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根据六度空间,转发本贴,来找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找到后,我们再加上有利于老三板的内容
查看投票的会员 总共有5人参与本次投票 发起于:2014-08-30 16:31 至 2014-12-08 16:31 结束
投票限制条件:
  1. 本投票只允许注册日期大于 2014-08-29 会员投票
  2. 最多选择个数:2
  3. 您的发帖数大于 5 才能投票
a)。3b青年  2 票
b)。山高路远  1 票
c)。小草论坛所有人组成的集体  0 票
d)。所有三板股票持有人组成的集体  1 票
e)。花花  1 票
f)请你列举具体人名,同时必须有实际证明此人从即日起或更早以前,持有  0 票
三板股票到2014年11月30日为止  2 票
如果阿里9月3日路演,9月16日上市计划被中止,那么你至多通过6个陌生人推  0 票
荐,就能找到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所谓六度空间,参考美国著名心理学  2 票
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http://t.cn/8FcN5IR),  0 票
我附带一个要求,须说明他是推动阿里巴巴继续用#vie结构#?还是他提出终  0 票
结/破解#vie#结构的?  0 票
至于加上有利于老三板的内容,等本贴转发10000次再给出  0 票
(本次投票已结束)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楼主  发表于: 2014-08-30   

根据六度空间,转发本贴,来找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找到后,我们再加上有利于老三板的内容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8月30日下午消息,据《华尔街日报》,阿里巴巴[微博]计划于9月8日当周启动在美IPO,股票可能会在9月18日-19日开始交易。

  此前,彭博社报道称,阿里巴巴计划9月3日启动路演,预计历时两周,首站为香港和新加坡,然后转战伦敦,最后登陆美国。美国的路演将于9月8日在纽约拉开帷幕。阿里巴巴将公开上市日定在9月16日。

  本周,阿里巴巴披露了第一财季(3-6月)的财务数据,财报显示,当季阿里巴巴净利润翻了3倍、移动端收入暴涨923%、移动月活跃用户攀升至1.88亿
》》》》》》》》》》》》》》》》》
一直有人说阿里巴巴会是接壳大自然上市的,现在怎么不说了???现在我说
阿里9月3日路演,9月16日上市计划被中止,我看这里也没有几个人相信。。。
[ 此帖被3b青年在2014-08-31 14:28重新编辑 ]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沙发  发表于: 2014-08-30   
大前提:
          (所谓六度空间,参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http://t.cn/8FcN5IR),    见下文 :你与世界上任何陌生人之间只相隔6个人。
小前提:
          同样的道理,你和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之间只相隔6个人。
推导:
       如果阿里9月3日路演,9月16日上市计划被中止,那么你至多通过6个陌生人推荐,就能找到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如果阿里9月3日路演,9月16日上市成功,那么你就不用再找这样的人了。
        如果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同时,要加上有利于老三板的内容,这个人是我的话,那么,我附带一个要求,我自己的观点等本贴转发1000000次再给出,至于花花,山高,他们有什么附加要求,可以自由提出,问题是现在已经8月31日,有人相信阿里9月3日路演,9月16日上市计划被中止???
http://user.qzone.qq.com/1478812748/blog/1409466611
*****************************************
幸福行动之心灵实验:你与世界上任何陌生人之间只相隔6个人



六度空间

在茫茫人海中,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联系的距离有多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实验结果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
实验中,米尔格兰姆给住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198个人分别寄了一封信,请他们帮忙把这封信寄给“目标收件人”:一位在波士顿工作、住在马萨诸塞州沙伦的股票经纪人。不过,在转寄的过程中有个要求,那就是参与者不能直接将信寄给不熟悉的股票经纪人,他们只能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认为可能认识那位股票经纪人的熟人。随后的每一位收信人都得到了同样的指示,都只能把这封信寄给自己非常熟悉的人。
结果发现,要让第一个发件人与目标收件人取得联系,其中最多只需要6个人,也就是说,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联系距离只有六度空间,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多啦。

                                              ——刊登于《新民晚报》心理周刊
[ 此帖被3b青年在2014-08-31 14:45重新编辑 ]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4-08-30   
Re:根据六度空间,转发来找到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加上有利于老三板的内容
研究经过

