致使一些公司发行与上市时有意隐瞒一些重要事项,给市场留下隐患,并容易滋生腐败和侵害投资者利益。 

  今年7月,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在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中,70%存在控股股东侵占资金行为,而在已退市的15家中,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已承认在福建凤竹纺织通过发审会时受贿,再次将我国发行“潜规则”曝光。近日有消息称,已有专门小组进驻证监会,要求对各所辖工作展开全面自查。自查重点是对发行监督部及发审委工作处所有人员,并将排查报告与所负责的发行上市企业连带隔离核实;而发审委已有一半左右候选委员以各种理由提出退选。 

  可能赢了官司但得不到赔偿 

  据统计,为达到直接融资目的,近年采取包装利润上市、大股东虚假出资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在少数。如红光实业和东方锅炉欺诈上市的违规行为;ST金马大股东虚假出资直至上市公司亏损累累,5年之后才得以暴露;红光实业被揭出虚假出资案等一系列隐瞒中小股东的行为。 
大浪淘砂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658
精华: 9
发帖: 1064
在线时间: 2747(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5-02-08
沙发  发表于: 2014-07-27   
2004年11月25日 11:45 新快报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板凳  发表于: 2014-07-28   
新联谊:
退市了 谁来为无辜的投资者埋单?
收藏本帖 回复主题 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对退市制度的启动,市场普遍认为是利好。对重大违法公司实施强制退市,被普遍认为是一大亮点。对此,笔者非常认可。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上市公司由于欺诈上市,由于业绩造假上市,就如南纺股份,连续5年造假一下子暴露出来,由此如果被强制退市了,那么谁来赔偿那些无辜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

  新的“意见”征求稿笼统地提到了“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提到了“相关主体在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后,不得再行转让股份。”还提到了“对民事赔偿责任承担作出妥善安排的,公司可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甚至于提到了如果“按照公开承诺回购或者收购全部新股,赔偿中小投资者经济损失,及时申请其股票退出市场交易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这些安排都忽略了那些退市公司大多数已资不抵债,就连那些相关主体的股份也由于“退市”这两个字而分文不值了,上市公司值钱的资产早已进入利益集团以及私人的口袋里了,谁来赔偿?拿什么来赔偿?如超日太阳,它在发行债券时就是欺诈、造假违法,如今已经是资不抵债,连债券的利息都还不出了,拿什么来赔偿债民、股民?公司大股东的股权卖给谁?公司所谓最好的资产,在拍卖市场打2折才好不容易卖掉,投资者还能指望挂着“退市”牌子的公司资产能收回多少钱?

  许多人质疑证监会对意见中提到的“重新上市”,对交易所在重新上市条件方面实行新老公司划断,即给予老的退市公司“三年缓刑”不满,认为仍然给那些应该退市的垃圾留在市场创造机会,给炒作垃圾股留下了投机氛围。但岂不知,监管部门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对如何赔偿无辜投资者显得束手无策,从而迫不得已做出的安排。

  对上市公司退市问题,还有不少人把谴责的声音对准那些持有即将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认为投资者不该去买、去炒这些垃圾股,应该受到必要的教训。但笔者要问的是,我们有没有调查了解过,那些退市公司中有多少人是知假买假,为炒而买这些垃圾退市股票的?在那些退市公司中,又有多少原始股东是长期投资的投资者?笔者注意到,周边的一些老年投资者,不乏中枪者,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坚定的长期投资者。但许多上市公司几乎是一夜变脸,从质优变垃圾。如南纺股份五年造假,一夜曝光,投资者几乎是措手不及,全部套牢。如果立即停牌退市,让他们抛售也来不及,难道这公平吗?这样的无辜者难道就应该为造假退市埋单吗?就连监管部门、中介机构都无法识别,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让那些相信监管层、相信中介机构的投资者来埋单?

  笔者认为,退市制度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赔偿、法律追究和处罚制度与之配套,从而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投资者保护机制,那么上市公司退市就是棒打无辜而善良的投资者,也会促使更多的中小投资者离开这个市场。
wan201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地板  发表于: 2014-07-28   
强迫退到老三板,个个损失惨重.
花开华凯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25720
精华: 0
发帖: 105
在线时间: 14(时)
注册时间: 2014-04-21
最后登录: 2015-06-26
4楼  发表于: 2014-07-29   
股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政府一再提醒你们啦    
飞鸟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126250
精华: 0
发帖: 5
在线时间: 11(时)
注册时间: 2014-07-07
最后登录: 2014-08-19
5楼  发表于: 2014-07-29   
来自市场风险,经营不行的退市股民无法可说,但当初,上市就是为骗钱,为国企解困,管理层对大股东们任意侵占,掏空资产的行为视而不见,又该当何罪。真的连赌场都不如
三版记者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4833
精华: 3
发帖: 1749
在线时间: 1191(时)
注册时间: 2008-09-22
最后登录: 2020-03-18
6楼  发表于: 2014-07-29   
李克强总理: “不能让陈旧的政策捆住市场正当竞争的手脚 ”。“要明确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手段,允许自然的优胜劣汰 ,让市场公平竞争、健康发展。”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