米尔格兰姆的研究本来在无特定的市民大众进行,而不是在专业的、需要高度合作的数学界及演艺界进行(参见下)。然而仍遭受不少抨击。于首次连锁信实验(纪录于未注明日期论文"Results of Communication Project"),米尔格伦给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160个随机的人寄送包裹,请他们转交到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某指定地点的股票经纪人。 参加者只能把信交给他认为有可能把信送到目的地的熟人,可以亲自送或者通过他的朋友。虽然有50个人参与了实验,但组中只有三封信送到了目的地。 当信传到第五个人手上时,只有三封信抵达了目的地。米尔格伦在他1967年的那篇著名论文中提到在最初的试验中,其中的一封信在不到四天的时间内,就被传达到了目的地,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实际上只有不到5%的信件最终被送达了。在随后两次连锁信实验,因完成连锁的比例太低,实验结果未被发表。但是幸运的是,研究者发现很多微妙的因素会对连锁信实验的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者尝试在不同种族和不同收入人群中来重复实验,他们发现巨大的差异。事实上,在米尔格伦合著的一篇论文中揭示如果信件的最终接受者为黑人,实验的送达率为13%,而如果是白人,则送达率上升为33%,尽管实验者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接受者的种族。
研究发现

虽然饱受议论,米尔格伦带来不少新奇的发现。经过多次改良实验,米尔格伦发现信件或包裹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是影向人们决定继续传递它的重要因素。他成功将送达率提升至35%, 以至于后来更上升为97%。抛开对“地球是很小的”这样论断的怀疑不说,人们对“某个特定世界是很小”的论断是没有丝毫怀疑的(例如:从某个学院到密歇根大学到蒙特利尔犹太人社区。 平均来看,为实现一次送达,需要六个中间人从而得出了六度分隔理论的说法(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他可能源于六个自由度的说法 (Six Degrees of Freedom)。不仅如此,米尔格伦还发现了漏斗效应, 他发现大部分的传递都是由那些极少数的明星人物完成的。在一个5%的飞行员实验中,他发现2/3成功的传递是由同一些“明星”来完成的。
尽管如此,这个实验仍然存在着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假设:它假设传递链条中所有的实验者都完全有能力发掘链条终端的两个人传递的有效性。
数学解释

若每个人平均认识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 =308,915,776,000,000(约300万亿)。消除一些节点重复,那也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公式可以进一步抽象成n=log(N)/log(W),其中n表示复杂度,N表示人的总数,W表示每个人的联系宽度。
[ 此帖被3b青年在2014-08-31 14:41重新编辑 ]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地板  发表于: 2014-08-30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招募到一批志愿者,随机选择出其中的三百多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由于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送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并要求每一个转寄信函的人都回发一个信件给米尔格兰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济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5个。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1967年5月,米尔格兰姆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离”理论。虽然在米尔格兰姆之前也有人提出过相关的理论,但是米尔格兰姆是第一个用实验的方式来证明这个理论的人,并使得这个实验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范例之一。在随后的三十多年中,许多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数学家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对六度分割的理论进行了反复的计算和验证,发现世界虽然很大,但是如果将每个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考虑进去,人与人的距离其实很小。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对“六度分离”理论的验证工程。166个不同国家的六万多名志愿者参加了该研究。瓦兹随机选定18名目标(比如一名美国的教授、一名澳大利亚警察和一名挪威兽医),要求志愿者选择其中的一名作为自己的目标,并发送电子邮件给自己认为最有可能发送邮件给目标的亲友。到目前为止,瓦兹在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最新论文表明邮件要达到目标,平均也只要经历5~7个人左右。
“六度分离”理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威力有了新的认识。但为什么偏偏是“六度分离”而不是“七度、八度”或者“千百度”呢?这可能要从人际关系网络的小世界性质的另外一个特征“150定律”来寻找解释。《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马可姆·格兰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引爆流行》中考证了一个名为“郝特兄弟会”的欧洲农民组织,这个组织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一个聚居点的人员规模超过150个人时,就要将该聚居点变成两个,这两个点再进行“…… 150-分离-150……”的循环。格兰德威尔说:“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在古往今来,许多团体建制都无意识地采用了这条规律。例如:在14世纪以后瑞典陆军编有旅,每旅辖3个营,每营辖4个连,每连编150人。我国建国后人民公社的建制人数也为150人。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偏偏是150人这个数字呢?人类学家特蕾茜·H·约菲研究发现人类所能处理的社会信息与人类的大脑的视觉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发达程度有关。由罗宾·邓巴领导的研究小组1993年报道了动物种群的规模与其大脑新皮层相对于整个大脑比例相关,在现代人,这个规模大概是147人左右。进而,邓巴在2002年通过西方人比较熟悉圣诞卡片交换行为的调查发现这个人数在153左右。类似的大量研究都表明“150定律”的科学性。只要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每个人的日常密切联系的人际网络是150人左右的话,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就可能有的人数是 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000,000è1.1*1013。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数之和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4楼  发表于: 2014-08-30   
找到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很难,在阿里巴巴上市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再加上有利于老三板的内容更难。
[ 此帖被3b青年在2014-08-31 15:06重新编辑 ]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5楼  发表于: 2014-08-30   
大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你与世界上任何陌生人之间只相隔6个人。
小前提: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是陌生人
结论:。如果阿里9月上市计划被中止,那么你至多通过6个陌生人推荐,就能找到再次推动阿里实现上市的人
如果阿里9月上市成功,那就不用再找了。
[ 此帖被3b青年在2014-08-31 20:12重新编辑 ]
太白山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18703
精华: 3
发帖: 632
在线时间: 1231(时)
注册时间: 2009-06-29
最后登录: 2020-01-08
6楼  发表于: 2014-08-30   
3b青年好!

1,既然您要玩游戏。能不能简化。

2,既然您要介绍游戏。能不能通俗易懂。

3.搞的云里雾里,不知您要玩什么游戏?
wan201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7楼  发表于: 2014-08-31   
引用
引用第6楼太白山于2014-08-30 19:02发表的  :
3b青年好!

1,既然您要玩游戏。能不能简化。

2,既然您要介绍游戏。能不能通俗易懂。
.......

       简化点.给人云里,雾里感觉.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8楼  发表于: 2014-08-31   
引用
引用第7楼wan2010于2014-08-31 08:25发表的  :

       简化点.给人云里,雾里感觉.

已经简化。谢谢。。这里的人多数是希望哪个股票,你一推荐他就买,就能马上赚钱,那才有很多人关注,转发我的帖子基本不会有几个
[ 此帖被3b青年在2014-08-31 20:14重新编辑 ]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9楼  发表于: 2014-09-14   
新浪上市历程
----适逢此间中美WTO谈判,涉及到对互联网外资进入的条款及国内相关政策的制定,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找到新浪希望其配合,暂时停止上市的进程,待政策明晰后再继续。  ----王志东说,“听话”的新浪真的就此停顿下上市的工作,耐心等待信息产业部的消息。期间尽管有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双边协议等 “利好”消息,新浪暂停上市的解冻日并没有到来。   ----转眼到今年春节前后,三个消息刺激了新浪。一是传言网易已经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用的是美国网易而非国内网易云云,而且已向中国证监会出具法律意见书;二是搜狐以美国注册公司上市,已经向SEC作了“公开招股”(Public Filing),上市日期似指日可待;三是听到很多风声,称台湾有好几个内容网站准备在3月间上市,都准备用中国概念。新浪坐不住了。“当时的感觉是,我们很配合,很乖,反而不及那些调皮捣蛋的。所以觉得市场对我们有点不太公平。”王志东再次主动去跟信息产业部作进一步的沟通。
  
----
这次沟通的结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表示认可新浪将国内ICP剥离出来的方案,但对国内ICP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协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也是新浪和信息产业部反复沟通的关键所在。   ----在我们所看到的新浪最后文本的招股说明书中,上市的“SINA.com”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控股公司,拥有四个全资子公司:香港注册的利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RSIL)、运行香港网站的香港新浪有限责任公司、美国加州注册的新浪在线(SINA.com Online,包括北美和台湾两个网站)、以及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新浪有限公司(SINA.com Ltd.)。  ----根据招股说明书的陈述,利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由它控股97.3%和四通集团下属的北京四通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建立了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BSRS),主要提供中文平台软件,同年12月开始运行。1996年5月,BSRS开通四通利方在线SRSnet.com。1997年7月,四通利方国际有限责任公司(SRS International Limited)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全资控股香港利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RSIL)。这也是现在上市公司的前身。   ----1999年
3月,四通利方并购北美华渊网。开曼四通利方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新浪公司(SINA.com),也就是现在的上市主体。   ----在新浪的公司结构中,国内部分在上市公司中的权益主要是通过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BSRS)实现的。这也是剥离前新浪网的主体。
   ----根据新浪设计的方案,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将回复为一个技术服务公司,和国内的ICP公司仅发生商业协议关系。同时,另在国内注册成立一家北京新浪互动广告有限责任公司。BSRS在其中拥有25%的股权,其余75%为王志东个人控股。招股说明书中称,出于中国法规的考虑,王志东将把他在广告公司中的股份转让给汪延。   ----王志东不愿透露最初的商业协议版本,只表示最后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方案有几个关键点:一是把国内ICP的运营交到国内公司手里;二是ICP公司必须是个全中资公司,上市公司在国内公司里不占任何股份;三是合约本身必须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这三点是向信息产业部保证的。”王志东强调。   ----据此推断,新浪最初有可能希望通过协议在上市公司和国内ICP公司之间形成某种形式的资产关联,但是被信息产业部否定。   --根据新浪的招股说明书,在国内ICP公司、广告公司、BSRS和上市新浪公司之间有五个商业协议。主要内容包括,BSRS向国内ICP提供技术服务,包括维护和升级服务器及软件,国内ICP以双方商定的价格购买服务;BSRS为国内ICP的网站运行以一定的价格转让某些设备以及租用线;
广告公司将以双方协定的价格购买ICP公司的广告空间;在广告公司和BSRS之间,
后者将为前者提供收费咨询服务;上市的SINA.com公司将是国内广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独家广告代理机构。

----据此,信息产业部认为新浪剥离已经清晰,新浪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批准的网站公司。   四、擦边球还是违规球   ----新浪在招股说明书中置入了境内ICP的详细介绍,主要是有关页面浏览量与收入来源的介绍。这一举动被认为是违背了新浪对信息产业部所作的承诺;但在另一个层面上,这也为其它互联网公司冲出了关键性一步,因为新浪一旦突围,意味着其他公司亦可跟进。这或许可以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跨进资本市场的大门冲出一条生路。   ----王志东在公司上市后解释说,从法律上和财务上来看,页面浏览量根本不算一个指标。大家之所以重视它,是因为当收入没有现实形成的时候,希望有一些其它的标准来衡量受欢迎的程度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他表示,说页面浏览量是资产形式是不对的。   ----但他也说,新浪当初向信息产业部递交的文本并非招股说明书的全部,而主要是两部分,一是股本结构,二是公司之间的关联协议。   ----“我们的逻辑是,四通利方提供平台给ICP公司,从ICP往回收取费用。如果ICP没有赚到钱,那我们也赚不了钱。从这个意义上说,ICP产生的页面浏览量跟我们能够得到的利益是成一种正比关系的。我们在衡量SINA.com整个指标的时候,把它算进来,是合理的。这跟我们向信息产业部所做的承诺是不矛盾的。” 因为信息产业部的要求是ICP应由中资来运营,但并不是禁止使用外资。前提是国内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合约本身应该是合理合法的。   ---剥离出来的ICP公司差不多现有员工100多人,如何解决这些员工的期权问题?王志东表示不便透露细节,但“基本有一点,这个ICP公司跟四通利方本身有一个服务关联。四通利方向ICP提供整套业务平台,包括整个接入服务,新浪的品牌是属于SINA.com的,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很强的关联性。另外,ICP的员工在剥离之前是四通利方的员工,本身包括期权等已经有了。”王志东承认,剥离之后完全没有关系不可能,“如果完全没关系,剥离出来的这块东西会死掉。”   ----王志东向记者表示,新浪的模式并非完全可以模仿,因为新浪是一个平台和网站相互独立的结构。北京网站只是整个新浪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境外业务和资产毕竟是实的;第二个基础是四通利方已经是个有7年历史的软件公司,单独拿出去上市也不乏实力。而且提供跟互联网有关的软件技术服务公司是资本市场看好的一个未来方向。“我们敢做这个剥离,是因为它是可实施的。股东的利益仍然可以得到保证。”王志东说。  ----无论如何,在一个无可选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下,新浪做了第一个“吃螃蟹者”。对历经的种种磨难,王志东说:“这是领跑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五、新浪股价创新高    美国加州5月16日(北京时间5月17日)消息说,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新浪网SINA.com(SINA)股价周二狂飙33.91%,报收于39美元。新浪网以30 7/16美元开盘,盘中最高40 5/8美元,最低30美元,报收于39美元,涨9 7/8美元(+33.91%),成交1,535,800股,创出新高,并成为纳斯达克当日涨幅最高股票,震动了华尔街。
3b青年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3736
精华: 0
发帖: 311
在线时间: 76(时)
注册时间: 2014-01-13
最后登录: 2015-02-04
10楼  发表于: 2014-09-14   
新浪递交的一是股本结构二是公司之间关联协议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